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浅析

2022-11-25 02:05马新立
新课程 2022年23期
关键词:隔代互联网+心理

马新立

(甘肃省渭源县峡城中学,甘肃 渭源)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到城市务工,将孩子留给家里老人抚养和教育,这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这种隔代教育及抚养的方式导致很多儿童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互联网+”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如何利用其优势改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关注点。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旨在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从现状分析,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教育群体,很多儿童存在心理失衡或道德缺失等问题,深层次剖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足,隔代抚养和教育很难达到较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导致儿童心理出现严重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加强互联网资源的应用尤为必要。针对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订对应的教育策略,前提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教育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良好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也是其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学校教育的内涵,这是因为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场所,包含着很多的情感如父爱、母爱等,对培养孩子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养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孩子思想和性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所以说家庭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及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场所,决定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际情况分析

首先,家庭管理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父母进城务工后,通常由长辈来管理孩子,年迈的长辈文化水平较低,甚至不认识几个字,缺乏教育意识,在抚养和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代沟,只关注孩子是不是吃饱穿暖,主要采取“放养”的教育方式,导致儿童受教育程度不足。其次,缺少亲情抚慰。家庭教育中父爱、母爱以及教育都是不能取代的,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在外的父母很难及时给予孩子情感方面的关爱,或者较长时间才关心和询问孩子现状,对孩子当前的情感需要不了解,而且关爱内容也与儿童心理发展需要不符,这样一来就造成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对其将来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一)行为习惯差

隔代教育和抚养孩子,会因为长辈们的教育意识不强等导致留守儿童疏于管理,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不规律、营养不均衡等,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久而久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思想会变得消极。

(二)学习成绩不理想

行为习惯差是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长辈对孩子非常溺爱,更加关注其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较少,加上与教师的沟通不及时、不到位,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另外,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即便孩子遇到学习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得帮助,成绩下降是必然结果,不仅如此,还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

(三)亲子关系疏远

父母在外打工是为了提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想要改变生活现状,就使孩子与家长聚少离多。孩子成长阶段,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缺席的,同时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长此以往,孩子和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导致其叛逆心理的形成,缺乏感恩意识。

(四)身心健康受影响

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高。农村学校比较缺少资深的心理教师,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另外,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导致感情交流不顺畅,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极易出现孤独感和自卑感,在未来成长过程产生消极心理。其次,由于长辈的观念落后,与孩子沟通少,加上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此类敏感的问题,长辈不能提供指导,致使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优化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路径

(一)父母积极创造团聚机会,承担起教育重任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还要依靠家长自身来完成,若想从根源上改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其最根本且最有效又直接的方法则是强化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父母要清晰认识到赚钱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加强孩子教育才是最大的职责所在。比如,现在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期,父母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相关政策,最好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在务工的同时合理安排孩子的就读学校,这样可以一边打工,一边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及时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家庭教育落实到位。父母将孩子带在务工的城市,也可以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自己工作的辛苦,并且使孩子的感恩意识更加强烈,这对其后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保证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及时性,建立感情桥梁

多数家长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给予孩子物质上最大的满足,但是家长还要充分认识到人不仅仅要得到物质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烦恼,在其遇到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时,鼓励孩子积极、勇敢地面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多与孩子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能弥补孩子缺少的关爱,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给孩子亲情的温暖,这是多少物质都不能替代的。因此,家长要懂得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性,而“互联网+”环境使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更方便。目前,智能电话的应用已经普及,可通过微信、QQ 等在线交流工具及时与孩子沟通,沟通时间相对较为灵活。比如,每周周末与孩子视频通话聊天,了解孩子一周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聊天内容不要局限在学习上,更要关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学校活动、思想动态等,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同时,要勤于与教师沟通,确保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全面了解。

(三)增强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意识

首先,积极拓展交流渠道,要求隔代监护人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在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要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通过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有效预防情感真空现象产生,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为了使留守儿童的生活阅历及情感更加丰富多彩,假期要主动带着孩子游玩,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注重提升隔代家庭教育水平。农村地区的长辈、家长忽视女孩教育,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提高隔代教育能力尤为必要,摒弃传统思想,确保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及学习等多个方面,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和其他活动等,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革新传统教育观念,这样有助于隔辈家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变化,及时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为了切实增强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意识,教师与家长要积极与隔代监护人互动、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教育思想,改变其教育行为,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巧借网络技术建立儿童成长档案

在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教育已经成为重点,应合理地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留守儿童个体成长档案,将留守儿童成长的点滴记录在内。可通过互联网给留守儿童的家长发放一些调查问卷,对其父母的工作地点、联系方式、家庭构成、父母沟通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也要根据留守儿童身体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各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资料,为建立网络联系奠定基础。个体档案以及相关数据都要以网络资料的形式保存,这样便于保存以及及时更新,确保对留守儿童成长变化有更全面的了解,积极构建完整的成长路线,并拟定培养策略,以保证教育成效更加理想。比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定期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共同观看心理教育片,如与父爱、母爱相关的影片或励志片等,影响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逐渐形成高尚的思维品格。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如果对教育现状不重视,任其发展,势必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要立足教育现状,积极借助互联网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加健康而又积极的成长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隔代互联网+心理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隔代家长怎样当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