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公众习惯性怀疑与传媒业社会责任的重申

2022-11-25 18:02陈小燕王子茗
新闻传播 2022年18期
关键词:习惯性舆论公众

陈小燕 王子茗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江苏 215009)

习惯性怀疑心理作为一种社会病态现象,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信任危机。随着传媒业人工智能嵌入人类生活的程度日益加深,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受到冲击,为自媒体时代数字威权的崛起奠定了现实基础。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赋权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信息来源多元,内容良莠不齐,习惯性怀疑心理逐渐加深。从安徽环卫工救女童被怀疑猥亵,到广州女教师疑体罚学生吐血被网暴,再到之前重庆公交坠江女司机高跟鞋被辱骂,榆林产妇跳楼案中“重男轻女恶婆婆”被攻击等新闻案例,这些事件的最终反转表明,主观臆断的习惯性怀疑“借助网络传播机制和网络传播所具有的特质,被放大、被利用并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现有的社会制度及解决纠纷的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使社会陷于持续性动荡”。[1]“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信任”“对教师的不信任”“对女司机的偏见”等都是习惯性怀疑的主要表现。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推送等新型技术的加持下,人工智能为自媒体中的大量用户生产者提供便利,大量信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这对主流媒体而言也是严峻的考验,如何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如何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进行有力地表达,需从消解公众的不信任入手,从信息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中,找到怀疑产生的关键因子进行逐步破解,才能有效减少习惯性怀疑给公众带来的危害。

一、自媒体的内容多样性与公众的习惯性怀疑

怀疑本身是一个常态的心理活动,人们对于自己无法信任的人或事物都有怀疑的权利,在一些实践中,持有怀疑心理反而能促进事情的发展。但是当怀疑成为习惯时,就成为了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公众对获取到的信息下意识地产生不信任的想法,其消极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自媒体的UGC模式下,传播者广泛增加,群体年龄跨度大,涉及的领域广,每个人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形成的价值观都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媒体的内容多样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竞争,生产者想要保持热度并持续吸引流量就必须发布更加具有趣味性、创新性的内容,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自媒体内容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内容也催生了多样性的评论,这种多样性带来的问题就是信息泛滥,公众对于接收到的信息难辨真假,很多自媒体博主为了吸引眼球不惜以传播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信息来欺骗公众。比如因奇怪口音突然在网络上爆火的“游乐王子”袁奇峰,借助自己的热度在疫情期间直播售卖欺骗公众的“药品”,自称可以治疗新冠,发国难财,大量网友冲进直播间对他进行辱骂。公众本身就对“网红”行业带有喜欢“炒作”的刻板印象,而这些博主靠自身热度骗取流量金钱的行为数次发生以后,就像“狼来了”一样,公众便不会再轻易相信。

自媒体内容的多样性也使得公众对于海量的信息难以消化,造成了公众的惰性思维。公众在接收自媒体碎片化信息的过程中更愿意接受简单、趣味、便捷的信息,思考逐渐简化,甚至变得惰于思考。“在自我归置群体身份之后,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被附加上更多的环境因素和刺激条件,人云亦云似乎变得自然而然,很多不合逻辑的、不符事实的,甚至漏洞百出的信息也会被来回传递。”[2]“信息茧房”和“意见回音壁”现象屡屡出现,公众往往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关注的信息领域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更加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跟随怀疑的声音而行,逐渐固化自己的思维,习惯性怀疑成为常态。

二、公众习惯性怀疑与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习惯性怀疑严重影响了公众的认知和行为,要对自媒体做出监管的同时,需要主流媒体先进行主动地表达。针对习惯性怀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责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也是媒体公信力的保证。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多且杂,甚至还夹杂着话语主体的主观情感,为了私利对网民的欺骗也是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广州女教师体罚学生吐血被网暴”事件中,公众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教师群体的刻板印象,在女孩家长主观意识的诱导下对该女教师进行了不理智讨伐,甚至讨伐对象延伸到了整个教师群体。最后的结果表明,真相却是家长想要索取更多赔偿而发布的虚假信息。类似于这种普通人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利用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理引起关注,刻意隐瞒真相夸大事件的新闻时有发生。这些信息严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同时,也消耗了公众的情感和媒体的公信力。其中,媒体作为官方立场的发声者,在面对能够引起大规模讨论的新闻事件时,其是否发声、如何发声都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就成了主流媒体急需进行的责任。媒体在信息面前需要尽可能跑在公众前面,对于那些可能会引发热点话题的事件及时进行真伪调查,对虚假新闻及时给予澄清。同样,也要及时占据主流风向,引导公众尊重事实并理性发声。

(二)引导正确舆论风向的责任

后真相时代的群体极化现象,舆论往往由群体的情绪和价值取向来决定,“事实让位于情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比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公众下意识在“女司机”“高跟鞋”等敏感词中对穿高跟鞋的轿车女司机进行舆论声讨,仿佛所有的错都在于女司机,舆论也逐渐上升到了女司机整个群体,甚至激化性别对立的矛盾,公众的情绪在群体共识中被释放,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借助舆论争辩来进行道德审判,舆论难以控制。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大众话语权的回归让舆论场呈现“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状态,人工智能算法的嵌入使得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被弱化甚至被忽略,而新兴媒体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舆论的走向。信息越来越多却越来越难以控制,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风向的责任就是不得不提的话题。主流媒体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在面对错误的舆论风向时,及时发布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并洞悉公众意见,了解舆论成因与发展趋势,引导正确的舆论风向,提高舆论纠偏的能力,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

主流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树立正确价值观,面对热点事件时能够尽量客观。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对于碎片化且易吸收的信息内容兴趣高涨,传播者和传播内容都呈几何式增长,算法的介入使公众受困于茧房之中,再加上“意见领袖”的价值观念引导,大部分公众在面对事件时总是情绪先行,偏离主流价值。还是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即使后来的结果有反转,但是由“女司机”刻板印象引起的性别矛盾却没有化解,真相揭示前后的舆论导向大有不同。由于情绪化处理的方式本就缺乏理性,“反转”新闻前后完全不同的事实真相又将此类价值观念被放大,公众的情绪更加激动,群体性的矛盾也被激化,成为隐患。此类事件所引起的负面问题一直在发生,当下热点的“饭圈斗争”问题也是情绪主导价值判断的典型表现之一,公众以圈群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偏离事实,只为满足一己私心。这样的环境下,主流价值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主流媒体,应当树立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建设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发展建设,以主流思想为主导,助推社交媒体平台中主流内容的生产,推进“主流价值驾驭算法”;其次,引导自媒体平台、传播者、接收者等群体提高思想觉悟,自觉避免低俗信息的危害。

三、信源、把关与核心信息:减少公众习惯性怀疑的关键

要消除社会信任危机的问题,需要从减少公众的习惯性怀疑入手。而要消除公众的习惯性怀疑,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则需要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入手来解决问题。具体而言,我们要从消息来源、信息的把关人、核心信息的生产等三个方面来加强信息生产。

(一)信源特别是可信性消息来源是减少公众习惯性怀疑的源头保障

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趋势日益加剧,传播主体日渐变得“去中心化”发展,各种民间新闻渠道大大增加。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当主流媒体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较早发声时,民间信源由于受限制少,且离公众距离更近,更容易填补公众的信息寻求心理并引起情感的共鸣。但民间的信息来源一般都带有片面性和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当中,很容易就激发公众与官方立场的对立,产生怀疑的想法,激发其“仇官”“仇富”等扭曲心态。比如“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死亡学生的母亲是首位发声者,在信息的来源上有一定主观性和片面性,而公众自觉地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随大流怀疑校方,质疑政府,对整个事件的走向造成了一定影响,直到真相被查清舆论才算是得到了纠正。还有“货拉拉跳车事件”“西安地铁事件”等许多案件的争论,都是由于信息来源上可信性的缺失而导致的一时舆论争端。在来源上正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公众在面对此类信息时才会更加情绪化处理,同时事件随着第一手信源展开的走向也考验着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主流媒体要加强与自媒体平台的联系,及时获取新鲜的信息,使公众即使通过民间信源也能获得不偏不倚的内容。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专业媒体应具有警惕性,对其内容的爆料人、新闻主体人物和主要地点进行多方交叉验证,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坚实信源可信性的基础。

(二)信息内容的把关是消除公众习惯性怀疑的内容信度保障

自媒体的冲击使得媒体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平台媒体中有大量内容需要审核,海量的信息单纯依靠人工审核已是任务超载。在引入机器人审核后,一些未经审核或者拦截的漏网之鱼仍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这些真真假假的不实信息动摇了原有的信息信任基础。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主流媒体也要加快转型,与自媒体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信息内容的监督与治理。同时,与保持可信性信息来源相呼应的是主流媒体及平台媒体需要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对发布的内容严格把关,保证信息的真实客观。“平台虽然不是内容的生产者,但它是协调用户进行内容生产的组织者和获益者,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治理。”[3]平台方从内容生产到公众评论的发布都要进行监管,建立审核机制,在技术和人工上双重把关,构建合理的信息过滤和发布规范,提高信息的把关质量。

(三)及时发布核心信息是消除公众习惯性怀疑的关键基石

公众的不信任往往也和获取到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受制于新闻审核的限制,与自媒体发布信息相比,在时效性上比较滞后。这就给不实消息的流通创造了契机。突发事件中的各种信息扑朔迷离,自媒体生成信息的成本较低,因此,信息的价值也不大。而自媒体又受限于资源劣势,无法接近重大事件中的关键消息人物,因此在核心问题的解释上力有不逮。在“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中,就因为核心内容的缺失导致学校里一位化学老师被牵涉进学生死亡的原因之中,公众不能获取核心的信息又很想要为此事发声,就很容易受到谣言的误导。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及时联系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深度挖掘核心信息,用优质内容来冲淡虚假信息。只有这样,主流媒体才能从深度消减公众的习惯性怀疑,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凝聚社会共识。

从智能抓取到智能筛选再到智能算法推送,人工智能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内容生产体系重组、舆论秩序调整等重大变革。网络社会的多元表达重构了信息传播的话语秩序,自由化、平民化的自媒体内容在拉近公众情感的方面占据优势,但也为公众对真相的认知带来理解的障碍。大量主观性、偏颇性的内容加深了人们对职业的成见、对性别的歧视、对群体的偏见等刻板印象的生成。主流媒体作为社会的喉舌和社会公器,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提供优质内容来引领舆论,则极容易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因此,主流媒体有责任对信息舆论场的意见表达进行肃清,通过核实信息来源、强化把关人制度以及发布优质核心信息等举措来消除公众的习惯性怀疑。同时主流媒体也需要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公信力建设,才能在消解习惯性怀疑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习惯性舆论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用行为心理学方法解决习惯性违章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招呼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