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中远程通信技术运用分析

2022-11-25 11:58:26贾蕾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基准点监测点远程

贾蕾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308

0 引言

远程通信技术是实现地铁轨道监测的关键,需要围绕远程通信技术构建监测点,对隧道进行全面监测,使隧道环境得到合理运用,防止地铁运用过程中发生问题。地铁运行环境下,隧道具有较大的长度,需要对隧道监测过程引起重视,降低外界环境对隧道的影响,提高对隧道监测的针对性,使隧道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对于地铁隧道而言,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使用非常重要,需要对监测方法引起重视,降低不利因素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确保检测系统能够顺利实现。

1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中远程通信技术概述

地铁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严格地监测,确保隧道环境不会对地铁运行造成影响。地铁隧道监测应采用专业化的监测系统,例如将BAS系统引入监测环境中,实现地铁隧道的自动化监测。远程通信技术在隧道监测中是不可或缺的,能够提高远程控制的灵活性,使监测系统具有稳定的通信状态,保证监测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使远程通信技术能够发挥作用。远程通信技术需要基于网络进行构建,使隧道监测数据能够稳定传输,便于对通信状态进行控制。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可以传输监控指令,提高地铁隧道控制的稳定性,构建完善的隧道环境。远程通信技术需要借助控制计算机来实现,其将监测到的数据返回给控制中心,保证地铁隧道监测数据得到快速处理,以提高监测系统控制的有效性[1]。

2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中远程通信技术运用

2.1 远程通信BAS系统

施工单位是远程通信技术运用的重要承担者,在做法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即保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远程通信系统是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合理地设计BAS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单位还需要对远程通信系统进行详细考量,全面参与到施工设计中来,例如可以采用集散式的隧道监测形式,使系统设计过程更加完善;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防止远程通信过程发生问题;需要注重系统框架的设计,确保框架内容的完整性,使框架的执行具有可行性,保障远程通信BAS系统能够顺利构建。

BAS系统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的关键,施工单位需要确保该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采用规范化的设计形式,使线路之间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使地铁隧道能够得到全面监测。该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方式,能够对隧道状态进行持续化的监测和管理,保障地铁能够顺利地运用。分散控制是实现集成管理的关键,应对分散控制方法引起重视,使监测系统各部分控制能够集成起来,以降低系统控制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系统控制的联动效果。该系统需要运用远程通信技术,使监测信息能够进行共享,使设备之间能够实现联动控制,保证系统通信状态的稳定性;需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并应做好系统的监测调试工作,使系统具有完善的控制程序,以保障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2]。

BAS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作为构架,包括中央管理层、车站监控层、现场控制层等,因此应确保各个层次能够稳定地工作,保障系统运行的状态。在地铁轨道监测系统中,各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使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监测系统宜采用实时控制模式,因此应重视通信技术的应用,以打造可靠的通信接口,保障通信控制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通信控制过程中,需要注重综合化集成系统的组件,为远程通信技术提供输送平台,保证远程通信控制的效果。远程通信控制有助于自动化监测的实现,因此应注重BAS系统的实现,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集成化的开发,保障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2 监控状态

地铁自动化监测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监控状态,能够准确地对隧道环境进行监测与判断,对交通运行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性。隧道交通具有较多的监控指标,因此需要采用稳定的监控方式,由系统对监控状态进行判断,保证监控状态的稳定性。地铁隧道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注重整体监控方案的制定,并通过环境来配合地铁的启停控制,并合理对其启停控制进行施工,消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如通风、温度等,能够提高地铁整体环境的舒适度,使地铁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让监测系统发挥出最大化作用。在地铁轨道的监控过程中,需要对车站的环境参数进行统计,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使监控状态能够得到全面把控。而在BAS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对监控状态进行汇总,进而掌握隧道环境的变化趋势,保障地铁能够正常运营。

2.3 远程启停区域

地铁隧道环境中,需要注重对远程启停区域的监测,保证地铁可以安全控制启停,使其能够按照顺序启动。远程启停区域需要注重机电设备的监控,即通过BAS控制命令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地铁启停的制动效率,并对地铁启停控制进行精准判断。地铁启停区域具有较多的工作站,需要注重启停控制盘的把控,以对地铁的启停状态进行自动判断,保障汽车运行状态的稳定性。远程启停区域应采用自动监测的方式,对监测状态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地铁能够顺利地完成启停操作。远程启停区域需要控制的内容较多,施工单位需要确定地铁位置,使其能够停在指定的位置,以保障地铁启停控制的严格性。BAS系统还需要具有防阻塞功能,对地铁的头部信息进行判断,防止远程区域出现不可控的状态,而且在远程启停过程中需要做好防火排烟控制,使远程启停区域能够处于通畅的状态,以保障其能够得到有效监测[3]。

2.4 联锁保护控制

地铁运行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联锁保护装置进行安装,使地铁能够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避免地铁运行过程中发生风险。在联锁控制的作用下,其能够对地铁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状况。为了确保联锁控制的实现,需要对隧道环境进行严格监测,确保监测信息能够进行远程传递,使地铁能够迅速进入联锁保护状态,排除地铁的运行风险问题。大功率设备运行具有一定的延时,需要克服延时对联锁保护的阻碍,确保执行机构能够立即制动,使联锁保护能够被规范化执行。由于采用远程控制方式,需要对网络通信的延时进行控制,例如将延时控制在0.1ms以内。在远程通信技术下,需要确保执行机构能够迅速响应,保证地铁具有完善的运行状态,使联锁保护具有良好的制动机制,提高制动控制效果的稳定性。联锁保护是应对故障问题的关键,需要实时对地铁状态进行判断,严格地控制列车状态。

2.5 监测网的布置

隧道是地铁运行的重要控件,施工单位需要在隧道中布置监测点,对其进行全面监测。布置监测点时,不能对地铁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确保监测精度能够优于1m,以确保监测布点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需要注重监测基准点的布置,每50m需要布置4~8个基准点,对隧道周边情况进行监测。每个测量断面需要设置4个基准点,提高监测网络的纵面监测效果,使各个监测点之间能够稳定工作。各个监测点之间需能够进行网络通信,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实现各个监测点信息的汇总,提高监测方法控制的有效性。监测网的布置将会对通信状态造成影响,当监测点的数量较多时,将会影响到通信控制的速度,导致监测系统需要汇总的信息量增加,将会影响通信功能的正常实现。对于关键的监测部位,需要适当地增加监测点的数量,为地铁隧道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监测网布置的合理性[4]。

2.6 通信模块的构建

在地铁隧道监测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地对通信模块进行安装,使监测点之间能够正常进行通信,避免通信过程受到影响。通信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确保模块之间能够正常联系,保障通信方法的合理性,使通信模块能够稳定运行。通信线路铺设具体做法如下:①需要确保通信方式的扩展性,随着地铁隧道监测点的增加,既要避免对原有的通信状态造成影响,同时又要确保新建监测点的接入,提高监测控制的效果;②需要确保通信系统易于维修,能够精准地确定故障状态,并且降低通信故障的发生频率,因为通信模块是实现远程通信的核心,需要做好地铁内线路的铺设,确保各个通信模块间能够稳定工作。

远程通信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注重解调设备的使用,采用GPRS无线通信方式,使数据能够精准地传输,确保通信模块运行的稳定性。在通信模块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高频率传输,使通信控制能够得到远程支持,保证远程通信技术得到有效运用。远程通信需要借助发射器和接收器来实现,还要克服空间对数据传输的局限性,使传输距离能够达到几百到上千米,以实现良好的远程通信效果。远程通信对功率的消耗较大,需要采用大容量的电源,以此来满足远程通信的需求,确保通信过程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保证数据得到可靠传输。GPRS是重要的远程通信模块,但要注重串口之间的连接,使通信网络能够连接监测中心,使通信模块能够围绕监测系统展开构建,提高通信模块的控制效果。

2.7 监测内容与方法

2.7.1 垂直位移监测

垂直位移是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利用这个指标,能够分析隧道的垂直受力,对隧道的变形趋势进行判断,便于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垂直位移监测需要采用精密测量的方式,并结合隧道的自身特性展开分析,使其监测能够符合精度要求。 垂直位移测量需要确定基准点,以基准点作为监测的依据,即将基准点布置在变形区80~120m上,提高变形区测量的精准化程度。监测点与基坑边线距离应控制在10~20m之间,确保监测点布置的合理性。监测点需要借助电子水准仪进行分析,即将仪器布置在监测点上对垂直位移情况进行监测,进而得到各个监测点的高程。通过高程变化情况可以对沉降量进行分析,使高程变化能够得到明显对比,保证高程计算的可靠性,同时使沉降量得到合理统计[5]。

2.7.2 水平位移监测

地铁隧道有时会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需要通过检测点对隧道水平位移情况展开分析,提高分析的深入性。在分析水平位移的过程中,需要对控制网进行测量,同时在变形区域外布置基准点,这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水平位移展开了分析,保障了水平位移分析的效率。基准点是分析隧道水平位移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基准点,以保证基准点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基准点分析不可靠的情况,有助于基准点位移量的确定。水平位移监测同样需要应用到水准仪,即根据监测点的布置,对隧道的水平位移情况展开分析,进而确保隧道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提高水平位移分析的严谨性,保障隧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良好的水平位移关系,避免其在隧道上发生累积。

2.7.3 断面变形监测

地铁隧道存在断面变形的情况,需要做好断面变形的监测工作,即对断面展开细致化的分析,提高断面的处理效率,使断面变形分析得到有序展开。断面监测需要应用免棱镜全站仪对断面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采集,以便于了解断面数据的变化情况。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断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一次监测,使断面数据分析更加透彻,同时应确定断面的分析状态,确保地铁隧道具有良好的断面。隧道断面情况应采用程序进行分析,即将不符合监测要求的数据剔除掉,从而通过有效数据对断面进行分析。在断面变形监测过程,能够对断面变形情况展开计算,明确其形变程度。为了提高断面监测的准确性,可以采用360°连续采样方式,并且可以增加采样点的数量,以更好地确定局部变形情况,保障断面变形监测的效果。

2.7.4 收敛监测

在地铁隧道分析过程中,需要注重收敛监测的运用,即在隧道的两侧张贴反射片,以确定信号的空间长度。而且,可以采用极坐标法确定空间的长度,对隧道的收敛性进行分析,使隧道具有良好的收敛条件,并对隧道环境进行严格评判,避免隧道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收敛监测是确定隧道变形的重要方法,需要注重监测系统的运用,对隧道环境进行严格分析,使隧道整体能够符合收敛性要求,进而对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判断。

2.7.5 裂缝和渗漏监测

裂缝和渗漏是地铁隧道的常见问题,因此应做好隧道的监测工作,防止隧道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监测点应布置在问题易发区域,并且需要采取实时监测的方式,使风险点能够得到及时排查,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现场勘查是实现隧道监测的重要手段,需要详细记录裂缝情况,并采集风险易发点的数据,通过远程通信技术构建监测数据与监测系统之间的联系,以便于确定隧道泄漏情况。同时,还应确定数据来源,能够根据数据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对裂缝及渗透问题及时展开修复,将问题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隧道问题处理的效率。裂缝和渗透监测应注重实时性,应将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提高对地铁隧道的整体监测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隧道是运行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隧道的长度加长,在监测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监测控制易于实现,应采用规范化的控制方式,使隧道监测能够顺利开展。远程通信技术属于关键的技术组成,需要明确技术组成形式,将远程通信技术应用在监测系统中,使监测控制系统得到有效统合,提高技术运用方法的合理性。监测系统是实现地铁运营的重要手段,需要对地铁隧道环境进行全面监测,保障地铁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和安全地运行。

猜你喜欢
基准点监测点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8:38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煤气与热力(2022年4期)2022-05-23 12:44:56
建筑日照设计中基准点相关问题的探讨
华中建筑(2022年4期)2022-04-14 07:50:52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18
地铁隧道自由设站变形监测基准网稳定性检验
现代测绘(2021年1期)2021-04-28 10:19:56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水电站设计(2020年4期)2020-07-16 08:23:48
远程诈骗
学生天地(2018年19期)2018-09-07 07:06:30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GPS网中基准点的数量及位置分布对精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