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灵
(甘肃省灵台县百里中心小学,甘肃 灵台)
游戏化课堂教学是利用游戏活动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游戏互动,在互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趣味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针对游戏化课堂教学展开研究,通过设计趣味性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启蒙教育,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相对困难,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习惯了幼儿园游戏化教育,觉得小学数学课堂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奠定数学知识基础。
2021 年7 月提出的“双减”政策,意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遵循“五育”并重的理念,推动学生的个体化发展。而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和这一背景不谋而合,借助游戏活动提高课堂趣味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在游戏互动中学习知识,在实践和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游戏课程构建课堂多见于低年级教学中。游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小学生有较高的兴趣参与游戏,但游戏活动并无明确的教学目的,只是当作单纯的游戏进行互动,一旦教师未能控制好流程,将直接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应用游戏教学较少,且游戏互动较为单调,时间较短,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现状下,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成为走过场,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事实上并未引发学生思考,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教师要求有序参加游戏,但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部分学生趁着游戏活动,随心所欲干其他的事,脱离教师的组织安排。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弱,对游戏活动兴趣高,兴奋过度,就会跳出课堂氛围,忽略了课堂秩序。游戏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教师尽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及时发现自控能力差、调皮的学生,及时介入,将学生拉回课堂。反之,游戏活动过程中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情况,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将无法完成学习任务,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受到游戏活动趣味性的吸引,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融入游戏,不参与游戏,出现走神、溜号等现象。在一些游戏互动时,优生和教师、同学进行高效互动,其他学生却没有参与的机会,沦为“观众”的角色,表现出两极分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非优生的热情和信心,甚至会使其出现抵触、害怕出错的心理,在下一次游戏活动中主动退出,不参与游戏活动。最终影响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效果,影响课堂教学实际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及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游戏的设计是实施游戏教学的关键,教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游戏时间和数学知识的融入,这对教师而言绝非易事。教师需要将游戏规则和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保持统一,确保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对数学游戏的设计应做到:(1)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使其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更要具有数学特征,服务于课堂教学。(2)根据游戏内容提前准备好游戏工具和材料,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3)注意评估教具的安全性,避免其给学生带来安全风险。(4)教师要在实施游戏活动前向学生讲解游戏规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懂游戏规则。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教师需要主动给学生做示范,保证学生都能掌握游戏互动的规则。(5)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实时观察,及时介入指导学生,帮助游戏顺利进行。但不能轻易打断或大包大揽,要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应自我评估游戏活动的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游戏设计。如在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个性,教师设计游戏要适当提高难度,以符合学生心理发育特点,过于简单的游戏反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考虑到小学生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视组织和管理,控制好游戏进程和课堂秩序,让学生在一定课堂秩序下自由地进行游戏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组织、管理能力,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范措施,提高自身应急处理能力。首先,教师要树立威信,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定的威信,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同时要主动关心学生,加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的榜样,提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号召力。其次,教师可以积极采取小组游戏的方式,在小组分配上保证学习能力好、学习能力中等、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均匀分配,并对学生充分赋权。此外,游戏过程中发现有调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对调皮的学生形成负面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对于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学生,教师则鼓励表扬,给予肯定,形成正向反馈,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当游戏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失去控制时,需要及时停止游戏,展开常规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课后对游戏活动失控的原因进行总结,不断进行自我改进。教师可每周组织集体备课,分享游戏活动设计,明确活动掌控中的重点和难点,应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展开游戏活动。教师每月应组织轮流听课,通过聆听其他教师游戏组织设计,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保证自己胜任游戏化教学。
游戏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全员参与,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每个班级的学生性格差异较大,教师要关注内向、胆小的学生,给予其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其在游戏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良性情绪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表现机会,选择更简单的游戏任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方式组织游戏活动,在学生中选出组长,使其带动组员参与游戏活动。组长可以选择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赋权提高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组内积极参与游戏的学生带动参与兴趣低的学生。在学生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受到正向激励。在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友善的眼神给予积极关注,让参与度低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同时教师可使用微笑、点头等身体语言给予学生反馈,学生受到正向激励后会产生良性情绪体验,这将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在后续互动中的积极参与。当养成积极参与互动的习惯后,学生就能自主参与互动。通过引导全员参与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生思维碰撞,更有利于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校要重视对游戏课堂的评价,通过课堂评价给予教师教学反馈,让教师更直观地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和效果,纠正对游戏化教学的错误认知。针对游戏课程的课堂评价也是帮助游戏化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关键,能够让教师更完整地了解课堂教学成果,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指导下一阶段教学的安排。教师要对游戏设计展开评价,客观评价环境、时间、准备工具、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了解游戏活动是否顺利进行,取得理想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根据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课堂表现进行回顾评价,课后可利用课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量化评估游戏活动的实际效果。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对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游戏课堂的多元化评价,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给教师正向反馈,对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持续应用、纠正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知起到应有作用。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有助于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过渡,适应“双减”政策和新课改要求,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小学数学游戏课程课堂教学仍然存在游戏教学流于形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未能全员参与等问题。因此,构建小学数学游戏课程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端正游戏教学的认知,合理设计并实施游戏教学,不断提升游戏组织能力,促进全员参与游戏互动,以实现数学课堂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