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晓曼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提出,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支点和驱动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生态环境需要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和范畴,在20世纪80年代才被提出。在国内,对“生态需要”范畴的研究,始于生态经济学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环境需要这一范畴开始在党中央领导人讲话中出现,并且在认识上经历了从“生态环境需要”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逻辑演进过程。
199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较早提出了“生态环境需要”的概念,强调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除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外,不得占用耕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2],表明了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性。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252这里明确提出“生态环境需要”概念,从供给和需求矛盾关系角度,把生态环境需要和物质文化需要并列提及,明确了生态环境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体系中的地位。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3]374把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需求看作民生事业范畴,反映了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需要。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民群众需要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并把“更优美的环境”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维度,体现了优美环境对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意义。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明确提出“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概念,并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了界定。从量上说,就是要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从质上说,就是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五次提及“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特别强调“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362。讲话从价值取向、民生福祉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这为满足“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指明了实践方向。2018年7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实施方案》强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之后,关于“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论述不断出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涵不断丰富。
从“生态环境需要”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折射出人的生态环境需求层次的逻辑演进规律,体现了生态环境需要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531生态环境需要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不断发展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受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是低层次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掠夺以及对第三世界国家丢弃和倾销有害废弃物的基础上的,具有资产阶级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缺乏全球视野,具有狭隘性。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生态环境需要是高层次的,既能满足量的要求,又能满足质的需要,即实现“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迈向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新任务,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新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生态环境需要的历史性发展规律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坚持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表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力,需要的满足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生态环境需要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一样,是人的需要的构成部分,它是“人类对环境一切需要的总和,即从环境里开采资源的需要和废物返回环境的需要的总和”[6]。从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方式看:一方面,人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自然资源,此种满足方式受生态资本存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不同,动物的需要只是表现为无意识地、消极被动地向外界摄取,人的需要则能在意识支配下,通过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自然界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这种实践活动生成。马克思曾指出:“实际劳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占有自然因素,是促成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活动。”[7]因此,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的过程,也是人通过劳动利用自然并改变自然物质形态的过程,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实现生态环境需要的方式,受人的意识、实践水平、技术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本质不断丰富,智力和能力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也不断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操控,生态环境需要往往会受到欲望“绑架”,导致异化消费的出现。这种异化消费,一方面刺激了资本主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所产生的垃圾则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净化能力;另一方面则使人被消费所控制,失去了“自由”,导致人与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相背离。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需要具有虚假性。
在我国,“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是全国人民的普遍需求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其提出反映出人们对生态环境需要在总量、质量和内容要求方面的提升,折射出当下人类对优质生态环境的匮乏感。所以,满足“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成了人们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治理的一个动力。总之,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类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内在动因和价值追求。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实现,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产品需要、生态权益需要、生态文化需要、生态审美需要、生态安全需要等五个方面内容。
1.生态产品需要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是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不断增加的过程。具体来说,生态产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物质产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林牧渔产品以及生态能源和水资源等产品。二是生态文化服务产品,包括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生态教育、审美愉悦、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产品。三是生态调节服务产品,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以及固碳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服务产品。生态产品的满足,对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享受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大力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作为满足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2.生态权益需要
生态产品需要是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内容,但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现实存在生态产品享受不公正现象,致使部分人民的生态权益受损。因此,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享受主体的全覆盖,要有良好的生态权益保障,把生态权益需要作为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生态权益需要包括生态权益实体性需要和程序性需要。生态权益实体性需要,包括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宜人的气候、安全的食品和舒适环境等物质性需要的权益。生态权益实体性需要的满足,能满足人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生态权益程序性需要,包括环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索赔权等。生态环境权益程序性需要的满足,能够避免因环境信息了解不够、环境决策不科学、环境参与不充分、环境表达渠道不畅、环境监督不到位、环境索赔无保障而阻滞生态环境需要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权益保障日益加强,但只是在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以及草原法等法律法规中有一些关于侵权损害赔偿的条款,对于生态权益一直没有明确界定,使得人们的生态权益在遭受侵害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救济。生态权益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群、贫困人群和富裕人群在享有生态产品权利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环境群体性事件和生态维权事件时有出现。因此,要把生态权益需要作为重要内容,确保实体性需要和程序性需要的实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各种生态权益的同时,还必须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行使各项环境权益要坚持依法、有序进行,防止在生态保护过程中出现民粹主义倾向。
3.生态文化需要
马克思指出:“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8]生态规律、生态理论等文化知识的获得,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是人的需要的重要内容。2018年5月,时任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信息、知识、文化的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提供更多的生态环境信息以及承载生态文化的信息、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多种形式高质量宣传产品。通过提供宣传产品等手段满足人民群众生态文化需要,能够提升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增进对生态环境知识、生态规律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了解,从而做出科学性、创新性环境决策以及优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行动方案,更好满足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生态审美需要
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同时还为人类提供了休闲、娱乐等精神享受。马克思分析了自然界对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他指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5]161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既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又能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另外,人们能够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然美的特性对具有“缺陷”的大自然进行“美的还原”,展示美的特性,实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新境界。因此,生态审美需要的满足,能使人们重新发现并正视大自然固有的美学、休息娱乐等内在价值,从而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主动保护、关爱大自然,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5.生态安全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5]161,资源、环境、生态与生命和健康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尤其土壤、水源、森林和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如果这些基础退化,国家的经济基础将衰退,社会稳定会被破坏,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处境也会面临困境,最终影响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所以,资源、环境、生态安全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环境风险、生态风险、健康风险、社会风险叠加在一起,凸显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提出,体现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发展的理论自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价值。
资本主义以最大限度获取剩余价值为第一生产目的,导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生产目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9]。在此基础上,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0]将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出发,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新认识和新要求,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提出,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以及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鲜明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首先,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的世界领袖联盟成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133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作为满足人民多方面需要的最终目的,扬弃了现代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发展主义与以“物”为尺度的消费主义,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出发点。这些论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人民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发点的理念。其次,人民群众是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力量。生态中心主义思潮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但将自然的价值作为终极价值目标,实际上否定了人自身在提供优良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强调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实际上肯定了人民群众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主体价值。再次,人民群众是优美生态环境的共享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11]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性需求,将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明确了人民在共享优美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因此,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过程。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共建,会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加努力创造出更多生态文明成果,从而扩大生态共享的基础。人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后,在生态利益和需求满足的过程中,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从而更加主动地建设生态文明。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依靠煤、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各种环境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也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导致“环境公害”降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最终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态环境需要的实现。西方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我国现代化起步较晚,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同步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复杂、更尖锐,这意味着我们不能走传统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而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以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任务,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场合多次强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根本途径和实践要求。因此,要围绕生态产品生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产业生态化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它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有利于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生态环境损害、实现废弃物多层次利用,增加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要与生态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生态化改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加快构筑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支撑、生态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和绿色发展中,不断增加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种类、数量和质量,在坚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的基础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农产品、生态工业产品以及生态服务产品的需要。
生态产品具有公共性,其生产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人民群众的参与。一方面,生态产品的公共性,决定了生态产品的生产必须由政府通过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主导作用。要组织打好标志性战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价和考核,发挥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在生态产品生产中的作用。要组织开展围绕生态产品生产的技术攻关,为生态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大生态产品生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甚至吸收国际资本积极参与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生态产品生产的局面。另一方面,生态产品的公共性,决定了生态产品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产品生产中的作用,通过提供生物、生态、工程技术和方法等途径,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主动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转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恢复绿水青山中逐步扩大生态空间,稳步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合力,在生态产品共建共享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求。
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要满足感的环节。从消费环节看,资本家为了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飞跃”,利用手中掌握的媒介工具控制人们的消费意识,使消费主义的文化观念成为支配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观念,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艾伦·杜宁指出,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对于损害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却并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满意的生活”[12]。因此,由于消费主义文化作祟,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可能实现。从这一教训出发,要自觉加强生态消费文化的引导和灌输,改变消费主义观念,坚持生态消费,从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出发,刺激优良生态产品的生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宣传,促使人们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树立适度、理性消费观念,力戒攀比性、炫耀性和浪费性消费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要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发挥生态产品消费对生态产品生产的刺激作用,在推进生态产品消费和生产的良性循环中,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994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大力发展绿色产品,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因此,要通过宣传手段,引导人们结合个人消费能力,在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环节,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实现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行为转变。总之,要通过宣传引导,改变“消费主义”观念,实现适度、理性、绿色消费,满足个人生态环境需要。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要,要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提供硬性约束。一是坚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生态产品需要在特定的空间才能生产,要保护好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空间,重点生态功能区尤其是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应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体功能和发展的主要内容,把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二是尊重和确认人民群众享有生态产品的环境权益。实现环境权益入宪,并在宪法指导下,在环境保护法、刑法、民法等法律中确认环境权,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权制度,形成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以刑法的威慑和民事责任的救济相配套,确保人人享有生态产品的环境权益。
总之,“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提出及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围绕增强生态产品生产的着力点,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