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研究

2022-11-25 02:05汝朋桢
新课程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分层法治道德

汝朋桢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中学,安徽 亳州)

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来看,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探索仅限于对教材内容的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求知欲。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新课程标准,运用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如分层教学,引导学生找寻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的意义

经过教育者不断的研究探索,发掘总结了400 多种教育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未知的因素,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并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创新。

所谓的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把学生分成一定的层次,同时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合理开展梯度化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提升。首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开展分层教学,可以减轻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负担,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产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初中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创新意识发展。相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于一体,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复杂关系有效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学科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倾入情感

教师的博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之一,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情感作为博爱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倾注自身的情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教学,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优势,从而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在情感意识方面也可以得到升华。此外,教师要根据“以理服人,以行育人”的核心观念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便更有效地感染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充分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指的是以认识、了解、掌握某事物为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某项活动当中,从而帮助人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倾向。学生只有对某一件事产生兴趣,才会沉浸在其中,热衷于探究并耐心地进行学习。因此,分层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运用,并非单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而是要通过新颖且逻辑性强的设计将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乐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中获益并取得进步。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分层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不断跟踪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发展情况。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三个等级,分别为拔尖层、中等层以及基础层。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有必要采取隐性分层的策略。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倘若教师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分层意识或行为,势必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教师也要坚持动态性分层的原则。也就是说,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具体表现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或者退步,对学生所处的层次进行适当调整,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征及其教育功能,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出鲜明的导向性和功能性,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探问生命”一课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分层。如对基础层的学生,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以及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转性。对于中等层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其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其理解生命有接续,并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其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拔尖层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作出更大贡献”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识。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及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之后,教师也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从而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基于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全面把握和分析,并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及其学习难度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理解社会规则,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产生对规则的社会功能的高度认同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培养学生不同的知识与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主动思考“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通过思考生活中的案例来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感受生活情景“校门口的交通乱象”,来引导学生思考“混乱无序”带来的问题,并从反面揭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和意义。对于中等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采用“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细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总结对社会秩序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拔尖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其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的情感态度。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社会规则的高度认同感,以及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

(四)对作业进行分层

不同人的大脑思考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接受知识的情况也会表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难易程度各异的作业内容。如可以给基础水平较薄弱的学生布置一些基础的训练题,使其增强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提升性的作业内容,培养他们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其布置一些探索性、研究性较强的道德与法治作业内容,从而培养更高层次的理解道德与法治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情及个体性差异,并针对学生对教材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

以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一课的内容为例。在学习本节相关内容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创设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对基础水平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如“马克思之所以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的原因有哪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对于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其创设“材料分析”的作业形式,并设计一些探究型、思考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上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发展及形成也体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要注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并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分层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雨林的分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