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丽,赵慧琴,栗华锋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国的电力系统全面发展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有效提升了电网功能与作用,全面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电力通信已经形成网络,不论从形式还是规模上看,都具备了良好的功能与作用,利用卫星、光缆以及载波等有效实现了地域上的大范围覆盖,通过建立交叉通信网结构,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完成信息互换。从当前的技术看,电力通信网日益成熟,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接入,实现了功能上的拓展,通过光纤、无线宽带等方式接入的电信系统,有效保证了电力信息的传递、分析、处理,实现了综合性的功能,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安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电信网络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技术的发挥;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全、信号失真、内容遗漏或网络瘫痪等问题,不利于对电力系统的服务。只有全面应用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合理发挥其功能,才能有效地服务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实时监控,全面确保电网的稳定与安全。
电力系统运行较为复杂,要想全面达到监测效果,必须要依靠稳定的硬件与简便的软件支撑。对于电力通信监测技术来说,应用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监测需要数据支撑,对接收到的相关信号和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了保证这一功能的实现,工作人员则需要建立功能强大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存储平台、分析平台等,通过不同的平台操作,保证监测的质量。软件功能是支撑平台功能的重要载体,通过软件设计,保证应用效果,实现对不同指标参数系统性的整合分析,从而达到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分析。数据库是对信息的保留,是信息存储和管理的空间,要进一步明晰各部分的关系,全面提升程序接入、应用效率。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想全面对系统进行监测,则需要通过网络监测才能完成,当前的通信监测系统是综合功能系统,其整体构成非常复杂,各种各样的设备共同作用,所以说,其硬件组成是关键,没有良好的稳定的硬件基础,很难实现远程控制。其主要包括外围站和中心站两大部分,系统还涉及到很多外部设备,各种设备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监测,保证电力稳定运行。通过基础变电站通信机房的信息收集,对电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全面的大范围数据采集,再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梳理,将整理好的数据再进行上传,到达中心站后再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了更加有效保证数据的精准与及时,各设备间还需要有一个相互联通的数据库,这样,相关的情况就能够在数据库中得以保留,系统能够异地储存和备份。值得注意的是,双机正式联通前的集群系统,其必须要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如果主机出现问题,两台服务器也能够直接进行连接,确保了数据的安全与精准。设备需有报警功能,时时处于稳定的监测中,为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电力通信监测技术要全面保证快捷、方便、及时、简单,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故障监测,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对于硬件来说,要有强大的功能性,其整体布局要科学合理,主要包括监测中心、监测站及操作终端,要综合利用好各部分的系统结构,全面发挥各自的功能,有效构成完整的监测体系,才能提升硬件功能作用。监测中心是综合业务,要全面保证设备的稳定安全,包括服务器、控制器,要有效满足远程要求,能够快速进行远程登录系统操作。监测终端是最基层的设备,其设备要保证稳定,通过OTDR、AIU、OSU 等硬件集成达到监控、预警功能。要对相关的硬件设施进行整体布置,保证发挥出硬件的功能,另外,注意各终端系统位置的布局,便于后续维护与管理。
应用软件是系统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部分,电力通信系统软件主要包含实时数据库与管理数据库两大部分。数据库各自功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具体而言,实时数据库主要是对当前在线形成的问题进行处理,使在线数据更加精准有效,管理数据库是对历史数据做好梳理,是对非实时性数据的处理,通过两种数据的处理方式,全面保证系统的整体功能性,对通信网中的各项数据均有综合的处理能力,以此,有效满足不同时期的数据需求。通过软件系统的应用,也能够对单独的某台终端进行控制与提取,能够确保单独设备采集信息的精度,以此提取设备运行参数及设备电路状态,对设备进行远程的分析。后台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终端观察,全面把握好当下存在的问题,以此,有效确保整体设备的安全稳定。软件部分需要做好语音提示的设计,进行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把握好设备的运行状态,切实提升通信网的管理能力。后台通过软件的功能,对各设备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问题,做好定位,全面保证通信网流畅。
电网运行期间,必须要全面保证稳定与安全,通过人工进行检测较为麻烦,也无法确保电网整体安全,而良好稳定的电力通信系统,则能够对电网整体运行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运行中产生的故障问题,确保能够第一时间进行修复,所以说,电信网络的稳定性对电力系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电力投入巨大,而在通信方面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电网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依靠电信网络来保障。通过电信网络的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电网中的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电力系统运行要有计划进行,通过电信监测系统能够更好地保证计划的推动与实施,电信系统全面支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形成通信组织计划,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具体说,就是能够通过电信系统的运行作业,把各个部分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各单元的资源统计与分析,以此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精准度,对整理好的信息做到全面梳理,提高了信息的应用效果。如此一来,技术人员就能够根据信息反馈做到对设备的精准监测,同时,所反馈的数据又是下一年度的参照,为后续组织计划目标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科学依据,有效保证了工作效率。
传统的人工监测无法全面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整体管理,一些数据的传递也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对设备运行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时,传统监测需要投入大量人员才能保证重点设备稳定运行,需要投入的人、财、物较大,监测数据计算存在失误,缺少精度准度,工作效率不高。但是,通过系统的电信网络监测就能够全面保证整体性、科学性,随着技术升级和优化,现阶段的系统就能够达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对设备运行存在的问题能够真实反映出来,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可靠数据。
电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较为多样,不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运行,通过电力通信监测就能够对各区域做好点位控制,把所涉及的领域均能够覆盖到,通过技术手段建立通信监测点,以此,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点位监测,确保数据快速传递,电力通信监测对任何区域、任何定点的监测均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大幅度提升了监测的功能,节省资源、提高效率。
电力通信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设计的,电力系统运行要保持连续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运行,所以说,电信通信网络及时监测、分析才是最为主要的。电力通信网设置结构复杂,要对终端设备进行问题整理,及时做好数据的采集、分析、判断,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向后台进行汇报,系统在不同角度上均能够实现及时处理,完成对不同故障的初步诊断。
电力通信监测技术不是单一的功能,需要在各个方面实现联通,以此全面保证对整体设备的监测。进行应用过程中,要能够与其他系统功能结合,这样,就能够实现功能的拓展,达到对电力系统配置、性能的全面管控。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时,界面更便捷、操作更简单,技术人员只需要学习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进行控制,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更加简化,流程更加顺畅,通过硬件、软件系统有效连接,确保了接口方式优化。
现阶段,电力通信监测技术越来越先进,从实际应用看,已经实现了综合网络管理,保证了整体系统快速运行,在当下的电网管理上属于理想型管理系统。通过对不同技术的综合利用,全面整合了技术形态,实现电力通信网全面管理。技术按一定原则做好系统设计,以相关框架结构达到相应要求,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协议、网络接口做好处理,有效满足了接入要求,其功能性更加强大,达到了设备间的互换,实现多重保护。通过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使用,极大地保证了运行的效果,电子监测技术能更理想发挥设备功能,实现了设备功能的统一,对故障点位的确定更加精准,避免电网运行事故扩大。
电网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其中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在电站内部有着大量的电气设备,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发电效果,设备主要由变压器、熔断装置、线路行装构成,要想全面保证设备的连续稳定工作,则需要对各设备进行自动监测,避免出现故障问题,通过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应用,全面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监控,把握设备的运行技术参数、是否存在异常,全面提升了自动化监控能力。
电力系统运行的环境较为复杂,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通过电信通信网的监测,能够全面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受到外界环境、操作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故障性问题,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电信网络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电力通信监测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故障进行记录分析,完成故障点位的视频记录,通过摄像头、云平台及控制器把及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传递,一般情况下,图像在信号传递中包括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种。视频记录功能对故障进行采集,形成引导,摄像头前端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对焦、光圈,全面满足不同环境下的视频记录,保证了图像的清晰性、完整性。对所采集到的视频与照片,能够通过云平台存储,后台就能够通过远程调度,达到数据图像的共享。
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远程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电力通信网巡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也会出现数据上的错误,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通过电信远程监测,就能够节省人力,全面提升监控工作效率质量,以更加科学的方式代替了人力操作。通过现场设备的监测点布局,能够对重点设备进行监测,远程控制工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现场,就能够在控制中心及时发现问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诊断,对于出现的小问题,能够通过远程指挥解决掉,避免了小问题酿成大事故。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远程监测功能更加完善,远程技术人员坐在指挥中心,就能够轻松对被控端电脑进行操作,如同坐在屏幕前一样,启动被控端电脑各程序,就能够对被控终端的电脑文件资料进行操作,极大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精准度。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在电力通信网应用较为广泛,当下的远程监控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形成了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性监测,发电站作为远端,其设备运行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体,需要通过对发电站信息和数据及时传递,远程监测通过全面保证传输效果,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后台操作,把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应用到电站管理各项工作,全面实现远程监控、测量及信息传递,确保了管理的统筹。发电站运行的好坏,影响到电网的运行,发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后台需要全面把握前端情况,才能保证整体调度与指挥,合理分配电能,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信息的共享,能够快速解决故障,确保电网安全。
电力通信网智能性较强,其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网络连接,才能发挥更加强大的功能,也就是说,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的故障,检测系统发现问题后,就需要通过稳定的电信网络进行故障问题传输,通过协议及联网系统进行快速预警,这是最为重要的功能,体现了综合性和智能性特征。发现了问题后,能够迅速地与后台的控制中心进行连接,及时为后台提供相关的数据与图像,为设备快速修复提供保障。快速的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小的问题,避免出现电力系统大面积瘫痪。联网预警系统必须要有强大的信号覆盖,前端的传感器设施对故障点位进行感应,达到预警作用。
技术不断进步,逐步完善了不合理的部分,当前的通信管理系统是通信业务的主要支持,通过系统的运行,全面保证了整体效果与质量。目前按照传输网支撑七大类业务板块看,能够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确保了工作的效能。七大板块包括继电保护业务、安全自动装置业务、调度自动化业务、调度电话业务、电视电话会议业务、综合数据网业务和行政电话业务,各板块间相互联系、相互控制,形成一个整体的智能化网络。通过智能监测技术的使用,极大地保证了业务控制能力,达到了对系统中各种业务模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对于单一的业务,系统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协议,全面确保了复杂空间的不确定性业务,利用提供的自定义类型做好系统的整体性维护,有效确保了功能发挥。通过通信管理系统的模式设计,也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以此,保证了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根据不同的要素分开管理,保证了监测工作的精确性。系统的局限性也在运行中有所体现,就目前看,其局限性主要是网络管理的传输活动,对传输网保护局限体现在主备通道上,维持SNCP 保护关系层面中,其他方面的保护还不足。对于一些不支持数据的设备,还是要利用人工来完成,会存在数据上的失误或丢失,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接入装置,保证各设备系统的连接效果,切实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网能够全面保证电网运行,要全面建立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系统,有效保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电信网络是运行关键,电网运行中的电力通信监测技术有着重要作用,要不断创新技术形态,全面提高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应用效果,推动我国电力通信事业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