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2022-11-24 10:34:07周丽娜
新课程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小学生作文

周丽娜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春荣小学,甘肃 庆阳)

教育发展至今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教学不应继续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应压缩对作文写作技巧和套路的讲解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社会、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在与人交往之间提升创作能力,实现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为素质教育增添动力。

一、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降低学生的写作压力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依赖于重复性工作强化学生的记忆和能力,教师通过大量的家庭作业达成上述目的,学生负担日渐加剧。在作业高压下,多数小学生难以分出精力用于写作构思和改进,作文写作质量自然难以提升,负向循环下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被激发。对此,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明确教学重点,把握教学实践程度,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合理创新作文写作技巧教学,进而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及写作恐惧心理。

(二)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现行语文教学体系已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作文写作教学,然而观察小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发现,教学投入与教学成果不成正比。对此,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推动教师创新作文教学模式、优化作文教学办法的关键。同时能启发教师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性地建立作文写作系统性训练办法,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三)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写作行为多产生于课业任务,存在学生厌恶写作的现象。对此,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课堂氛围出发,从教室内外增强小学生的写作信心和乐趣,提升小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四)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文写作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以及素材积累提出了一定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会不断地收集素材,完善自己的知识库,而这些优美的词句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感悟语文内涵、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写作不仅是练习知识的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思路,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语文特点、实质内容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缺陷

当下流行的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学生被动完成写作任务。教师信奉传统教学模式,作文命题老套,作文批改和评比标准落后,倾注过多的时间用于作文写作基础技巧和方法的教学。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写作过程脱离实际、不切生活,在“填鸭式”的技巧学习中丧失了自主创作的热情和能力,作文写作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语文课程的成绩水平和教学意义。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可见,制约语文课程发展、影响小学生写作水平提升主要有以下问题。

首先,作文课程教学难以脱离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对学生灌输既定的知识和技巧,比起学生写作过程、写作技巧的掌握,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写作结果,教学活动中也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联系。作文教学内容不能联系当下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未能从小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特色教学内容,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观念进行作文内容的选择,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

其次,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缺乏积极性。部分语文教师倾向于规范作文写作范围和写作格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受到抑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多数缺乏新意的写作素材是与时代发展脱节的,小学生只能照搬经典、套用名言警句,作文内容千篇一律,写作内容甚至脱离实际,重复、单一的写作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探索多样化写作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写作热情

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内在动力,多数能力的匮乏是源于学生对其兴致不高,不愿深入探究和思考。写作训练是具有长期性、枯燥特征的,同时小学生生性活泼,若缺少兴趣的支持,在写作训练中将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创新上应紧牵兴趣的“牛鼻子”,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基于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并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内外都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述景观类的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基于描写相关景色的课文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美景图片或视频。通过风景视频将文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于学生视野之中,使其对风景的美丽和山河的壮阔有直观且深刻的认知,加深对景观的深刻印象。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大大激发,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方式,在作文中描绘视频之中所看到的秀丽风景。同时,教师可以在写作开始前为学生讲授描写景物的常用递进关系以及修辞手法。由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仅得到激发,还能进一步明确写作的目标和形式,同时也可以对文中所要描写的主体有更清晰的认知。长此以往,不同体裁的写作练习将会使学生的写作效率和作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为作文写作夯实基础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阅读量,其在写作时往往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针对此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从而通过有效阅读来实现知识积累,由量变产生质变,为作文写作夯实素材基础。当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将会为其写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素材,真正实现下笔如有神。所以阅读习惯培养也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基于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发展特点,为其针对性地推荐学习阅读素材,并且课外读物的选择应遵循知识性、文学性等原则。如年龄较低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未发展完善,由此教师可以为其推荐一些漫画绘本、童话等,如《格林童话》等;而针对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推荐《伊索寓言》《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读物;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其推荐一些如《海底两万里》《雾都孤儿》等儿童文学类小说。同时,教师也可以基于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根据其兴趣爱好为其推荐读物,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为作文写作夯实素材基础,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仿写教学,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模仿教学也是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足、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匮乏等,对于小学生而言,仿写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方式。在模仿教学中,学生可以对写作技巧、写作方式等有基本了解,有利于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讲解写作技巧、手法等过程中,如果仅单方面讲解不仅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无法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即使学生可能对某个修辞手法有了一定理解,但也无法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这就是教学中常见的“会学不会用”。但在模仿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会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时间一长,举一反三的写作技巧也能很好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仿写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相关写作内容的讲解.学生在仿写时只要把握住关键词的特点即可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写作的基础为语言,如果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就无法理清写作思路,想要写作的内容以及传递的情感也无法清晰、明确地进行表达,想要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更无从谈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不仅能积累素材,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开阔视野,实现写作技巧的提升。鼓励学生设置一个“摘抄本”,将平时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摘抄,为语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针对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中的短板之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立足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写作能力水平,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学习兴趣,创新探索多元化的写作教学手段,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开展仿写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语文习作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构建小学语文作文课程的高质量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小学生作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51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我是小学生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中外医疗(2015年14期)2015-01-23 05: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