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工艺修复低浓度含油污泥的研究

2022-11-24 21:15张永波北京神州瑞霖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22年4期
关键词:含油电化学污泥

文_张永波 北京神州瑞霖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按照《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HW08 危险废弃物,在原油开采、运输、储存和炼制过程中会大量产生。

含油率较高的污泥因具有一定的原油回收价值,一般可通过热解处理或调质离心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而对于含油率较低(5%左右及以下)的含油污泥,一般可直接通过无害化技术进行处理。微生物-植物-电化学联合处理方法既可利用植物/微生物的环境友好、经济实用的特性,又能采用电场对生物处理进行强化,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 电化学-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工艺技术分析

1.1 微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含油污泥中石油降解菌以石油烃类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增殖,将石油烃类进行吸附降解并最终完全碳化。石油成分复杂,包括烷烃、环烷烃、芳烃等,其降解性因其所含烃的结构和分子大小而不同,导致降解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直链烷烃最容易降解,相反环状芳烃类结构比较稳定,二、三环芳香烃较容易降解,五环及以上很难被降解,速度也比较缓慢。

1.2 植物修复技术原理

该技术原理主要是植物转化或植物降解作用,通过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吸收的石油烃污染物进行分解,或者通过植物分泌出的化合物(例如各种酶等)的作用对植物外部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同时,植物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其羽装根系具有强烈的吸持作用,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吸附在根系表面及周围的土壤中,从而使其无法发生运移,这种特点也使得植物修复技术于同生物修复技术进行联合,发挥更强的耦合作用。

1.3 电化学处理技术原理

电化学处理是一项新兴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通过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等联合作用进行含油污泥的降解。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当土壤中插入电极后会发生类似水的电解的反应。土壤中的石油烃类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随土壤孔隙液产生定向移动,并在电极附近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类似裂解与水解酸化反应最后生成CO2+H2O。

1.4 联合处理技术原理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生物联合处理方法包括电化学-微生物耦合处理技术和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技术。

微生物-电化学法是一种将电场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技术,在适当的电场作用下,为微生物改变了原有的电位差,破坏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离子量,从而加快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同时电化学修复时会发生类似于电解水的反应,阴极阳极会产生氧气、氧气和一些带电离子,可被微生物利用提高代谢污染物的能力。

植物-专性降解菌联合修复是在用植物修复土壤的同时,加入具有强降解能力的专性降解菌,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重金属转化将石油烃降解为无害物质,更有效地处理被含油污泥污染的土壤。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油田经离心分离后产生的较低浓度含油污泥;菌剂:由油田周边土壤及含油污泥中富集分离得到的混合菌系,经驯化、纯化及扩大培养得到试验用的混合菌剂;膨松剂采用玉米秸秆粉。

实验设备:MAI-50G 型红外测油仪,FA1004 型分析天平,pH 计、恒温干燥箱、电控柜、热电阻、土壤湿度传感器、加热箱、300L 小试反应箱、2000mm×1200mm×600mm 中试试验槽、电极棒、电缆。

2.2 试验方法

为了更加贴近实际的修复环境,在自然温度条件及敞开环境下进行含油污泥的降解修复。槽口上部敞开,自然通风,槽体底部使用带孔盘管进行定时鼓风,1 天2 次,每次1h。中试含油污泥约1.5t,菌液添加量为7%,膨松剂添加量为5%,充分搅拌混合后装入试验槽,料堆高度为500mm。本实验同时设置对照组,室温下自然通风,取样周期同实验装置中的样品一致。

正负电极间距50cm,采用电控柜输出直流电,电压控制在36V,反应槽内的土壤湿度控制在50%左右;中试试验槽装载完毕后,隔天在槽内堆体表面撒布四季青草种。

试验开始后,至少每隔15d 采集污泥样品检测含油率变化。

2.3 检测方法

在修复开始前以及修复过程中定期采集油泥样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含水量,采用红外测油仪测定含油量。

3 结果分析

本试验周期为150d,经修复后的土体上四季青长势较好,而对照组中草种成活率较小及长势较差。

含油率5%左右的含油污泥在经过60d 左右的生物菌剂+植物修复+电化学作用之后,含油率可以降低到2%以下,且撒布的四季青草生长较旺盛;对照组不添加菌剂,洒水湿润后撒布四季青草种,经过90d 后含油率维持在2.8%左右,后期变化不大,且四季青草种发芽率极低,说明其土壤条件仍然不适合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修复过程中,在实验的前15d,反应箱和对照组土壤中石油的降解速率都较快,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开始阶段正处于夏季,气温较高,油泥中易挥发成分在敞开环境中迅速挥发所致;试验开始的15 ~75d,反应箱油泥中的石油烃组分在电化学-微生物-植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降解,分解为无害物质。易挥发组分在开始阶段的60d 内逐渐挥发,后期挥发量逐渐减少。因此,对照组的含油率后期一直维持在2.8%~2.9%。

实验的90d 之后,含油污泥降解速率趋于平缓,这主要是由于进入10 月中旬以后,因实验地点处于北方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温度只有10℃左右,因而微生物活性以及植物的降解性能大大降低,且后期由于污泥中剩余的高分子石油烃组分较难迁移,从而使得土壤中石油的降解速率趋近于零。

4 结语

含油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经济性、技术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单独一种方法很难适应含油污泥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适应性强且经济可靠的联合处理方法迫在眉睫。

在电场强度72V/m,同时添加生物菌剂和膨松剂以及播种四季青草种的试验条件下,经过60d 的修复后,含油污泥含油率可从5%降低到2%以下,能够达到《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的指标要求。因此,电化学-微生物-植物处理工艺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联合处理方法,能够综合各工艺的环境友好和经济可行等优点,可以为含油污泥综合处理提供一种可行的处理方式,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含油电化学污泥
市政污泥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及资源化途径探索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的探讨
石蜡溶剂脱油装置直接加工常减压原料探讨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探索
2018年高考中的电化学试题大扫描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含油和含聚污水处理单元反冲洗助洗剂改进研究及应用
参考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