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5 13:00史存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管理工作

史存霞

东营筑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00

基于减少能耗、成本投入及工期的总体要求,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模式、步骤和方法进行探究,将技术与管理工作相互联系在一起,能够减轻工程建设负担,也易于在技术提供、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起到较好的影响效果。因此,应分别细化技术应用、人员及设备管理要求,按照项目建设的整体工作计划和各企业单位实际的需求,合理进行工作安排,以期提高项目建设的整体收益。

1 技术特点

1.1 保障工程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拥有工序清晰、标准化程度强的特点,同时也不易受到作业方式等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也能满足现今阶段的不同需求。除此之外,此种工程施工技术,还具有开放、工序简单的特点,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既能够通过预先制作结构的方式,降低具体工序条件下所投入的时间,又能够在结构件生产中通过对混凝土浇筑和预制件安装的控制,解决传统施工方式下的种种弊端问题。比如,在项目建设初期阶段,找准不同预制件的制作要求,对管理方案和施工技术加以转变,并协调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可以在搭建预制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工程质量。除此之外,此种项目建设方式,让企业单位得以充分利用施工场地、设备及人员等资源,帮助企业单位节约成本,也能从技术应用和管理工作落实中,减少外墙渗水等通病问题的发生[1]。

1.2 降低建设成本

不断地进行循环作业,强化每个工序条件下的要求,在工期内保障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第二大优势。同时,因为这种施工方式主要分为预制件制作、组装、施工三大流程,与传统施工方式项目,增加了项目建设工作的可控性,也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了解不同工序下的技术特点,大大降低人力、物料的成本支出,也实现了技术和管理工作相互融合的整体工作目标。其次,从数字管理技术的应用中进行碰撞分析,可以减少常见技术性问题的产生,将此种技术与工程管理、管线布置相互结合,有利于通过可视化方式对不同的布管方案进行模拟,大大提高整个工具的应用价值,优化现有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减少事故、施工及管理问题的发生[2]。比如,运用BIM管理技术辅助整个工作的进行,可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根据施工信息进行动态化、一体化的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管理问题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最终通过优化方案、减少预制件制作成本、缩减施工现场作业量的方式,达成控制成本这一目标。

2 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

2.1 把控工程设计

灵活地进行工程设计,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对工程设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可以满足施工单位的综合效益需求。同时,工程设计方案是把握结构件型号等建筑信息的依据,应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体现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和改变相关建筑信息,以此缩减建筑施工的周期,提高工程设计工作的精细度[3]。具体而言应该遵循以下几个要求进行工程设计:(1)把握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结构件的型号,令整个设计方案具有建筑信息清晰、标准化程度强的特点;(2)把握结构件的连接设计工作,减少工程建设期间,因操作变化而对整个工作带来的客观影响;(3)基于实际作业方式,严格遵循项目设计要求,达到提高结构稳定性的目标,满足现今阶段不同的使用需求。

2.2 技术的融合应用要求

以BIM技术提供数据平台为条件,对各个工序下的建筑施工信息进行深度模拟,有利于对质量、建筑信息、成本和地下管网布置进行模拟,共同对整个项目建设工作带来增益影响。因此,应用此项技术时,需要重视以下几点要求:(1)根据拟定的设计方案,录入建筑信息,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模拟,提高整个工作的精细化程度;(2)根据模拟后的碰撞系数,精心组织施工计划,确保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3)以成本、进度和现场管理为方向,利用BIM技术提供的管理功能,公布每个工序下的注意事项和具体作业信息,对关键施工节点进行把控。由此可见,依靠技术对组织管理计划的工作方式,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沟通、协同和管理落实三大方面,容易把控项目建设工作的整体方向外,还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基于项目建设信息,配合不同预制件制作、安装要求,减少误工等问题的产生,达到项目建设单位的整体要求。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3.1 在预制管理中的问题

在预制件制作过程中,如若出现拼接、浇筑失误,将导致整个工作流程和预制件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深究原因,其往往出现在技术层面,诸如确定安装位置和施工参数等工作内容,都会引起结构件松紧度的变化。此外,一旦不能按照混凝土振捣的要求,制定工作步骤,也将导致混凝土厚度、强度出现变化,导致工程建设任务出现延期,也将引起坐浆层变薄这一现象。此外,在管理层面常见的工作问题,往往体现在制定考核标准和落实质量检测任务两大方面。比如,管理人员对浇筑过程的管控力度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再比如,在模板清理、固定过程中,由于放线位置不准确,造成施工任务的增加[4]。

3.2 在预制构件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预制件的施工管理工作,应基于整体施工质量进行,这就离不开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对相关设备的调配,如若无法根据整体目标确定预制件的运输、吊装地点,那么将提升实际管理成本,造成建筑质量下降,也容易引起机械设备的损耗。除此之外,还将引起现场人员作业和施工质量出现变化,更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考评标准,应对实际施工中钢筋捆扎、预埋件安装等问题[5]。

3.3 在现场运输管理中的问题

从工期和成本投入两大方面看,运输管理工作其实是运输线路的规划,以及对结构件的保护。如若在此环节出现管理问题,那么就难于加强特定条件下的管理效果,引起作业空间的变化,也会在后续的环节中导致质量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难以利用对路线和结构件摆放的规划,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指导,更无法采取接近目标管理方法的工作模式,提高整个工作的成效。

3.4 在预制件固定管理中的问题

为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应保持管理工作的高度统一,然而在预制件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预留位置不符合标准、组装过程支撑不牢固等问题。此类流程性问题,往往难于在管理工作中落实,也就无从落实各项管理要求,这种弊端情况让施工建设工作的质量和进度都难以得到保证。以预制阳台和飘窗的固定为例,从工作流程上看,整个工序需要大量人员的配合,这就容易导致漏工、差工问题,引起模板支撑强度的变化,最终无法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定,增加项目建设工作的整体不确定性[6]。

3.5 在预制件吊装管理中的问题

吊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定位吊点,对预制件进行校正两大方面,两者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速度,如若起吊位置选择不当,将致使钢筋碰撞等作业问题的发生,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也难于对偏差后的模板进行校正,增加施工作业的难度以及提高成本损耗。

4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4.1 在结构件预制管理中的应用

依据预制件制作流程和相关建筑信息,逐步完善管理放置,按照步骤制定实际考核与执行机制,可以缩减工期,也能够确保预制件制作、安装的施工关系稳定。同时,根据模板清理、固定、预埋件安装和浇筑过程的实际要求,依据其中的注意事项,持续提升每个流程的质量,并根据人员操作情况,将其纳入考核,有利于从管理工作上确保每个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从制度上保障了企业单位的经济收益,从执行上提高了整个管理工作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多方位管理,让预制件制作工作的效益更高、效率更强[7]。

具体制作流程如下:(1)清理模板,减少杂质,确保后续安装的效果;(2)明确钢筋笼的参数信息,根据整体要求,对套筒续接器的合理性加以发展分析,以此来解决预制件制作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3)根据整体方案,组织现场人员安装预埋件,这是提高结构稳固性、避免漏、渗水问题的关键,应该从实际使用效果出发,严格控制此环节的步骤和操作顺序;(4)严控砂石、颗粒的大小,对混凝土强度质量进行检测,以此提升灌浆和浇筑的效果,这是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还需对混凝土养护等工作的内容、周期加以明确,帮助相关操作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具体的事项和要点,通过对温度、适度的控制,完成预制件的制作。

4.2 在预制构件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对预制构件制作的管理,更离不开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支持,应重视不同预制件制作的要求和注意实行,同样必须对预制梁、预制墙板等预制结构施工的步骤展开研究,组织现场人员安装和施工,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制度以降低诸多问题对固定、钢筋捆扎、预埋件安装的影响,以此增加工作流程的完整度,为预制面、预制墙板施工等工序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管理步骤如下:(1)在预制梁、墙板、阳台等施工作业期间,首先清理模板表面垃圾,其次进行捆扎钢筋操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人为操作诱发的问题;(2)在钢筋捆扎及入模后,应依据实际吊装方式和实际规格,对预制件进行预埋和浇筑处理,此阶段的成本投入较大,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明确方法,避免出现误工等问题;(3)制定具体的施工标准以及考核制度,量化清理、钢筋捆扎和入模等流程的考核标准,确保上述基本施工要素得到落实,也能够对现场作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4)在预制面砖制作和施工建设期间,为确保预制结构的稳定,还应利用分隔条对预制面砖体结构进行分割处理,从而缩减工期,落实施工建设的各项要求,对施工管理工作,产生更多的增益作用。

4.3 在现场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自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出现以来,施工单位往往在制作、运输及吊装三个方面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预制件制作与施工作业现场分离,从而导致运输管理工作的组织、执行出现困难。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下预制件运输所面临的问题,将管理重点落实在预制件质量检查、现场施工监督以及对结构抗震性、稳定性的检查方面,只有严格按照上述三项工作的要求,对各项标准和要求进行整合,才能确保管理范围内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成效。除此之外,由于施工现场的人员复杂,带来了更加频繁的人员流动,为确保每项管理工作的落实,以及对不同工序的施工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管理人员应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增加质量、人员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快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组织,在预制件运输、吊装使用上,凭借灵活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量化管理措施,增加施工现场的可控性。

4.4 在预制件固定中的管理应用

在项目建设的中期阶段,首先应基于不同预制件的固定要求,从强度、抗震性的角度出发,对螺栓零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进行管控,通过明确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落实方案的方式,减少施工现场出现安全及技术问题的概率。同时,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快速发展、迭代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单位在工作管理中,难以明确标准,容易导致预制件固定稳固度、抗震性不足的现象产生,如若不加以重视,那么将对后续施工方案的实施,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如何根据实际要求和预制件连接施工技术,避免整个工作陷入困境之中,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1)检查预留板筋和螺栓之间的关系,协调预留板筋嵌入墙体的距离,组织施工活动的同时,配置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程度地保障工程质量;(2)明确预制结构的中心放置点,通过控制安装和固定方式的方法,避免出现结构抗震能力不足这一问题;(3)充分利用人员和场地,在预制叠合板安装中,明确作业层的标准,从管理层面对技术应用问题进行控制,以确保叠合板方向、距离符合标准,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发生。

4.5 在预制件吊装管理中的应用

吊装管理工作的进行,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度,如何依据设计图纸,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是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出第一项要求。为了减少本工序对现场作业安全的影响,可以将管理中心落于人员、设备及吊装规划三大方面。首先,为确保吊装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应依据吊装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确立流程和工作方案,从制度层面逐步完善本工序下的难点问题。其次,应按要求对高空作业人员加以审核,避免出现技术性问题,也简化进行施工作业指导的难度。再次,还应对实际吊装方式进行规划,根据周边位置情况,对预制件的吊装数量、吊装方式以及横纵向移动速度进行把控,达到预制件和附墙杆件精准连接的目标。最后,设计一定的辅助措施方案,应对施工作业现场的突发情况,是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不仅有助于实现预制件和附件的精准连接,还能确保施工作业的效率稳定,最终达到缩减工程作业周期,维持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的目标。

5 结束语

较传统施工方法而言,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流程简单,可量化的标准较多,易于在条件复杂的情境中使用。同时,为提高施工管理效果,还需要从具体的施工技术层面,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要求和控制要素展开分析,避免出现密集型技术问题,导致劳动成本、施工成本的上升。其次,从预制件制作、安装的角度研究施工管理问题,应将工作重心落于工期和成本投入两大方面,配合对预制件运输、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管理,可以极大程度上杜绝技术风险,减少因技术、施工问题导致的工作变化,最终在预制件生产、制作、吊装中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维持工作现场的稳定。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管理工作
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大型设备吊装区域地下管道保护方法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