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研究

2022-11-24 22:25:18黄珊珊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供应链食品数字化

黄珊珊

(泉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福建泉州 362000)

食品供应链环节较多,由初级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营销以及物流等众多环节共同组成,整个供应链系统复杂程度高,影响供应链安全的因素多,仅仅依靠人为控制难度较大,在此情况之下,数字化管理技术逐渐得以应用,但在实际展开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对于数字化管理技术在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当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关乎食品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整个食品供应链当中,食品的包装、运输装卸等都需要人工完成,相应操作人员、包装人员以及装卸人员等的身体素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操作规范以及个人态度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食品供应链安全[1]。

1.2 环境因素

基于食品本身的特殊性,在食品供应链当中,食品需要经历各种场地,如产地环境、作业环境、仓储环境以及运输环境等,而相应场地环境直接威胁着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以产地环境为例,食品原材料的种植、养殖、生长等环境,对于土壤状态、空气环境等都有着一定要求,若基本环境遭到污染,或者农兽药使用超标等,都会使食品原材料安全存在问题,给食品供应链采购环节带来潜在风险。

1.3 技术因素

在食品供应链当中,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制作、检查以及运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监控技术、检测技术等。成熟的技术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相反技术水平不足、技术使用分寸把握不到位,或者由于科技自身存在局限等情况,均可能会带来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

1.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协调管理以及事故处理管理等多个方面。若实际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相应安全培训、宣传等工作不到位,事故预案、处理以及补偿能力相对较弱,管理手段不完善等,都会引发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

1.5 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指食品供应链当中,相应设备的完善度、使用度以及更新率等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常见设备因素包括运输工具、设备更新度、设备齐全度、库存隔离措施、仓储设备风险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2]。

1.6 消费者因素

消费者作为食品供应链当中的最终环节,在实际进行食品交易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导致在进行食品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存在偏差和失误情况,进而引发食品供应链安全问题,如使用方法、饮食习惯、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因素。

2 基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策略

2.1 构建食安数字化智能塔,强化安全管控

为提升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水平,从全局角度构建食品安全数字化智能塔,将食品供应链业务逻辑与数据逻辑有机融合,借助数字化管理技术,强化对于整个食品供应链安全的管控。结合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需求和特点,食安数字化智能塔主要包括以下4个层级。

(1)首层为食品供应链基层设施,应从数字化技术视角,针对供应链安全影响因素建立相应识别标识,如定位标识、身份标识、环境感知以及图像识别等,以此实现对相应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数据提取和全面监控,并在此基础上,从场景角度入手,构建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等。

(2)第二层为食品供应链协同。该层主要负责食品供应链当中的物流环节,目的在于实现物流要素以及相关设施的无缝连接,强化食品物流管理控制。在此过程中,为保障食品物流环节连接顺畅,应建立食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追溯平台,借助首层当中的识别感知功能,实现对食品供应链物流的全程可视化控制和协同管理。在食品运输过程中,结合物流平台系统相关数据信息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隐患,对供应链物流进行优化,以此提升食品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保障供应链安全。

(3)第三层为食品安全数字化智能应用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在食品供应链当中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对食品供应链的全程监控,从农田到餐桌,从工厂到各个环节场景的食品安全管控,从全产业链、全场景角度,实现对于食品供应链的全程追溯,并借助数字化管理技术,提供智能化应用,提升食品供应链安全管控水平。

(4)最终层为食品安全服务层,在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管理思维的基础上,为食品供应链参与企业、监管政府以及消费者提供全程食品安全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提升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的透明度,以及监管、控制的便捷性,全方面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管控效果,为企业、政府以及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服务[3]。

2.2 应用数字化技术,探索管理路径

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措施,为强化和提升供应链安全管理能效,推动食品供应链持续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推动供应链管理逐步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实现管理升级。对此,在实际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可按照以下3个路径展开技术应用探索。

(1)加强食品供应链物联网化建设,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的在线实时连接,为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包括供应链相关要素、设施以及场景等,如养殖场、种植基地以及运输车辆、储存设备、仓储环境等。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于食品供应链当中各个要素的基础定位、图像识别、环境感知以及人机交互等各种在线实时连接和数据采集,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食品所在位置、状态,以及运输存储环节情况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对于食品供应链当中潜在风险问题的分析和预判,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前采取有效应对和处理措施,以此规避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保障食品安全[4]。

(2)实现数据可视化转变,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技术的优势作用。将数字化管理技术应用在食品供应链当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能效和管理质量,而可视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数字化管理技术应用之下的主要特点和用途。在以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从订单、调度、运单、设备和签收到考核、结算等各个环节,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管理和数据信息共享,进而完成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以及环节的协同管理,包括供应商、承运商、运输方、司机、仓库以及收货人等。在数字管理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食品供应链的可视化协同管理,在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安全管理能效方面有着积极 作用。

(3)在物联网与数字化的支持下,进一步探索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的智能化途径和手段,强化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对此,可借助物联网的数据信息采集和传输功能,针对供应链中的数据展开独立画像,并构建业务图谱,以此为后续数据征信、供应链安全风险分析提供可靠参考。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展开供应链安全风险诊断、预测和预警,以此实现对于供应链的智能调度和路网的科学规划,辅助展开决策管理,降低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难度,提高决策的可靠性。

2.3 融入食品供应链,发挥技术作用

为促使数字化管理技术的作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应切实将相应数字化技术合理地融入食品供应链当中,不断扩大数字化管理技术在供应链当中的应用范围。以冷链食品供应链为例,其对食品运输、存储等环节当中的环境温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若环境温湿度无法满足产品保存要求,可能会导致食品品质下降,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冷链供应链当中,应积极借助数字化管理技术,展开全流程温湿度检测控制。对此,需要在供应链当中,对运输车辆、存储货仓、车厢以及存储柜等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现对于供应链全程环境温湿度的动态监测,并将物联网设备与计算机软件系统相连,以此实现冷链全场景的数字化监管,全面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升级,针对物流订单管理、仓库管理、目标管理等将供应链移至线上数字系统,构建线上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各参与方之间的高效协同,以此提高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能效,保障运行的流畅性。同时,还可以借助数字化管理技术,展开食品品控溯源管理,对国产食品从种植养殖到存储、从农贸批发到加工生产,再到展销、餐厅以及消费者整个流程的追溯控制,进一步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促使数字化管理技术的作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完成食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5]。

3 结语

基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属于食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步骤,不仅关系着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和落实,也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其中,以冷链市场食品供应链最为复杂,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对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影响因素较多,传统管理手段难以满足实际安全需求,因此需要积极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构建供应链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对此,可通过构建食安数字化智能塔,应用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智能算法等,转变传统以经验为管理依据的方式,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将数字化技术合理融入食品供应链当中,切实提高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水平和能效。

猜你喜欢
供应链食品数字化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00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食品造假必严惩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