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伟 中铁建云南投资有限公司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低增长时期、痛苦转型期和攻坚克难的改革期。在政策的指引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企充满了为改革和创新增色的动力。应该直面国企改革的新趋势、新变化,明确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深入推进与落实目标,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1]。
国有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广大社会群体服务。国有企业,顾名思义,就是由国家出资建设、支持发展的企业,国有企业代表了国家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国家形象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飞跃,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发展潮流。
国有企业存在的最高价值是造福于人民,但其商业性能也是不能忽视的重点,一家不能产生效益的企业不能称为企业。从某种层面来看,国有企业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的小型经济共同体,基于此,国有企业最大的特征是,它比普通企业更有社会责任感[2]。
企业战略是营销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诸多企业战略的总称。企业战略的更新与践行永无止境。企业战略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都是针对企业长期发展,聚焦根本、现实问题的战略[3]。这些企业战略虽然涉及不同的范畴,但是目的殊途同归,基本性质相同,只是规划问题的层次和角度略有差异。总之,只要包括公司的发展策略、长期执行方式,就都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4]。
国企改革的方向决定着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全新尝试即将拉开帷幕,部分实体企业集团要脱离实体,转化为“以管资本为主”的投资主体。目前多数央企的业务过于单一,规避行业周期风险的能力较差,脱离实体后,通过多元化经营,依靠非相关行业独有的周期性,对冲行业周期性带来的风险,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无疑给众多实力出众的国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能够使得国企优化、重组,焕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推动国内科技、经济创新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风险防范能力。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力,造福于人民[5]。
政策的准确性体现在国企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对政策的要求非常高。以往的改革尝试犯了很多错误,新常态改革要尽量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
因此,国家和企业应该总结过去的一些政策和经验,完善细节,制定更精确的政策指引。优化和布局一批科技创新、文化传承能够持续或间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企业。以国有企业为引领,社会各方密切配合,互相融合,协同发展。比如,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有一个逐步深入学习认识的过程。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界线制定政策,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宜独资则独资,宜控股则控股,宜参股则参股,不定目标,不搞一刀切,一企一策,大力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政策的透明度,坚决防止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坚决防止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名行减少国有经济比重之实[6]。比如,按照三中全会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的要求,明确区分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区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区分垄断收益和竞争收益,一切非商业性目标带来的成本都应由公共财政足额补贴,或在考核中给予确认。
国有企业分类初步分为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两大类,通过准确界定国有企业功能,实现分类改革、分类监管。这些进展为全面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就是在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最终有序推进改革进程。只有所有企业、所有行业都实现质的飞跃,国民经济发展才能达到最终的发展目标;只有在与其他国家竞争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利用优势,在国际贸易战中摘取胜利的桂冠。对于实体企业而言,沿着产业的链条向纵深发展是必选之路。为做好做强实体企业,首先,建立适应市场的公司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投资公司负责投资,依靠制度的建设规范企业的运营,是将实体企业推向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适应市场的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那么企业将无法适应市场,更无从谈起专业化发展。其次,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掌舵,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无疑为企业选拔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了助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会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适应竞争。最后,加快内部机制的市场化,一切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等活动必须遵从市场的规律,适应市场的公司制度和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能不能生存,内部机制市场化决定了企业能不能发展壮大,市场化的内部机制确保了优秀人才能够不断补充到企业的关键位置,这些人将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改革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缓,证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质量提升和发展追求阶段的目标是稳定,力求解决各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要增强国力,就必须加强经济建设。改革的内容虽然不包括制度范围,但对改革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制度最重要的特征。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发展改革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处于必须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阶段,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法律必须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准作业程序,防止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我国有着非常独特的国情,面临着许多其他国家没有的特殊经济社会现象和挑战。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特殊国情下的许多特殊问题。例如,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人口非常稠密,地区间经济不平衡,运输业的季节性非常明显,由此产生了许多特殊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已成为国家的重点战略任务。国有企业肩负着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与担当,比如高铁的研发与运行。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问题,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为防止国有企业内部腐败现象的出现,党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廉政建设,严格监督管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内部可以设置举报专线,企业内部员工举报经核实后,应给予实际举报人一定的补偿,增强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意愿。此外,公司内部信息系统还可以设置廉政建设专栏,市民和员工可以匿名举报,专人管理,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垄断行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但垄断行业在国有企业中占很大一部分。现在,经济新常态改革迫在眉睫,垄断行业的改革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垄断行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垄断行业的改革必须从头开始。新经济峰会呼吁经济平稳增长,重在产品质量。国家要大力引入相关企业,与垄断企业形成竞争机制,政府部门要加强垄断行业管理,重点研究产品价格,确保垄断行业改革符合国家需要。同时,要实时推进国有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开展一些大企业的改革工作。但在改革过程中,转型可能难以快速完成,从而产生更大的损失,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重点扶持大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生命线,要落实改革政策,打造一些名牌企业,使它们在国际上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然而,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并没有完美的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思考、推进。培育动能是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控制风险是改革的正确内涵,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除了追求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外,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威慑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治理结构,完善国家内部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维护廉正,避免滥用职权。要通过全面梳理优化监管流程,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构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屏障。要通过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
企业薪酬分配是否合理,是留住人才、赢得人心的关键。只有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才能经营好企业。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相关制度制定薪酬,依法依规进行绩效考核,不仅要为部分员工争取权益,还要缩小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做到奖惩分明,确保广大职工积极工作。即使是国有企业领导,也要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完善企业分配制度,配备专人进行薪酬统计,规范企业支出程序,防止公款私用。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是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因素。要大力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加快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职业经理人和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依法治企取得一定成效,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改革落在实处、发挥实效。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公司治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适应市场环境发展特质,规范董事会职责。一是建立以契约精神为基础的先进公司治理,规范企业管理人员的各种行为,明确经营者与投资者的权利和责任,提高企业的科学高效运作。二是董事会民主制度优化运行机制设计,转变公司治理模式,重新调整现代公司制度与党组织的有效结合,形成健全的决策制度,促进公司治理的有效保障机制建设。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董事会结构,使国有企业能够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获得更高的利益。四是重视外部治理要素的引入,发挥外部治理作用,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有助于实现公司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客观环境下,为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为其深入推动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一定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同时注重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双措并举,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发展、优化以及创新,构建以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推进的改革与发展模式。
在新常态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创新国有企业模式尤为重要,这是实现国有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在实施改革的相关国有企业应制定完整的改革方案,同时提出更加科学的建议。
国有企业经济体系是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障国有企业稳定的发展空间。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模式下,相关国有企业应主动创新经营模式,运用优质创新解决方案,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合理运用相关方案保障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