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锋
(民权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民权 476800)
在我国种植行业的发展中,花生的种植历史相对久远,花生是比较关键的经济作物。花生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花生作为油料作物,其开花结实时间相对长一些,具体生长周期包含几个阶段,即发芽阶段、出苗阶段、结荚阶段、开花下针阶段与果实成熟阶段。其中开花下针阶段花生生长速度飞快,对于光照和水分具有显著敏感性,需求较多养分支持。花生的结果过程,因果针入土后有所发育,形成完整的荚果,继而需要增加花生肥量。
通过分析可知,河南省花生高产的影响因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是投资力度不足,由于较多的农户没有意识到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性,年轻劳动力大多选择在外务工,再者农资产品呈现大幅度涨价的趋势,部分农户不愿意增加农作物的资金投入,制约了花生高产。第二是自然灾害影响着花生高产,自然影响因素尤其是气候类型是决定着花生是否可以高产的关键,若花生生长过程面临干旱天气的威胁,会阻碍花生正常的开花、授粉与结实进程。若花生在生长阶段面临阴雨天气的威胁,会降低花生光合作用的有效性,甚至让花生面临着病虫害的危险[2]。第三是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佳,一些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农业种植需求,不利于保障花生高产。第四是农户生产技能需要加强,一些农户的思想比较陈旧,总是采用传统方式种植花生,再者部分年轻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农村地区的花生种植新技术匮乏,因此需要提高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效果。
在对花生进行高产栽培管理中,应合理地选择花生种植品种,由于花生高产需要优质种子作为支持,一方面可以提高花生出芽率,确保花生苗均匀强壮,另一方面可以抵制病虫害,让花生能够稳产。花生品种的选择,应达到国家批准的良好品种,包含鲁花9号、10号,或者豫花10号以及豫花黑1号。与此同时,要关注花生的拌种操作与浸种操作,拌种作为高产栽培花生的关键程序,主要是降低花生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的几率,保障花生的出苗率,大多数情况应用花生种衣剂与药剂开展拌种操作。应用百菌清与多菌灵开展浸种拌种作业,要想更好地防治根腐病出现,可适当掺入浓度为90%的钼酸铵加以混合拌匀。
花生的高产栽培需要选择优质的土地资源,不要挑选重茬地区,不然会影响花生产量。种植花生应尽可能地选择平坦整齐与土质肥沃、疏松的土地,对应生长环境是保水保墒的。播种之前应精细化地处理种植地,促进花生根系顺利生长,完全整碎土壤内的大块、结块,确保田块足够疏松,由此土壤内的养分可被花生完全地吸收,确保花生能够实现高产栽培。种植地的选择还应该和污染生产区域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环境污染降低花生生长效率。种植花生之前还要规范化地翻耕农田土壤,基础耕作深度要大于30 cm[1]。
在花生种植期间,每亩施加基肥为1000 kg的农家肥、75 kg的复合肥、1 kg的硼砂、50 kg的过磷酸钙与10 kg的氯化钾。相关工作人员在花生的生长期还要另外进行追肥,结荚期之后实施叶面喷施过磷酸钙两次,喷施尿素溶液两次,应比较不同施肥模式的优缺点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促使花生种植效果更加显著。
针对花生种植的规范化灌溉,具体的灌溉管理上,全方位研究湿针需水量以及润果需水量,避免出现花生生长干旱的结果。花生生长前期的速度比较快,下针过程应开展排水作业,降低出现干旱水涝的几率。花生生长从荚果到饱果的过程,若气候比较干旱,要进行规范化的灌溉,争取灌溉到畦高度的一半,这样土壤可完全地对水分进行吸收。
2.4.1 前期田间管理
花生生长的前期植株比较小,不需要较多的水肥,如果土壤拥有一定的肥力基础条件,足量施肥之后不需要再次进行追肥,并且土壤含水量大于持水量最大数值的40%,也是不需要浇水的[2]。然而考虑到幼苗根系的深扎状态与有效发芽状态,应做好挑选清棵蹲苗促早发的相关计划。在清棵蹲苗促早发方式运用期间,为了促进花生根系发育,需要适当减少杂草数量与防治蚜虫,强化根系抗旱吸肥水平的提升。
2.4.2 中期田间管理
在花生开花下针期需加以田间管理,这一个阶段,花生自身的水肥需求量会有所增加,若花生生长前期出现干旱气候,或者存在前期基肥不够充分的现象,应在这一时期注重花生的浇水和追肥工作。追肥阶段应结合叶色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在叶色过浓的状态下,增加30 kg的草木灰和15 kg的磷酸钙。在花生叶脉失绿与心叶焦黄变小的情况下,增加10 kg的氮肥,或者使用硫酸锌水溶液0.2%,喷洒在花生叶面上。花生心叶颜色是黄白色的,表明花生得了缺锌症,应适当增加2 kg的硫酸亚铁,应注意的是,在花生浇水与花生施肥两天后才能够实施深耕松土操作。在果针入土之前进行锄草培土,便于实现花生侧枝高节位果针入土。另外是花生结荚期,因为此时花生植株生育比较旺盛,需要较多的水肥量,因此早熟花生品种从生长到开花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中熟品种大约是50天,在花生叶面上增加多效唑调节剂,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进行一定比例的分配,若植株存在潜在的干旱与缺水现象,要及时补充水分。
2.4.3 后期田间管理
花生结荚期由于能量转化,茎叶部位营养会有所降低,造成基部叶片逐步脱落,收获花生前与收获花生后茎叶顶叶仅剩下6片顶叶。剩余顶叶基本作用是执行光合产物转化以及维持植株活力的重点,为使叶片活力持续增强,结荚后期应持续喷洒过磷酸钙水澄清液两次与尿酸水溶液两次,时间间隔在10天左右。应持续关注花生生长后期的排灌操作,增加花生饱果率。
花生病虫害是影响花生高产的因素,以下以花生生长情况为基础分析病虫害防治的方式,落实花生高产栽培的最终目的。
2.5.1 花生病害的防治
一是叶斑病。在花生的具体生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叶斑病,使得花生产生褐色病斑,在病情有所扩散的过程中会产生霉状物。患叶斑病的花生颜色会呈现一定的不同,若呈现黑色病斑,尚未呈现褐色病斑的花生表示患有病害的程度比较严重。叶斑病的预防措施为:应采取科学轮作的形式,挑选优质的花生种子,花生长势最佳的雨季是叶斑病防治的最佳阶段。相关人员应使用多菌灵药物喷洒到植株上,每次喷药后应保持两个星期的间隔时间,基本上喷药三次后就能够控制叶斑病的出现。
二是青枯病。青枯病可发生于花生生长的起始阶段,会导致花生叶子失水,最终枯萎。预防的方式以选择品质优与抗病能力强的种子为主,播种之前在土壤上施加一定石灰。若出现植株染病的现象,应在第一时间内去除植株,并集中烧毁。患有病害的花生植株不可用于花生堆肥,需要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及时对杂草进行清除。若花生患病率大于10%,应按照轮作的形式进行种植,结合患病情况进行规范化轮作,一般会和谷类植物一同轮作[3]。施肥期间,应增加一定量的磷肥和钾肥,避免土壤湿度过大,雨季需要开展排水作业,控制花生患病几率,将病菌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5.2 花生虫害的防治
地老虎以及蛴螬均是花生种植期间出现率较高的害虫,影响花生幼果正常生长,制约花生产量。在防治阶段,相关人员要保证正确的轮作操作以及翻耕操作,施肥过程不要施入没有熟化的肥料,定期清除田间杂草。虫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可选取在秋冬季节翻地,把幼虫翻到表面,这样在冬季严寒的情况下可冻死虫害。除此之外适当地进行化学防治,使用辛硫磷乳油兑水进行稀释,喷洒到土地上,或者应用毒饵,将饵料与化学药剂混合,喷洒在种沟内。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农业领域日益发展,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种植人员要保障花生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不断应用有效的技术,围绕病虫害现象进行针对性的防治,重视花生栽培关键环节,以此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获取花生栽培最大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