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距骨体和腓骨远端组成,踝部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约占成人骨折的7.6%。对于涉及胫骨远端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垂直暴力骨折,其命名较为混乱,有称之为“Pilon骨折”,也有称之为“Pylon骨折”,近年来还出现了“后Pilon骨折”,和后踝骨折一样吗?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其实不管是Pilon还是Pylon,都是外文词汇,我们就去看看从哪里来的。
在万方数据上用“Pilon骨折”检索可以出现4 982条文献,而用“Pylon骨折”检索可以出现29条。在Pubmed上检索“Pilon fracture”检索可以出现786条文献,而用“Pylon fracture”检索可以出现35条。单从检索结果的数量上看,似乎Pilon使用的更为频繁。
Pilon一词源自法语,意为杵,是药剂师用来捣碎药物的工具,最早由法国医师Etienne Destot 1911年首次在骨科文献中使用“tibial pilon”,并在他的第2版著作中用杵和臼的关系来隐喻这种踝关节的垂直损伤机制,距骨像杵一样撞击胫骨远端的关节面,1979年Pilon骨折第一次出现在英文骨科文献中。Pylon一词最早源自希腊语,后来用在英语里,指拱门结构,放射科医生将踝关节的结构比喻成拱门,将这种骨折称为Pylon骨折,而不是骨科医师命名的。因此,从使用频次、历史溯源和具体的力学机制上,“Pilon骨折”都更合适。但不管使用哪种称谓,其本质都是胫骨远端遭受垂直暴力而出现的粉碎骨折,该骨折极不稳定,且合并关节软骨损伤,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问题,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多,预后不佳,是骨科临床治疗难题之一。
理想的骨折分型在于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情况,并可以为学术交流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Pilon骨折的分型方法众多,如AO分型、Ruedi-Allgower分型、Kellam-Waddell分型和Cole分型等,但目前尚缺乏一种分型方法可以将胫骨远端关节面、胫骨干骺端和周围软组织损伤都综合考虑到,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治疗Pilon骨折前需要仔细评估骨折和软组织条件,做好详尽的术前规划,以减少相关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CT检查对Pilon骨折的术前评估和规划非常重要,CT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位上清晰地显示骨折形态,避免遗漏隐蔽的骨折块,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关于Pilon骨折的研究已经很多,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胫骨远端后方骨折的诊断、治疗和临床效果都存在争议。后踝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踝关节稳定,防止踝关节在运动中后脱位。早在2000年,Hansen教授就在他的著作中首次使用了“posterior pilon fracture”一词,后Pilon骨折因此得名,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后踝骨折线沿胫骨远端冠状面延伸至内踝后丘,常伴有踝关节后脱位和踝关节软骨面损伤(die-punch)。后Pilon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胫骨远端骨折,是后踝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损伤机制既不同于低能量扭转暴力所致的后踝骨折,也不同于高能量垂直暴力所致的Pilon骨折,而是由垂直暴力和扭转暴力共同作用于胫骨远端后侧而导致的关节内骨折,其能量强度介于两者之间,常伴有关节面的塌陷或关节软骨损伤。
后Pilon骨折在胫骨远端的骨折线可分为矢状位或冠状位。有研究认为,矢状位骨折线多属于高能量损伤,遭受垂直暴力导致;而冠状位骨折线则属于能量较低的损伤,遭受扭转暴力所致。踝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使用最为广泛,但对于后Pilon骨折的指导价值有限,因为受到体位和摄片质量的影响,仅凭X线片可能会漏诊,且对制定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也非常有限。踝关节的CT检查尤为必要,可以清晰地显示后踝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移位情况,更好地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在增加CT检查后,64%的手术医生更改了原来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案。
“Pilon骨折”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因其骨折粉碎,难以处理,关节面塌陷,复位困难,软组织覆盖薄,损伤后愈合困难,至今尚无一种完美的分型方法和治疗金标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不管研究发展到何种地步,都应该从根本上正确地理解Pilon骨折的相关概念,不可混淆。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