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维丽(白银市平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今,高血压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源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由此高血压早已被列为慢性疾病管理行列,尤其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在病情控制期间,要求患者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然而,患者因自身知识的匮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往往未严格按照医嘱规范自身行为与习惯,病情反反复复,不利于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做好高血压健康宣教工作,可从如下几点着手。
1.疾病知识宣教
首先,引导大众正确理解高血压的定义。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上肢血压,当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 毫米汞柱考虑为高血压。其中,高血压主要分为3 种情况:(1)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且舒张压≥90 毫米汞柱;(2)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且舒张压<90 毫米汞柱;(3)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且舒张压≥90 毫米汞柱。
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然而中国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没有任何改变,所以现阶段我国依然沿用140/90 的标准。同时,将高血压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危害、治疗必要性等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并引导其积极防控高血压各种危险因素。例如,体重控制。告知患者体重指数尽量控制在20~24 千克/米,专家认为22 千克/米是最佳体重指数;膳食结构更改,对饮酒进行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建议男性<25克/日,女性<15 克/日),戒烟;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充足睡眠与良好情绪。
2.饮食宣教
讲解相关营养知识,指导家属为患者合理搭配营养食材。饮食上应多食禽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例如,每天食用400~500 克新鲜蔬菜,1~2 个水果。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可选择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包括苹果、猕猴桃、草莓、梨、柚子等。在日常饮食中,患者需要注意细嚼慢咽,保持少食多餐;要注意忌口,尽量少食或不食肥甘、辛辣等食物;尽早戒除吸烟、饮酒等不健康习惯。
3.心理宣教
因为各种压力的叠加影响,高血压患者会产生程度各异的负性心理状态。同时其面临的主要压力不外乎长期用药,担心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担心医疗费用支出过多等等,心理情绪较为低落。对于上述问题,结合患者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情志调节措施,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并结合患者心态进行疏导。主动亲近高血压患者,亲切交谈,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感情,以提高其依从性。同时在沟通中引导患者排解不良情绪,针对很多患者存在的孤僻、抑郁、消极等不良情绪,通过列举正面案例的方式,对其心理予以及时疏导,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注意有意识地加强自我情绪控制。患者在心情低落时可以多想一些开心、有趣的事,或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收听音乐戏曲等,从而有效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4.运动宣教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其健康情况,在有益于患者健康的前提下,给予人性化指导。如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高血压患者可以保持每日有规律地做一些轻度运动,诸如打太极拳、散步、老年养生操等,一方面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丰富生活内容,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缓解血压。值得注意的是,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往往处于较高水平,也是各种心血管事件高峰时期,所以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同时,正式运动前应开展10 分钟的热身或放松运动,预防突然剧烈运动诱发心血管疾病爆发。
5.药物宣教
高血压临床治疗,服药规范与否,不仅关系到血压控制成果,同时也关系到疾病的进展。这就需要通过集体讲授、示范的方式,针对患者系统强调临床治疗、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并教授患者在生活中进行血压监测、用药控制、自我管理的具体内容,让患者意识到只要治疗规范,生活方式良好,高血压症状就能够得以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向患者讲解擅自减量、加量、停药的危害性,要让患者意识到上述行为会引发血压忽高忽低现象,导致更为严重的血管损伤情况发生。同时教授患者记录服药日记,设置用药提醒的具体方法,以此来提升患者用药的规范性。
健康宣教工作是慢性疾病干预期间非常重要的护理环节,同时也是社区慢性疾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满足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需求,采取多种途径的健康宣教,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促使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强化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优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