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青海省高校新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以“坚守在地震灾区的师大人”系列报道为例

2022-11-25 18:02王嘉瑜
新闻传播 2022年18期
关键词:青海省文科学科

王嘉瑜

(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 西宁 810008)

“新文科”的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目的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实行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1]

青海省省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正是由于特殊的省情以及地理位置也使得青海省有新闻专业的高校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作出灵活的变动,对于各高校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同时,青海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并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一、新文科视野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创新与转变

新闻传播学科在整个新文科建设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各学科交叉融合也是必由之路。在进入5G时代后,传播要素在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用户四个维度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单一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无法应对当下复杂的传媒环境。首先,开放的研究面向使得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社会学科间交叉的扎实基础和内在优势,现如今的研究面向更加宽泛,还包含着社会科学关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现象;其次,新闻生产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新闻传播学科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相比传统的文学、哲学等学科更具有实践性,也就推动了其与新科技碰撞带来的新方法论等,锻炼了人的思维逻辑;最后,始终将政治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学之中,打造具备中国特色、服务中国国家战略的创新型学科。

人才培养需要尊重历史规律,也要保持定力。随着工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AI、VR、MR等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人文社科必须迎头赶上来,回应时代的问题。“新文科”的提出,是适时应变之举,也是势在必行的策略,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急需寻找与时代相匹配的交汇点。单一知识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木桶效应,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青睐,智能化、融媒体,使得新闻传播类学生不得不向复合型人才转型。[3]

技术作为应用工具,能够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洞察力。新闻传播学科首先不能忽略的就是对学生人文价值观念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加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能力建设。张志安提出公共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有融合生产、社会连接、公共服务三项核心能力。[4]将技术进行熟练应用,同时,网络社会向平台社会的转变也对新闻院校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的落脚点始终是培养传媒人对公共理性的追求。

二、对有关加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院校整体布局的思考

开展“新文科”建设,就是要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让高校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主阵地。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作为青海省第一个创办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学校,全院师生高度重视教学,学院资源配置合理。2021年5月22日凌晨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才让卓玛第一时间组织20级15名研究生对学校支教队的14名学生及1名带队老师进行“坚守在地震灾区的师大人”的系列报道写作,切实提升且锻炼了学生对人物系列报道的写作技巧的掌握,把握住了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在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写作“任务”。

(一)加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推进力度

通过对人物系列报道的写作,发现在新闻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方得真知,尤其是新闻学科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各个高校要重点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寻求与创造机会从而开展新闻实践,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搭建起“知识+能力”的桥梁,更快地提升自身的整体新闻素养。青海省的特殊在其由少数民族聚集而成,但也正是由于特殊,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新鲜事物,比如青绣、湟鱼洄游等,此次玛多地震也是考验老师和同学的写作水平与团队合作能力。

从实践中得出经验,在对人物的系列报道中,一定要从共性中寻求个性。前去玛多支教的15名成员分布在镇上不同的学校,如果对他们统一采用相同的新闻背景来进行人物报道,会出现千篇一律的视觉效果,得到的仅仅是15篇地震中人物的表现,不能突出其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在进行采访前一定要做好前提了解,对所要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14名同学中有10名藏族、3名汉族以及1名回族同学,他们均来自师大5个不同学院,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在新闻报道写作实践中的第一步。

由于支教的学生大多数是藏族,在采访时偶尔会有语言障碍,这也是给采访者的一次考验,而耐心也是新闻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安全问题,不能前往地震现场,新闻专业学生采取微信采访或电话采访与支教学生进行直接沟通,这对后期的人物写作也是有难度的,但是克服困难从而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后的情况实时反映给外界公众,这是每一位新闻人的责任和义务所在。这也对师大新闻学院在今后的新闻教学课程设置中提出思考,要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同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力度

课程设置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设置也是建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早期的新闻学、传播学大多都是西方舶来品,尤其以新闻传播发展领先的美国为主,所以我国的课程设置更多偏向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然而中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意识仍存在差异,这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也不难看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新闻传播理论是无法与中国新闻实践所需相匹配的。长期以来,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往往侧重西方不同学术流派的辨析,而将真正的价值观弱化,这就使得学生在接收知识时得到的是不全面的,一旦真正走上社会即“实践场”,可能会出现不适应,这显然违背了我国新闻传播教学的初衷。

青海本省的高校生源大多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由于地缘问题,与各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学资源不能相一致。但对口高校的支援,如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对青海师范大学都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也使得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流动。也正因如此,在新闻传播学的课程设置上,加强新闻学子的价值观教育、增设与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要打破只停留在专业层面的教学即理论教学,有必要将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方法整体传授给学生,使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门课程真正的传授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

(三)加大民族地区新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根据现实需求,将理论知识同实践工作相结合,打破两者间的壁垒,从而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全面的技术掌握等应用型人才。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共同存在的同时,跨越了省市县级地区,截至目前,青海省有两个县级融媒体国家试点中心即大通县融媒体中心和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但民族地区的新闻专业人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留不住”,因为地缘问题,更多人选择“走出去”,所以青海省高校新闻专业在学生实习岗位的设置上,安排部署下基层的实习方法,前往青海省各个新闻对口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了解与掌握未来进入新闻行业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

结语

总的来说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在遵循新闻专业规律的前提之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灵活思辨能力,并利用创新形式将民族文化传递给更多人;最后,要有奉献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始终怀揣新闻人的理想,在新闻作品中体现新闻的人文关怀,做出更多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青海省文科学科
GRACE下的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变化与降水相关性
【学科新书导览】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