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具东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甘肃 静宁)
“3+1+2”高考模式与传统高考模式在细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传统的高考模式以文理分科为基础,文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等副科,而理科除了主要课程与前者相同之外,还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3+1+2”高考模式取消了文理分科,这也使得高中选课走班教育应运而生,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
虽然“3+1+2”高考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传统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3+1+2”高考模式伴随着高中选课走班教育,由于其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其不够适应。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如今很多高中都缺乏对选课走班教育的具体规划。因为选课走班要求学校将某科分为不同程度的课程,让学生自主对其进行选择,这本身有利于对多元化的人才进行培养,避免学生因墨守成规的学习而成为考试机器,但是这种模式增加了学校规划的难度。选课既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在新高考模式下,学校必须因材施教,在课程资源及课程结构方面作出相应变化,而不能应用传统的课程结构。对于学校来说,如果其不能提供各类课程,就很难结合选课走班的教育模式完成课程方面的建设,很难达到选课走班教育教学的要求。
在“3+1+2”高考模式下,选课走班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这一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不能只开展基础课程的教学,而必须对深层次选课走班中的不同课程进行适应,这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意识不能达到选课走班的具体要求,那么也就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高中很多教师都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时代成长起来的教育工作者,由于习惯了通过考试而获取学历,因此其教学思想往往较为僵化,认为学生只需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算完成了任务,殊不知,很多学生仅仅是死记硬背课程内容,并不具备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未来只能成为考试机器,不具备真才实学,或者说其学习的过程对现实毫无益处,也毫无意义。教师如果能力不足、意识不足,思想迂腐,自然就不能满足对选课走班的创新性要求。
为了深层次推行选课走班教育模式,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走班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向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置教学活动,能力不足也会制约模式的推进。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学科知识,分析不同的学生类型。此外,教师还必须充分了解“3+1+2”高考模式以及选课走班教育模式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及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3+1+2”高考模式既提高了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在选课走班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模式还是在考试模式方面都与以往存在较大的区别。学生由于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学习,因此他们有了更多对时间进行自由支配的权利。每个学生所选的课程和学科都存在差异,学校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排名,学习成绩好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完全处于同一序列,一些习惯了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失去了优越感,导致他们不愿意再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一些学生虽然选择了自己想学的内容,但由于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往往无法更好地对自己进行管理,尤其是在缺乏教师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学生的自主性较差、独立性较弱,很难更好地对自己负责,这也直接影响了选课走班教育模式的普及与推广。
“3+1+2”高考模式相较于传统高考模式有一定的优越性。应试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很多人都发现传统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习惯了墨守成规,以分数为重,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因此,“3+1+2”高考模式应运而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创新性。为了在“3+1+2”高考模式下更好地完善选课走班教育模式,学校必须发挥自身作用,诠释其存在的价值,学校领导不能空喊口号搞形式主义,而要积极制定管理制度。开十次夸夸其谈的形式主义会议都没有一次实践重要,学校领导应通过实践明确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给予教师强有力的教学支持。为了避免选课走班教育模式流于形式,学校可以选派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多个不同的指导主体,从而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在以往的情况下,辅导员是大学的专属,但是在如今的高中,为了确保选课走班教育的开展质量,必须设立学生辅导员,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引导。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选课走班教育模式得以顺利推行,学校可以制定试读制度。所谓试读制度也就是给选课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适应学科,如果一段时间后学生仍然无法适应所选学科,就需要让其重新选择学科。在试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教师的上课方式以及课程内容,进而考虑自己的特长是否与所选课程完全相关。
最后,无论是“3+1+2”高考模式还是选课走班模式,都属于创新的问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保证教育模式的顺利推广,学校应建立教学应急机制,提高教师对选课走班问题的应对能力,加强学校对选课走班问题的处理能力。学校应在尚未发生问题前就尝试调整应急预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合理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师是选课走班模式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如果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以适应选课走班教育模式,那么其所开展的教学无疑就会误人子弟。现实情况中,一些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机械化教学,往往只能够结合教材向学生强制性地灌输枯燥乏味的知识,并不具备开启学生智慧、引领学生成长的能力,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选课走班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为了确保教育质量,学校可以尝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合理评价来决定是否要开设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必须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教育界的前沿知识,多了解“3+1+2”高考模式,多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选课走班教育。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都对选课走班不够了解,导致其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变观念。对教师的培训能够更好地明晰教师是否有适应选课走班教育模式的能力,培训的过程也相当于是对教师的一种测试。培训成果显著的教师,学校可以进行表彰奖励,让他们成为新旧高考模式转变之际的先锋,成为其他教师的榜样。而对于培训成果一般或者在培训过程中态度不佳的教师,学校应及时与他们沟通,让这些教师认识到教育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教师解决实际困难,督促他们转变教育理念,引导他们形成全新的教学思想。对于教师本人来说,为了不被淘汰,其必须及时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充分重视知识运用和知识转化的相关问题,立足“3+1+2”高考模式,想办法解决专业和学科对接的具体问题,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提升自身能力,确立自主发展的意识,对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构建。
现代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往往无法更好地对自己进行管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负起责任来,充分思考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方法,合理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自我判断与自我选择,从思想上认识到选课走班的优势,从而树立自我意识。教师应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观念,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如果学生对教师都不认同,那么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学生面前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和价值。此外,学校需要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做出规划,长此以往才能够提高学生识别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学校领导应通过实践来明确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给予教师强有力的教学支持;学校应制订教学应急机制,提高教师对选课走班问题的应对能力,加强教师对选课走班问题的处理能力;教师要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观念,重新构建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