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世林 李佩炫 杨晶伟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相当自信地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都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成就,但后期从内到外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热兵器进入中国后,由于其热兵器固有的杀伤力以及时效性,使大量中国人放弃了传统武术,致使中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弱,于是国家和个人纷纷开始提倡宣扬中国传统武术,以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加上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为了不被灭国亡种,当时的政府及教育部门开始寻求改革,以期变得强大,建立了各级学校,来拯救国家危难的局面,由此学校武术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赋予了学校武术新的使命和责任。
民国时期是充满了动荡和侵略的时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我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军阀之间的相互战争使得国民流离失所。武术虽然在民国之前有可能已经进入学校,并且设置课程内容,但数量极少,没有广泛普及。1914 年,徐一冰提出本国技击是中国最古最良的体操,主张高等学校、中学师范应添授此项目,借以“修养勇健之体格,保存国技之精华,强种强国,亦教育之急务也”[1]。这表明了武术将要进入学校的前奏,这是历史上首次以个人的名义提出武术进入学校的主张,但是个人的觉醒,终人单势孤。1915 年4 月21 日,全国教育联合会上通过了《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课》议案。此后,学校武术一日千里,迅速壮大起来。1918 年10 月14日至11月2日,在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通过决议:全国中学一律添习武术[2]。
1929 年1 月,《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提出“大学本科学术科教授训练要目表”中都有国技。1931年7月,《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课程标准》中也包括国术的教材内容。1932年1月1日,北平市各中等以下学校将国术一项列为正课,这是武术被明确列入学校体育课的开端。1932 年8月,在第一届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武术与体育站在同一个高度,得到重视,进一步推动了武术的发展。1932年11月,课程标准得以颁布,规定学生毕业时,至少须掌握国术一套,可见武术的地位逐渐增强。1933年11月,指定国术教授实验区域从事实验。1934年5月,张之江致函汪精卫,请令教育部通令,全国学校将武术列为必修课程。强制学生学习武术,是当时学校课程的众多体现。
武术在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之前,自古以来武术主要是在门派以及家族之间局部传播,对于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在民主思想的影响下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推动了各种新兴武术组织的建立。国家及有关部门大力开展了各种武术活动,推动了武术的传播及普及进程,由此学校体育课程中也慢慢有了武术的影子。中国传统武术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为武术的传播增加了新的传承方式,拓宽了传播渠道,为武术的源远流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武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当时国民身体素质,而且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以及推动武术的大规模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民国时期,由于学校体育课新增了武术教学内容,造成了没有足够的教师来进行授课。当时的师资主要依赖社会力量,并且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民间武术大师、国术馆教练、体育学校或体育系训练的毕业生。民国初年到民国中后期,大部分学校普遍直接从民间组织聘请武术家。各种武术组织对于学校武术的师资力量的稳定,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上海精武会、广东精武会、佛山精武会等,都曾派教师去学校任教。民间武术组织和武术社团的迅速发展,为学校武术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弥补了师资匮乏这一短板,推动了学校武术进一步发展。此后,由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变,来自专门武术培养以及体育教师学校的毕业生逐渐增多。
民国时期,传统武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冲击下,其具有技击属性和健身属性,很自然地向学校武术进行蜕变。中国女子体操学校武术课教学内容包括各种类型的武术,如功力拳等。器械包括刀、枪、剑和棍棒。北京体育学校主要上课内容包括各种常见拳法以及腿法,器械包括刀、枪、剑、戟、棍、钩等。20 世纪初,马良创造了中华新武术,中华新武术以传统武术动作为基本动作元素,采用西方兵操的习练方法,在口令的调动下,分段分节的教学形式对于传统的一对一师徒传承模式来说,在教法上是一个适应时代的积极创新[3]。马良创造的中华新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不仅丰富了武术教学的理论内容,而且对于武术教学过程以及方式的转变都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民族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武术作为我国的本土体育,具有从内到外锤炼品质和加强使命感的特性。当西方的洋枪洋炮轰开自诩为天朝的国门时,西方的自然主义学科思想也随之而来,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发生激烈的碰撞[4]。民国时期,武术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并被国家征用为“卫国利器”,与其传承方式的转变有着内在关联[5]。由于西方思想和改革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武术旧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已被新的集体教学模式所取代,新的集体教学模式积极扩大了武术的传播范围,并促进了学校武术和武术组织的发展,创新了武术的教学方法。
人是主导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武术的发展与当时政治环境中的政府官员的参与密不可分。武术作为我国独有且流传至今的传统运动项目,从民间门派家族进入学校层面传播,意味着其身份的官方化。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寻求当时政府的帮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中央国术馆作为非民间的社会力量,在学校武术传播的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因此,中华民国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支持。此外,马良是传播新武术的主要人物,马良本人是第47 旅旅长,还曾担任济南驻军司令,作为政府官员能够宣传和推广武术,对于武术的传播发挥了很大的实际作用。
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强舰利器的同时,国内局势也混乱不堪,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志之士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学习他们富强的办法。蔡元培认为,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上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然而在中国当时的状况,却是必须采用的。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族体质的弱化,民族精神的软弱,国家提倡必须用武力来拯救民族于危难之间。武术作为国家的本土体育,自然而然地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阐扬光大。
无论是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前进、进步的,武术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事物,同样如此。在1911年革命时期,人民的精神蓬勃发展,学校教育气氛也焕然一新。无论是文化课程,还是体育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武术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设备,因此在民国初年,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广泛被师生接受并参与的流行运动,而且武术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高等院校运动会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学校既是一个培养全民社会精英的良好地方,又是一个传播知识的神圣场所。因此,无论武术的社会发展趋势如何,武术进入学校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国现代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的武术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出现了表里不一的现象,在“表面繁荣”的掩护下,处在“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学校武术教育已成为国家在体育课程中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当前,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普遍限于极少数机械化的套路,很容易流于简单化的形式,而难以触及武术作为传统体育所承载的精神价值[6]。枯燥的套路动作以及常规的教学方法非常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近年来,尽管武术课程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发生了改变,但中国教育的普遍现状仍未得到彻底改变。由于武术的独特的魅力,许多学生喜欢武术,但是却饱受武术课的困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环节、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前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迫切关注的一点,不能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内在[7]。时至今日,学生习练武术是为了将武术这项传统体育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救国论”或已不再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诉求,但“体用兼备”的发展模式仍值得人们借鉴[8]。
近代时期,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存亡危机,祖国山河的支离破碎,国民的流离失所,不同阶级、不同人群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式,其中一些爱国者意识到,只有改变民族的思想和体质,才有可能挽救国家。随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对于改变国民的思想和体质均有重大作用,武术进入学校,无论是对武术的发展,还是对于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都是一条必行之路。尽管,当时学校武术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还远远不够完善,但它为当今学校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经验,并为当今学校武术理论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