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群,曾凡英
(安徽省霍邱县曹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霍邱 237443)
霍邱县是安徽省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在进行小麦种植的过程中会发现,近年来出现的小麦赤霉病严重地影响着安徽霍邱县小麦的生长和发展,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地寻找和发现小麦赤霉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其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防治安徽霍邱县的小麦赤霉病,增加小麦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
笔者根据安徽霍邱县植保站系统调查发现,近十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频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徽霍邱县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小麦死亡率以及相关的病变率逐渐提高,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小麦种植户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安徽霍邱县小麦赤霉病在大约十年前是零散发生并流行的,由于自小麦赤霉病发生以来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近些年来小麦赤霉病逐渐呈现病情加重的趋势。这对于大量种植小麦的霍邱县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就需要小麦的种植户进行积极对待,尽量挽回小麦赤霉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安徽霍邱县的小麦主要种植的品种是扬麦15、宁麦24、镇麦系列和淮麦系列,这几个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安徽霍邱县经常会出现小麦赤霉病,但是小麦种植的品种不同也会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以及治疗方式不相同,甚至同一小麦品种在发生小麦赤霉病后的症状和治疗方式也存在着一定差别[1]。
在安徽霍邱县进行小麦种植,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份或者5月份,在这个时期安徽霍邱县的气候适合小麦的生长和种植,气温也较为适宜,但是在小麦种植时若遇到阴雨天气或者气温较低以及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小麦赤霉病发生。另外小麦赤霉病在湿度较大的空气中更加容易生长和繁殖,也会加速小麦赤霉病在麦穗间的传播和蔓延,往往一旦病情发生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小麦发生赤霉病。
受农民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制约,很多种植户对小麦施肥基本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够全面,小麦施肥实践中采用的施肥比例不科学、不合理,无法发挥出肥料的最大作用,导致小麦的养分失衡,影响小麦的产量。在施肥中过多地使用氮肥,而不重视钾肥和磷肥的使用,单一的养分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也容易造成小麦后期倒伏。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比例还会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造成一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土壤营养成分出现偏差,小麦无法汲取充足的养分,导致小麦减产,甚至影响后续种植作物的生长。此外,在小麦种植中,在生育期的不同阶段都要进行追肥工作,整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肥料和时间,有的农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撒施的方式进行施肥,使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节约施肥时间,但因施肥不精准,肥料养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肥料浪费。施肥不均匀还会导致不同区域的土壤营养成分不同,使土壤存在缺肥和积肥问题,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在小麦收获后,因缺乏科学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很多农户选择就地焚烧的方式,导致制成有机肥料的原料缺失,同时还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这样不合理的施肥比例以及相关的施肥方式都会给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以及蔓延造成一定的条件,甚至一些化肥的使用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元凶”[2]。
安徽霍邱县的小麦种植居民在进行小麦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小麦赤霉病理论知识的了解,或者存在着对于小麦赤霉病无所谓的态度,不重视相关的防治工作。另外由于安徽霍邱县的小麦抽穗扬花期降水较多,存在着“晴天不想打、遇雨不好打、雨后被动打”的情况,影响防治效果。
在赤霉病大流行年份,种植中抗、中感品种,再结合药剂防治能够有效控制发病,而对于感病、高感品种来说,即使采用药剂防治也不能控制其发生病害。扬麦15号、扬麦33号和宁麦系列等品种以及非重发区的淮麦系列、镇麦系列抗赤霉病性相对较差。那么这就需要安徽霍邱县的小麦种植户在进行小麦种植之前,重视小麦的选种工作,尽量选择对于小麦赤霉病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小麦种子,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另外,相关的政府部门要针对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采取一定的推广政策,这样能够增加安徽霍邱县小麦种植户的信任感。
一是要重视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搭配使用,有机肥料来源广、成本低、肥效长,能够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有机肥料的使用越来越重视。在小麦种植中,将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搭配使用,缓急相济,互为补充,能提高化肥的肥效和转化率,源源不断地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养分,通过光合作用,促进小麦吸收,提高小麦的产量。有机肥料能够在分解的过程中,促进小麦的营养条件得到改善,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小麦的品质,这样在提升小麦品质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
二是要配方施肥,适当增加微肥,种植土壤的微量元素是农作物实现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农作物的生长依赖于土壤肥力。目前,测土配方是进行科学施肥最科学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制作采样地块施肥建议卡,依据地力、水旱地等条件科学安排底肥和追肥,能够有效促进小麦增产,提高小麦品质。在测土配方施肥中,要重视氮、磷、钾元素的科学比例,坚持养地和用地相结合、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原则,这样能够更好地降低化肥中的氮浓度,改变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有利条件[3]。
要加强对防治技术的宣传指导,赤霉病防治适期短,主要在抽穗扬花阶段,目前由于农民种植的品种不同、播期不同,使得防治技术难度较大、工作量大。因此,要加强对农民进行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让农民掌握好防治适期,特别要加强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推广,达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目标。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麦种植户重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及时防治,从而大大降低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概率,减少小麦赤霉病给小麦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适应能力特别强,无论是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无论是高原还是平地都可以种植。在安徽霍邱县进行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小麦的种植土壤、耕种方式、肥料施用等方面都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小麦种植中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传播进行防治,降低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