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红(辽宁省阜蒙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阜新 123100)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危害较大,蛋鸡感染后,产蛋下降,蛋品质变差,产软壳蛋、破壳蛋的概率分别为15%和35%。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与营养摄入不均衡、饲料霉变、胃肠道炎症及其他病理因素有关,孵化器温度过高也容易使蛋鸡发生热应激而导致产蛋下降综合征[1]。养殖户需要了解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相关防治知识,在养殖过程中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发病率,促进蛋鸡产业健康发展。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体为禽类腺病毒,从不同地区采集的病料分离获得的毒株均为同一血清型。该病毒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酸、碱均有一定的耐受性,可在pH值3~10的环境下正常存活。该病毒耐高热,56℃ 180 min或60℃30 min才能灭活。禽类腺病毒对戊二醛或甲醛高度敏感,但对乙醚和氯仿具有一定抵抗力。
该病原体除了感染蛋鸡外,在火鸡、鹅、鸭血液中易发生凝集,但在牛、羊、猪等哺乳动物血液中未出现凝集反应。蛋鸡、鹅、鸭均为禽类腺病毒的自然宿主。
蛋鸡、肉鸡、珍珠鸡、火鸡、鹅、鸭和野鸭均可感染禽类腺病毒。不同日龄蛋鸡均可感染,感染后典型症状主要为产软壳蛋。性成熟后在环境和激素作用下,病毒可侵袭生殖系统。不同品系的蛋鸡感染后症状不一。褐壳蛋鸡发病率高于白壳蛋鸡。幼龄鸡感染后无典型症状。
感染禽类腺病毒的病鸡和带毒禽类。
禽类腺病毒主要存活在蛋鸡肠道、输卵管和泄殖腔内,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禽类腺病毒还可通过水平途径传播,如饲料、饮水、料槽、饮水器和垫草等被病毒污染后可感染健康鸡只。水平传播速度慢,具有间断性,感染概率低于垂直传播。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可全年发病,在蛋鸡26~45周龄产蛋高峰期时出现典型症状,产蛋量显著下降,并产畸形蛋,持续42~70 d。
禽类腺病毒的潜伏期为5~7 d,蛋鸡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此时采集蛋鸡血液分离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为阴性。随着病情发展,腺病毒在成年蛋鸡生殖系统内大量繁殖,病鸡出现呼吸不畅及嗜睡的症状,还会突然出现水样腹泻,粪便颜色为青绿色。病鸡性成熟后,产蛋率明显下降,多数病鸡的产蛋数量会下降约25%,病情严重的产蛋数量下降50%,持续28~70 d,最终导致蛋鸡产蛋期缩短[2]。禽类腺病毒虽会侵害蛋鸡生殖系统,但死亡率极低,只有饲养环境恶劣或蛋鸡体质较弱,并发其他疾病时才会出现死亡,死亡率在2%~3%。
病变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病鸡输卵管、子宫和子宫黏膜发生水肿。输卵管周边血管出现套管,严重者出现萎缩,子宫腔内充满变性坏死的上皮细胞,部分蛋鸡子宫腔内可见干酪样坏死物,病变组织呈白色。卵巢停止发育,体积变大。病鸡脾脏红肿,有少许增生。
实验前准备1%鸡红细胞悬液,配置4HA和8HA单位抗原。在微量血凝板第1个孔内加入50 μL的8HA单位抗原,第2~11个孔内分别加入50 μL的4HA单位抗原,第12个孔为阴性对照孔,添加50 μL生理盐水。将待检病鸡的血清加入到第1个孔内,混匀后,吸取50 μL的混合液至第2个孔,按这样操作直至稀释到第10个孔,在第10孔内吸取50 μL混匀,第11个孔作为抗原对照孔,每个孔加入先前配好的1%鸡红细胞悬液,加入量为50 μL/孔,混匀后置于25℃条件下反应25 min,观察结果。HI价≤2 log2为阴性,若HI价=3 log2为可疑,HI价≥4 log2为阳性。
黄芩6 g、黄连6 g、黄柏6 g、双花6 g、大青叶6 g、板蓝根6 g、白药子6 g、黄药子6 g、甘草10 g,煎汤,熬制后去渣,每100只蛋鸡服用1次方剂,同时增加日粮中蛋白质摄入量,连续用药10 d后,蛋鸡产蛋下降情况会得到缓解。
利用乳酸环丙沙星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每50 kg水中加入1 g药物,自由饮用,连续饮水3~5 d;该药也可拌料使用,使用剂量为每25 kg饲料中添加1 g药物,每天采食1次,连续服用3~5 d。若蛋鸡腹泻严重,可在鸡群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爱乐维,连续饮用4 d,补充病鸡体内电解质,促进体液平衡。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最有效的防治方式为接种疫苗,在蛋鸡开产前14~28 d可接种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每只蛋鸡接种量50 μL。疫苗免疫期为12个月。
一是严禁饲喂霉变饲料,确保蛋鸡食用健康;二是适量补充维生素,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B,促进消化道黏膜和生殖系统黏膜健康,预防输卵管炎和结膜炎等[3],合理添加叶酸能预防贫血,促进血液红细胞形成,添加适量维生素B12能增强蛋鸡免疫系统功能,维生素E可增强蛋鸡免疫水平;三是定时定量饲喂,养成良好、稳定的采食习惯,蛋鸡开产前可采用少喂勤添的方式,保障其日常营养。
合理控制温度,蛋鸡适宜的生产温度为22℃,若温度过低会增加饲料消耗,温度过高会影响蛋鸡产量。定时通风,通风换气可保持舍内合理的温湿度,同时降低有毒有害物含量。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受环境、营养、应激和蛋鸡自身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做好环境消毒、保暖管理,保证基础日粮中的营养均衡,减少噪音、有毒气体、气温骤变等应激刺激。其次,及时淘汰病鸡,不留病鸡作种鸡。再次,需要做好分群饲养,切勿串舍或不同禽类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