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
(上海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东面紧邻渤海、黄海、东海,南面紧邻南海,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得中国海洋文明较为久远,虽然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积淀深厚,但秦汉至明初时期的中国在海洋方面的成就是大而不强。特别是到了清朝,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天朝上国”的政治思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重农抑商的文化传统,使得清朝政府“重陆轻海”,并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海上经济贸易从此被割断,海洋文明发展遭到致命性打击,而后伴随着一系列的惨痛教训,中华民族丧失了海洋意识觉醒的历史机遇。
进入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培育海洋意识”的政策指引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 的战略目标——“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2013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2];2016年3月,国家海洋局、教育部等联合印发了 《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事业的建设离不开海洋人才的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的重要部分,对其加强海洋文化知识基础教育、培养海洋文化意识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生在建设海洋强国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势在必行,其中意义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提高大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能够直接加深大学生对于领海、海权的理解,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来抵制西方在意识形态侵袭方面的严峻形势;第二,未来国家在海防建设、海洋科技研发等方面需要更多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技术型人才,提升海洋文化意识能够间接激发部分学生了解、探索海洋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深耕海洋领域研究,扩充海洋强国建设人才储备;第三,高校大学生富有朝气与活力,最易接受和传播新知识。我国拥有数以千万的在校大学生,每个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民族和家庭,将培育大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作为载体,以带动提升全体人民的海洋文化意识做支撑,由此产生良性循环效应。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海洋文化意识相对淡薄,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分仅达及格线。虽然中国青年海洋文化意识相比20世纪后期有明显提升,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绝大多数青年只知道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对于300 万km2的蓝色海洋国土了解较少[4]。这些问题说明我国高校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提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来说,新时代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宏观的历史视野来看,中华民族文化自古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虽有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交融,但都没有从本质上动摇中华文化的基础。这种独尊儒术的传统文化,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形态[5]。中华民族内在的文化底蕴衍生出大陆农耕文明时,“重陆轻海” 的思想观念渐渐成为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共识”。而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又进一步限制人民对于海洋的探索,也对人民海洋意识的发展造成极大阻碍。因此,古时中华民族整体海洋文化意识不强的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今大学生对海洋、海域、海防、海运和海上贸易等海洋意识的匮乏。
大学生是一个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特殊群体,社会环境为个体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提供基础,它对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教育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对海洋教育的关注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社会对提高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的支持与低重视度,导致海洋类社团组织十分匮乏。此外,由于社会群体对海洋公益性组织尤其是涉及大学生的海洋组织关注不够,同样导致大学生参与海洋文化活动渠道不畅、信息交流不够全面、海洋文化传播队伍匮乏等现象,进而影响大学生参与海洋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虽然现阶段我国多次举办海洋论坛、文化节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专家、学者的对话,真正把高校大学生融入其中的寥寥无几。
课堂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海洋文化意识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首先,在我国2 000多所高校中,90%以上为内陆城市型高校,与海洋相关的高校仅有几十所,高校地理位置与办学性质限制了课堂开展海洋文化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海洋文化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最后,我国高校开设的专门性海洋课程较少,涉及海洋资源、海洋国土、海洋权益、海洋保护、海洋文化等内容的规范性教材和系统性课程缺乏,为此,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教育没有走进高校主流教育体系之中。
当下,面对“00 后”成为高校大学生数量主体的新形势、新媒体登上互联网时代舞台的新阶段,提升海洋文化意识的路径应主要包括:(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海洋文化意识;(2)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培养海洋文化意识情怀;(3)在海洋类社团活动中培养海洋文化意识兴趣;(4)在互联网新技术支撑下构建海洋文化意识共同体等四个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责任”更有“条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海洋文化意识教育,虽然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向较为一致,但是理论知识内涵传授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为海洋文化意识教育奠定哲学基础,在适当章节将马克思海权理论导入,全面概述马克思海权思想产生的背景与基础、发展脉络、主要内容等,引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思考海洋文化意识的价值,培育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应以历史逻辑为出发点,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为契机,根据世界局势、时代主题、国家形势的变化,科学分析海洋战略阶梯性发展的趋势,通过党历届领导人的海洋思想与逻辑,引导学生展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海洋强国战略,同时也坚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与决心;第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通过梳理近代晚清政府从“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从海防落后到海权丧失的屈辱历史,揭示海权观念及海洋控制能力对于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繁荣复兴的重要意义,应以准确的时间点为轴,揭示外国从海上入侵我国的次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数,以及每项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灾难及深刻影响,使得大学生在新时代切实感受到海洋文化意识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坚定建设海洋强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第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添加我国《海洋法》演变历史概况,从“有海无权”到坚实的海洋法律做基础,从“有海无防”到强大的人民海军做壁垒,让广大学生激发出投身于海洋事业的热情与信心。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不断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教育成绩斐然。我国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起点低、课堂教学条件落后,只有首先从高校管理层开始,增进海洋专业师资、提高教学设施、加强课程设置,才能克服诸多困难。在此基础上,高校特别是海洋、航运类高校可以利用“课程思政”的“光环效应”,开设与海洋相关的选修课、特色课,培养学生的海洋兴趣;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挖掘与海洋相关的教学内容,主动培养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形成特色的、可复制的海洋文化意识培养机制,在强化本校海洋类专业性人才的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以公开课、直播课等方式进行海洋文化类知识的科普宣教,带动其他高校大学生的 海洋文化意识建设。此外,将蕴涵海洋文化意识的系列丛书加入到学生日常学习中去,在课堂外以阅读书籍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海洋的了解。如《大国航路》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维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依托航运、物流、海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以‘中国航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基本线索,重点讲述了当代中国航路建设的理念和进程,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与特征,以此阐释‘中国方案’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6]。阅读书籍,不仅使学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还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海洋文化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使得新时代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长远视角,在航运强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承担起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和担当。
现阶段,各高校社团活动种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社团活动日益蓬勃,社团功能日渐彰显,已成为构建校园文化的主力、解读校园文化的向导。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现实情况,创建海洋类社团,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例如:创建“国际海事情报社” 以宣传国际海事的最新资讯;创建“海洋人工智能俱乐部”以学习海洋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创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以探讨海洋船舶内部构造的机理;创建海洋宣讲口述社团,邀请海洋从业者、亲历者来宣传海洋故事与事迹等。特别是“航运人口述史”类型的社团,对日常培养大学生海洋文化意识的兴趣发挥着很大作用。
口述的历史是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集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包括口述人的实践经历和内心感受。口述历史,一方面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思维过程,体现出当时社会发展过程的种种特点和细节,从而在不同的层面上透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无论是一个时代的普通人,还是具有特殊价值的伟人,他们通过口述历史所承载的内容和精神都应当得到学习和继承。航运人口述史,一方面应当包括建党百年来的海员故事,如:五四运动中海员罢工、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民国时期中国海员抗日救亡和爱国运动、全面抗战时期海员反法西斯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海员在后勤、物资和人员转运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海员队伍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应当包括我国在从海洋大国向建设海洋强国转变过程中的具体相关内容,如:邀请科考队员介绍海洋生态和科考成果,邀请远洋轮船员讲述海洋经济和海洋合作交流内容,邀请海军舰长讲解我国护航舰队成长经历。通过这种口述历史的方式,既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在海洋、航运发展方面的艰辛历程,进一步明确先辈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又可以更加关注我国现阶段在建设海洋强国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从而让海洋文化意识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更加深入人心。
在互联网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在海洋文化意识提升上取得较好效果。一方面,需要在平台的搭建上花费足够的精力,充分利用新时代的科技力量,加快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的变革与升级,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海洋文化意识”的价值。比如,将移动互联网设备引入海洋文化意识提升过程,通过手机学习App 带动海洋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由教育者向引导者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高校与教师该站在未来海洋文化意识长期培养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教育模式,合理制定海洋文化意识培养计划,将每个培养计划充分融入教学环节当中。除此之外,海洋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在书中学、在课堂上学,更要在实践中学、在亲身经历中学,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发表海洋文化类实践报告、学术论文等成果,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了解海洋文化,最终在海洋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