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签署20周年。在由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主办,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协办的一场纪念研讨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马来西亚外长赛夫丁·阿卜杜拉、缅甸外交部常秘千埃等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要官员发表重要讲话。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上,亲历者回忆了20年前《宣言》的出炉过程。
看似普通的措辞经过多次磨合
让11个签署国照顾各方关切,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并非易事。在此过程中,“非传统外交方式”起到关键作用。菲律宾前副外长劳罗·巴哈在当天的研讨会上率先发起关于“非传统外交方式”的话题,他说,之所以将《宣言》的谈判称之为“非传统”是因为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双边会谈,而是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谈判,涉及范围广泛,既有11方间的磋商、会晤,也有双边或三边会谈。
巴哈曾于1998年至2003年间担任菲律宾副外长,亲历《宣言》谈判全过程,他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详细“揭秘”了《宣言》签署背后的故事。
有一次,巴哈和傅莹共同参加一场活动,他们站在会议室的角落里“聊开了”。讨论了《宣言》、“准则”还有很多其他话题,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半小时。谈判并不仅仅发生在谈判桌上,在一些看似随意的场合,东盟国家和中国的代表们可能会进行深度交流和商谈,也会相互交流看法,询问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这便是《宣言》遵循的“非传统外交方式”。
巴哈透露说,经过多年磋商,东盟国家和中国终于拟定一份《宣言》草案,有了草案之后才开始正式的外交谈判。但是,如何在措辞方面让各方都能接受也着实考验了地区国家的智慧。他举例说,比如《宣言》第五条中提到的,“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它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没有使用“占据”这种带有强制色彩的表述方式,而是使用了“采取居住”的客观描述,这让《宣言》的措辞更具有中立性。《宣言》条文的措辞看似普通,实际上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经过多次磨合,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谈判人员努力在“语言丛林”里搜寻,找到准确表达出各方意愿、同时各方又都能接受的表达方式。
喝啤酒,打高尔夫……“非传统外交方式”派上大用场
曾任驻菲律宾大使的“外交铁娘子”傅莹感叹说:“那时确实有很多艰苦的交涉和谈判,但同时也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她说,中国与东盟国家交往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在回程的飞机上感到沮丧,觉得事情可能要陷入僵局,但彼此的共同愿望促使各方将磋商谈判继续下去。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交往的增多,相互的信任不断增进,大家更容易从宏观视野看问题,这些都为《宣言》的最终达成积累了条件。
“角落长谈”让傅莹收获了关于东盟国家“非传统外交方式”的宝贵经验。“在会场上,遇到分歧的时候很容易谈崩。而东盟国家多种多样的‘非传统外交方式’,往往能够帮助制造气氛、打破僵局。”傅莹称,比如白天争论了一天,晚上一起吃饭喝啤酒,或者第二天一起打场高尔夫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都能聊开,一些问题也就释然了,这种“非传统外交方式”对中方颇有启发。
國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研讨会上提到,《宣言》凝聚了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东亚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地区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傅莹说,当她第一次看到“照顾各方舒适度”的表述时反复琢磨其中含义,后来发现,简而言之就是“各方想说什么和想做什么时,也需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傅莹强调,这是《宣言》的内涵之一,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也应被高高举起。
而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进一步实现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无疑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心愿。
(摘自《环球时报》 邢晓婧 曹思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