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孕前BMI差异的妊娠早期增重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研究

2022-11-24 07:18彭科菲张兰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低体均数孕早期

张 妍,周 玲,王 莉,彭科菲,张兰梅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妇产科,北京100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前及孕期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孕前及孕期体重异常增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妊娠早期作为妊娠期的重要时期也是体重控制的关键时机,此阶段的体重增长倍受关注。现有文献对孕早期体重增长不均衡导致妊娠结局的影响报道居多,而对妊娠早期体重增重正常人群的不良妊娠结局研究甚少,本研究主要针对孕早期增重正常人群开展妊娠结局研究,为指导围产期孕妇保健、减少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孕12周以前就诊建卡、规律孕检且住院分娩的单胎女性。纳入标准:年龄18-45岁;孕前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慢性肾病、慢性高血压疾病等;孕早期体重增重在0~2 kg范围内。排除标准:未规律产检、临床资料不全的孕妇。

1.2 方法记录样本的中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前BMI、孕早期体重增长值、分娩方式及是否发生孕期合并症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等数据,填写病例登记表,由专门的录入员将信息录入调查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3 分组标准依照2021年《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选取孕早期增长适宜(0~2.0 kg)的孕妇677例,将其参照以上标准按孕前体质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及肥胖组(BMI≥24.0 kg/m2)。

1.4 观察指标观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HDCP)、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贫血(HGB<110 g/l)、胎膜早破(临产前胎膜破裂)、巨大儿(新生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 kg)、低出生体重儿(指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 kg)、自然分娩、剖宫产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Bonferroni方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共677例孕妇纳入研究,年龄(32.26±3.98)岁,孕次(1.90±1.07),产次(0.42±0.53)。按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71例,占10.48%(71/677)、正常体重组470例,占69.42%(470/677)、超重及肥胖136例20.09%(136/677),见表1。

表1 不同孕前BMI孕早期增重正常孕妇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2.2 各研究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发生率的比较

2.2.1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4.22%(3/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2.34%(11/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7.35%(10/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存在着统计差异(χ2=7.33,P<0.05),超重及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重及肥胖组与低体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体重组与低体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2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4.22%(3/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14.68%(69/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27.94%(38/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存在着统计差异(χ2=22.06,P<0.05),超重及肥胖组与正常体重、低体重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体重组与低体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3妊娠期贫血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4.22%(3/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2.55%(12/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2.94%(4/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无统计差异(χ2=1.02,P>0.05)。

2.2.4胎膜早破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22.53%(16/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20.21%(95/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15.44%(21/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无统计差异(χ2=2.00,P>0.05),见表2。

表2 不同孕前BMI孕早期增重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的发生情况比较

2.3 各研究组间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及自然分娩情况的比较

2.3.1巨大儿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4.22%(3/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2.76%(13/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4.41%(6/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无统计差异(χ2=1.57,P>0.05)。

2.3.2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7.04%(5/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4.68%(22/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3.68%(5/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无统计差异(χ2=1.18,P>0.05)。

2.3.3剖宫产发生率的分析结果显示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19.72%(14/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36.38%(171/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37.50%(51/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有统计差异(χ2=7.95,P<0.05),低体重组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体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体重与超重及肥胖体重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4自然分娩发生率的分析结果显示 低体重组发生率为80.28%(57/71),正常体重组发生率为63.6%(299/470),超重及肥胖组发生率为62.50%(85/136),3组数据总体均数有统计差异(χ2=8.07,P<0.05),低体重组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体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及肥胖组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孕前BMI孕早期增重正常孕妇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自然分娩情况比较

3 讨论

孕早期是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故孕早期体重增长情况倍受关注。已有研究仅表明[1-4],孕早期体重增长异常对母婴健康不利,孕早期体重增长过快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少有学者从孕早期体重适宜层面进行研究。

3.1 孕早期增重正常而孕前BMI不同的孕妇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孕早期体重增长范围正常,但是孕前超重及肥胖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原因是孕前体质量过高、随之血脂水平相对增高,前列环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管持续收缩。脂肪组织增多对胰岛β细胞持续造成的刺激,导致该细胞不停地分泌胰岛素,增加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5],长此以往,会损伤胰岛β细胞的功能,造成孕妇体内血糖过高;妊娠期贫血发生率的统计结果显示,各组间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孕前不同BMI的孕妇,其孕早期增重正常,基本不影响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原因是大多数孕妇贫血与妊娠期生理性扩容、营养不良、恶心、呕吐以及铁剂补充不足等有关[6],故孕早期均衡摄入营养,且增重正常孕妇以上情况发生较少,各组间贫血发生率无差异;妊娠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各组间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张颖[7]等人的研究——孕前肥胖与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的结论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本文在研究设计分组时肥胖孕妇样本量较少,分组时把超重及肥胖组孕妇归为一组进行研究,故研究结果可能受此影响。

3.2 孕早期增重正常而孕前BMI不同的孕妇与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间巨大儿、新生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原因是孕早期体重增重正常直接反映了孕早期营养物质摄入的均衡,故巨大儿及新生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有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肥胖孕妇(BMI≥30 kg/m2)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是非超重/肥胖孕妇(BMI<25 kg/m2)的2.17倍,分娩LGA的风险是非超重/肥胖孕妇的2.42倍[8]。蒋丽芳[9]等人研究发现,低体重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及肥胖组孕妇。本研究结果与以上两项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原因为样本量不足导致;各组间剖宫产、自然分娩发生率的结果显示:低体重组的剖宫产率最低,自然分娩率最高。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将孕早期体重增长作为孕妇早期营养状况是否恰当的重要指标并不全面,所以应增加孕前BMI作为全面衡量的依据。

猜你喜欢
低体均数孕早期
首发抑郁症住院患者低体质量率及其影响因素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青海省大学生BMI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①
孕早期保健指导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孕早期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意义
关于均数与偏差
低体质量新生儿的临床急诊分析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