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露露
去年秋天的某个晚上,阿雯突然更换了她多年不变的个性签名:“小城的夜晚,未必只有K歌泡脚大排档,换一种方式让内心远离繁华与喧嚣,进来喝一杯吧,清茶一盏洗尘心,阿雯茶室欢迎您!” 莫非阿雯真的开始做自己心仪的事了?忍不住地打电话一探究竟,果不其然,阿雯开了一家小茶馆,好生羡慕。
想当年,怀揣同一个梦想的我们进入了同一所大学,缘分又让我们同宿共寝,好不默契,刚开始,整个宿舍只阿雯一人喝茶,也许是生长在茶乡的缘故,阿雯一直酷爱喝茶,每天回到宿舍,她都习惯往不锈钢杯里倒入些许茶叶泡上一杯热茶,然后静静地享受一杯茶一本书的慢时光,日积月累,原来光亮得可以照见人影的杯壁变成了黑黢黢的一片,像烧过一样,油亮斑驳,从离杯口不远处一直蔓延整个杯底,即使倒入白开水,也有茶一样的颜色并略带一些沉重的金属感,非但不掉落也不脱色,而且颜色日渐密集并深沉了,阿雯显得毫不介意,既不洗掉也不遮掩,她说,茶垢可以养杯,杯壁最能显示一个杯子的阅历。有时候从她身边经过,隐约可以嗅到一股茶香。
时间长了,大伙经不住茶香的诱惑,从最先对阿雯的茶及茶杯的好奇,到后来集体爱上喝茶,都是因为受了她的茶氤氲的熏陶。空闲时间,大伙习惯了在宿舍一起喝茶,一起开卧谈会,一起畅所欲言谈理想,记得有一回,阿雯说:等将来赚到足够的钱了,就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一间小茶馆。
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过去了,阿雯终于兑现了自己的夙愿,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茶馆。人们常说,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那一定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全力以赴。阿雯做到了,我心里除了祝福,更多的是揣摩着啥时候有机会跟她能饮一杯无。
或许是因为爱喝茶的缘故,阿雯性格特别温和,遇事不急,经常说一句话“别急,等一杯茶的工夫”,还一本正经地声明这是她父亲传给她的口头禅。
记得读大学那会,流行交笔友,阿雯的同桌活泼开朗,交了很多笔友,大二那年的一个周末,她同桌兴冲冲地来到我们宿舍,找阿雯谈事,多半时间都是同桌在说,阿雯在听,偶尔 “嗯”一声,大概的意思是谈见笔友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事,想邀阿雯一起去。同桌心急火燎、眉飞色舞,让阿雯赶紧做决定,表示机会难得、笔友那边在等着回复呢。
阿雯倒好,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竟不慌不忙地起身煮水泡茶。“别急,等一杯茶的工夫”,阿雯将煮开的水倒进透明的水壶里,一小团一小团的茶叶逐渐舒展开来。阿雯慢条斯理地欣赏着那壶茶,仿佛把同桌约去见笔友一事给忘了,同桌被晾在了一旁,静默着。
过了好大一会儿,阿雯才抬起头来,用一次性杯子给同桌倒了一杯茶,然后,开始认真地跟同桌讨论见笔友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事,她罗列出一二三点来。同桌听后,拍了拍后脑勺:“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幸好来问你了,要不然,就麻烦了上当了。”
等她同桌走后,我好奇地问阿雯:“你早知道记者招待会有腻,怎么不早说出来呢?” 阿雯回答说,当时同桌正在兴头上,她不可能听得进去的,甚至两人还会因此产生隔阂,毕竟当局者迷,忠言逆耳,所以,她才借泡茶的时间,让彼此先冷静一下,然后再回归到问题上来,思路就清晰明了了。
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了阿雯的智慧,对她肃然起敬,原来,“等一杯茶的工夫”其实是一种理智回归的过程。
依然记得,在准备离开故乡来雷州工作前,我特意去找阿雯谈心,寻求她的意见,她怕我一时冲动,特地送我一些茶叶,让我在做决定前先等一杯茶的功夫。我谨记阿雯的建议,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遇事不急不慌,做决定前先静一静,获益匪浅。
现如今,我已习惯了喝茶,也习惯了等一杯茶的功夫,家里常年备着茶叶,有阿雯送的,更多的是自己买的,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人生如茶,有茶的人生清爽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