运用系统原理指导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022-11-26 02:07洛阳北郊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杨鹏飞
区域治理 2022年36期
关键词:双重隐患管控

洛阳北郊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杨鹏飞

2016年1月6日,上级领导提出了“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为我国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不应是具体的人和物,而是应该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原理,改善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运用系统原理,识别双重预防体系的系统性特征,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如何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一、双重预防体系的系统性特征

为了避免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国学习并吸收了国际上的事故预防理论和事故致因理论,形成了我国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并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包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隐患排查治理等内容的系统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初步发展成为双重预防体系的理论基础。双重预防体系是贯彻安全生产法“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将安全关口前移,通过识别危险源,分析管控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从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1]。

为了实现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目标,企业应设立组织机构,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管控,形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这些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等要素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了一个高度协调的有机整体,即双重预防体系。双重预防体系作为一个现代的安全管理工具,需要自成体系,其具有安全管理系统的六个特征:整体性、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一)双重预防体系的集合性

双重预防体系是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等多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拥有不同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同时,危险源辨识又是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风险评估又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前提。双重预防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单独开展其中任何一项工作或各项工作独立开展都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而将这些要素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其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双重预防体系的相关性

双重预防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的,改变其中一个要素的功能,将影响系统的功能,为了保持或提高双重预防体系的整体效能,需要对其他要素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为了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调整了风险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风险的分级,也间接影响了管控措施的制定。因此,应根据系统的变化,对风险分级标准和管控措施都应做出调整,才能保证风险分级与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的合理性,真正强化系统的功能。

(三)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性

系统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性。双重预防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使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危险因素始终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安全状态,在任何时候都能确保企业安全,从而使企业能够稳步发展。在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这一目标,并且依据此目标来设计和调整系统,进而提高系统的效能。

(四)双重预防体系的整体性

双重预防体系不是简单地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各个要素集合在一起,而是由各个要素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双重预防体系的各要素都是为整个体系服务,应既相互协调,又服从体系整体的要求。在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中,既要关注各个要素,也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重系统整体效能的提升,在设计和调整各要素时优先考虑整体的最优性。

(五)双重预防体系的层次性

双重预防体系涉及了企业生产的全流程,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现代安全管理系统必然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相对于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双重预防体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子系统,而双重预防体系本身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统。只有分清了双重预防体系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层次,明确了双重预防体系要素间的层次关系,才能使各层次之间有机地协调起来。

(六)双重预防体系的适应性

双重预防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定会与外部环境发生信息交换。受到技术水平、国家法律法规、政府监管、企业发展等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双重预防体系的组成要素或其整体的特性可能会改变,从而产生外部环境制约双重预防体系的情况。要想双重预防体系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就要在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时,综合考虑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能够持续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际推行过程中的不足

结合目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际,通过对双重预防体系系统特征的识别,基于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整分合原则、封闭原则和动态相关性原则,分析系统的特性可以发现,造成现阶段部分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效能存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员工参与深度不足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需要企业各层级人员全面参与[4],既要有自上而下的管理,又需要自下而上的反馈。各层级人员的知识背景、技术能力、岗位工作内容均不相同,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的责、权、利也各不相同。基层员工的参与是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因此,基层员工的参与深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安全管理人员,基层员工普遍参与深度不足,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在双重预防体系中的准确地位,更无法及时根据岗位特点推动双重预防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反馈信息的分析利用不足

双重预防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捕获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国家法律法规的更新、政府的监督检查、企业日常生产等活动均会通过双重预防体系反馈回大量的安全生产信息,这些信息只有在经过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后才能从中发现规律,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受限于人员资质能力不足、缺乏管理工具等原因,无法及时开展完整的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工作,仅对相关信息进行了风险辨识、评估等基本分析,未对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的、科学的、有效的分析。若双重预防体系对反馈的信息不能进行充分的分析,会严重制约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的运行实效,阻碍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与现有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协调

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由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多个要素组成[3],双重预防体系只是企业整体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它离不开安全文化、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部分企业对双重预防体系的理解出现偏差,将其当做一套新的安全管理体系,未与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双重预防体系成为一套独立的体系,未对企业已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表等规章制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既导致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混乱,也无法充分发挥双重预防体系的效能,违反了国家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初衷,造成了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四)体系的动态管理缺失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是不同的,双重预防体系作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双重预防体系会受到企业硬件条件、经济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模式、国家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时,必须充分、准确识别系统的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并对系统及其要素进行动态调整,才能够有效降低双重预防体系失效的风险,发挥双重预防体系的正向作用。当前部分企业仅仅在政府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通知时,才按要求完善双重预防体系,未深入分析体系运行过程中捕获的可能反映体系问题的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一段时间内,收到的风险和隐患报告数量突然减少,可能是随着体系的运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也有可能是人员变动后岗位知识不足,导致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再如新增风险和隐患的比例异常,可能是相关人员对风险和隐患的基本概念不清。

三、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议

基于前述分析结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双重预防体系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层员工深度参与

建设双重预防体系需要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各层级的权、责、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综合。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落实也离不开各层级人员的支持,因此,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应有各层级人员的参与。一线员工在企业双重预防体系中不但要承担上报安全信息的责任,也应深度参与岗位风险和隐患的排查、分析和治理工作,从而使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人员都明确自己在双重预防体系中的权力、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这就要求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合理分配各要素的功能,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基层员工开展充分的培训和教育,基层员工自身充分认识到双重预防体系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落实自身岗位职责。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动态化分析反馈信息

利用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管理和分析,是国家和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企业可以利用国家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契机,结合自身双重预防体系的运行实际,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企业的实时监测、视频监控等数据,实现双重预防体系乃至企业整体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实时动态化分析反馈信息的工具,发挥双重预防体系更深层次的作用。

(三)与现有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协调

双重预防体系是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念逐步发展而来的,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统地结合起来[5]。双重预防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借助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岗位责任分配,需要借助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借助安全操作规程落实风险防控措施,需要借助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需要借助应急预案控制灾害蔓延、降低事故后果。因此,企业应在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下,深入理解双重预防机制,将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合理融入已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中去,进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协调。

(四)持续改进双重预防体系

双重预防体系贯穿了企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需要不断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企业安全生产这一目标,只有这样系统才能真正地发挥控制风险、消除隐患的作用。要做到双重预防体系的持续改进,首先应明确并不断调整双重预防体系的整体目标,使其与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和目标相适应,其次是明确并不断调整风险矩阵、风险控制措施、隐患检查单等各要素的功能,从而使各要素适应系统的整体目标,最后,还要做到各要素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风险矩阵更新,风险清单中的风险应相应地重新评估和分级,风险清单更新,隐患排查表也应该做出调整。如果企业不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双重预防体系,会严重制约系统效能的发挥,会导致双重预防体系形同虚设、风险辨识不到位、风险分级不合理、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使很多本应识别的风险不能有效得到管控,本应排查出的隐患不能有效得到治理,近而影响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实践中,企业应时刻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各种环境变化,综合考虑双重预防体系所处的环境,协调好系统整体目标与各要素功能之间的关系,适时调整系统的各项功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

四、结束语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安全理论的一次创新,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利用系统原理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有利于提升效能的问题进行分析,识别双重预防体系的系统特征并查找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从实践层面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加强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双重预防体系的效能,对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关链接

企业安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有企业本身的结构安全和企业安全管理两个含义。宏观的企业安全是指企业全面的可靠、受控制状态。狭义的企业安全是指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行为表述整体企业的安全状况。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周开幕之际,腾讯安全、启明星辰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企业级安全市场达成战略合作,面向企业市场推出全面的终端安全解决方案——云子可信网络防病毒系统。

猜你喜欢
双重隐患管控
隐患随手拍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