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般患者应采取高枕位睡眠,较重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②限制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少量多餐,低盐饮食。
④预防呼吸道感染。
⑤育龄妇女要做好避孕。
⑥一定要戒烟、戒酒。
(1)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首先调整体位、吸氧、镇静等紧急对症处理,然后控制基础病因和矫治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再缓解各种严重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病情稳定后,可进一步根据急性心力衰竭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2)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金三角”,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或沙坦类)、β 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3 种药物共同应用的治疗。该治疗的原则及要求较多:①必须达到药物的目标剂量,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②美托洛尔的目标剂量为一日100~200mg;培哚普利的目标剂量为一日4~8mg;贝那普利的目标剂量为一日10~20mg;福辛普利的目标剂量为一日20~30mg;依那普利的目标剂量为一日20~40mg。③若患者病情较重,无法进行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④用药治疗仍有症状者,建议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如沙卡布曲缬沙坦或加用达格列净(10mg,一日1 次)。
(3)在临床,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疗时,可用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盐酸伊伐布雷定片+稳心颗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