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导课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专注度

2022-11-25 08:21
新课程 2022年32期
关键词:重难点注意力数学

唐 霞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能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故事导课作为合适的桥梁和纽带能把学生带入数学世界,学生的专注力因此得到集中,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得以提升。本文通过课堂实践讨论总结了故事导课的一般方法,找出了能影响学生专注度的导课故事应具有的要素,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

一、课题的由来

我国的数学教育长期存在硬性灌输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设计很少从学生感兴趣的视角出发。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找到合适的桥梁和纽带把学生带入数学世界,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并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动机,鼓励学生探索数学的奥妙,转变学生的数学观念。在新课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该设计有趣的新课导入环节,将学生的专注度聚焦到课堂。

儿童不喜欢抽象的知识、道理,而爱听具体、形象的故事。概念、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论述由于普遍具有抽象性,且乏味、信息性不强,因而记忆也难以持久,对儿童的影响也较小。相反,故事对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信息以故事的形式传递时,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就会更快、更准确地记住。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充满灵性的学生来说,故事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向往之情,听故事是他们最为享受的精神大餐。

综上,笔者开展了“故事导课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专注度”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二年级(一)(二)班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找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的以故事导入的教学设计,观摩融入故事的课堂教学视频,取其中的优秀部分,结合自己的思考设计课堂。

2.行动研究法:将故事导入融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边实验、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得出结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再修订计划,再研究、反思,最终得出有效的措施。

3.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课堂状况,尤其关注学生专注程度,还要观察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反映出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研究过程

(一)筛选出适合融入故事的课题

笔者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10个单元中选择了以下6个单元共10节课准备以故事导入的形式展开教学,进行研究。

“数据收集和整理”1个课时、“表内除法(一)”2个课时、“表内除法(二)”1个课时、“混合运算”2个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个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2个课时。

(二)教材分析及备课

首先,笔者对选定的课题教材进行研读分析,发现教材上的例题很多是以故事形式展开的,只是缺少一定的能引起学生专注度的故事情节。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课题的教学目标,选出“表内除法(二)”例3“解决问题”等例题中的情境填充情节,作为导入故事;将“数据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正字计数法”和“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平均分2”等课题自编或引用优秀的数学故事导入新课。

(三)课题实施

1.故事导入融入课堂教学

笔者分析筛选出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心理特点,思考怎样的故事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专注度,将生活化、具有一定童话色彩的故事融入教学设计。课堂导入融入故事,观察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在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后,让学生分析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引发思考,最后从故事中得出结论,并用该结论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完成巩固练习。

2.教学反思及新课修改

结束研究课后,反思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和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反思导入故事与教学知识点在实践中体现的相关性和故事对学生的吸引程度,总结故事导入的一般步骤,并对下一课的故事导入进行改进。这样循环往复,得出最佳故事导入步骤。

3.典型课题让学生自编故事

课堂上故事是否吸引学生关系着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从故事中得出的知识结论。而让学生自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其中必定受到导课时故事的影响,从中我们能感知导课故事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程度,能感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总结出两种形式的导课故事,以及相对应的导课步骤

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总结反思,笔者根据导课故事的用途总结出了两种形式的故事。

1.故事本身即教学重难点

这一类故事的情节生动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直接影响重难点突破,学生必须通过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来掌握知识点,这样的故事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数据收集和整理”——《正字计数法》一课,教师利用交警叔叔想拜托小朋友们帮他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不同车辆的数量为故事背景,播放视频,让学生思考如何统计,逐步引入正字计数法。

这一类故事导课的一般步骤为:

(1)情节铺垫:阐述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

(2)分析了解故事要素:分析提取故事中的关键条件,基本掌握解决问题的要素。

(3)从故事中探究新知: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应用、列式计算、表达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所有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

(4)新知总结及巩固:①故事总结;②知识点总结;③知识点巩固运用。

2.故事单纯用于导课

这一类的导课故事作为重难点知识的前奏,用于导课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其情节与重难点知识相关性不大。例如,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课中,教师以逛电器城为背景导入新课,提出商品价格以后,情节与教学重点的相关性就不大了。

这一类故事导课的一般步骤为:

(1)情节铺垫:阐述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

(2)分析了解故事要素,提炼数学信息。

(3)从故事中引出新知:总结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新知。

(4)重难点突破:以其他方式突破重难点。

(二)归纳故事影响学生的专注度的因素

1.故事的类型因素

笔者用于导课的故事有两类:童话故事、生活中的故事。

童话故事在七八岁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童话中被赋予各种性格色彩的人物很能吸引学生,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中,笔者用小兔子装白菜需要几个筐的绘本故事为导课故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比较各个导课故事,笔者发现,用童话故事导课比用生活中的故事导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中的故事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好能将学生自己当作故事的主人公,比起做一个“旁观者”,自己做故事的主角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要时主人公可以是教师。

2.故事的情节因素

故事作为导课方式,其情节必须有自己的“度”。情节是不是该丰富,如何丰富,丰富到什么地步合适,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掌握好分寸。情节过分夸张、复杂,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被故事情节“带走”;但情节太过简单,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能被调动起来,导课的过程也是失败的。最佳的导课故事一定要有恰到好处的情节,既不华丽,又不过分简单;既能调动学生的专注度,又能让学生对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跃跃欲试”。

3.故事传达方式因素

导课故事可以通过口述、图片(可制作成绘本故事)、动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传达给学生。选择传达方式最重要的是契合教学内容,然后再选择能提高学生专注度的传达方式。口述故事和绘本故事是教师最常使用的传达方式,其中绘本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比起来更受学生欢迎。

4.故事表达者的情感投入因素

想要让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作为故事主要的讲述者,生动的语气、丰富的表情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热情能感染学生,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合理地使用语气词,投入情境以真实感,适时地表扬、鼓励,学生才更易被故事所吸引。

五、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在编写及运用故事导课的过程中,把握故事情节的丰富程度在此次研究中做的还不到位,需要长期地探索、总结经验。

在度量学生的专注力是否集中方面,只能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来实现,判断标准单一,应该开辟其他的通道来度量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猜你喜欢
重难点注意力数学
让注意力“飞”回来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阅读理解两则
错在哪里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