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兰 唐红祥 柳 春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广西高校的调查
张云兰1,2,3唐红祥1,2,3柳 春4
(1.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2.广西财经学院广西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3;3.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4.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库。面向广西高校开展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关于乡村振兴了解不多,主动学习较少;关注乡村振兴频率不高,话题讨论较少;关注乡村振兴深度不够,社会实践较少;关注乡村振兴效果不佳,参与意愿较低。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应根据大学生特点和需求,推进乡村振兴课程思政、优化乡村振兴传播途径、丰富乡村振兴传播内容、强化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进而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
乡村振兴;大学生;新媒体;人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库[1]。在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人们利用网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播,传播形态越来越丰富,传播效率大幅提高,为乡村振兴传播提供了新途径[2]。因此,掌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现状,有针对性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对培育大学生“强国有我”的志向和“三农”情怀,增强大学生“知农爱农、助农兴农”的使命和担当,引导大学生发挥其学科专业优势和文化优势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广西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期为优化乡村振兴信息传播和引导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现状,本文在作者十余年的高校《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经验和反思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3]、结合广西实际,编写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的调查问卷》。经过三次初步调查对问卷进行调整完善,确保问卷题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家庭所在地、学历类型、政治面貌等方面;第二部分是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包括使用新媒体时间、使用新媒体的途径、使用新媒体的平台、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对新媒体的评价等方面;第三部分为问卷的主体部分,是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现状,包括是否关注乡村振兴、关注乡村振兴的频率、关注乡村振兴的目的、使用新媒体关注乡村振兴的情况等方面。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现状,系统分析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的策略。
问卷调查主要以广西高校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专业涉及理工、文史、经管、艺术等。问卷由各学校辅导员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给学生,尽量使调查样本涉及各个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参与问卷调查人数485人,回收问卷485份,有效问卷4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本次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女大学生占比68.04%,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占比76.08%,本科层次的大学生占比81.44%,团员身份的大学生占比64.33%。
表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变量属性人数所占比例(%) 性别男15531.96 女33068.04 家庭所在地城市8317.11 农村36976.08 城乡结合部336.80 学历类型专科9018.56 本科39581.44 政治面貌团员31264.33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7315.05 群众10020.62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已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较长,95.26%的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大于等于2小时,其中2~6小时的占66.39%,超过6小时的占28.87%。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学习的时间(疫情期间网课除外)不长,69.28%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学习的时间不足2小时,并且31.14%的大学生不足1小时,仅有11.34%的大学生每日使用网络学习时间超过4小时。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学习的时间不足上网时间的一半,其余时间主要用于娱乐、休闲、购物、社交等,表明有必要和条件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乡村振兴学习。
大学生更偏向于使用新媒体,且对新媒体的认可度非常高。调查结果显示,在获取信息时,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手机,其次是电脑,分别占83.3%和12.37%,仅有2.06%和0.41%的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书籍和报刊。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中,微信、QQ和抖音排前三,使用人数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94.64%、88.66%和61.24%,另外有50.52%和49.28%的大学生使用B站和微博。在新媒体对学习生活的作用方面,76.91%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对学习生活的帮助很大,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提供了认知世界的途径,有助于提升学习广度。这表明利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QQ和抖音等手机APP传播乡村振兴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的习惯和需求。
随着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断推进,大学生逐渐对乡村振兴有一定了解。调查显示,98.7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乡村振兴。从对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来看,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占54.02%,不太了解的占40.82%,非常了解的仅占4.33%。学习有利于加深对乡村振兴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振兴学习方面,有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种,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被动学习,其中60.21%的大学生接受过部分学习,仅有8.87%的大学生接收过系统学习;主动自学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占比很小,仅为10.93%。目前仍有20%的大学生没有被动或者主动学习过乡村振兴。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应该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乡村振兴的学习。
关注乡村振兴的频率是衡量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频率不高,其中经常关注乡村振兴的仅占11.96%,偶尔关注的占67.01%,极少关注和从不关注的占21.03%。当被问及大学生不关注乡村振兴的原因时,54.64%和43.92%的大学生分别认为是信息枯燥和没有途径,同时有30.52%和24.95%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兴趣、和生活学习无关。进一步调查发现,乡村振兴没有在广西高校成为热点话题,经常谈论乡村振兴相关话题的大学生仅为8.25%,13.2%的大学生从不谈论。这表明,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乡村振兴相关话题的舆论引导,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频率。
从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来看,排前四位的是手机、电脑、线下课堂和线下讲座,分别有91.55%、61.86%、48.45%和33.2%的大学生使用。由此可见,新媒体是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同时,7.42%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传播的乡村振兴相关信息非常全面,51.75%和34.23%的大学生觉得比较全面和一般。在新媒体看到乡村振兴信息时,70.52%的大学生表示会大概浏览,仅有18.97%会认真观看,认真观看并转发或分享好友的只有5.15%。在被问及是否会利用新媒体对乡村振兴相关信息发表评论时,经常会的大学生只有9.07%,55.26%的大学生偶尔会,从来不会发表评论的大学生占35.67%。从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来看,74.43%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这表明,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乡村振兴相关信息,但大部分大学生对其的关注深度还不够。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仅有47.22%的大学生表示知道国家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方面,60.62%的大学生认为作用非常大,28.04%和10.72%的大学生觉得一般和不确定。但在被问及毕业后是否打算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时,56.91%的大学生回答还没有想好,不打算的有12.78%,明确打算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只有30.31%。同时,仅有29.9%的大学生打算毕业后到基层(县级及以下)工作,仅有27.63的大学生打算毕业后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目的不够明确,效果不佳,尽管明白自身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但未能形成“三农”情怀和担当,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不强。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能有效引导和启发大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不光需要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参与。为加强各类专业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了解,将乡村振兴相关知识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有针对性地普及乡村振兴,进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关注乡村振兴。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分享乡村振兴相关理论、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向学生强调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大学生“三农”情怀,引导大学生思考“基于自身专业和个人兴趣,我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乡村振兴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如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设计、乡村振兴调查研究、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等,以任务为导向,促使大学生探索“如何才能推动乡村振兴”。例如,《广告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参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助力农产品销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了解。
在加大乡村振兴信息传播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针对大学生常用手机、电脑接收信息的特点优化传播途径。调查显示,94.02%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93.8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相关信息的传播;95.0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新媒体扩大乡村振兴相关信息的宣传,能够提升其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77.53%的大学生认为在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方面,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强。同时,70.72%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是当前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效度最高的途径。在被问及哪些新媒体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时,79.38%的大学生选择了视频网站,其次是乡村振兴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分别有67.22%和60.21%的大学生选择。因此,应该通过视频网站、乡村振兴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一步加大手机新媒体对乡村振兴的传播力度。这个过程中,各种新媒体需要和市、县区共同建设乡村振兴传播基地,推动政府、企业、村民多主体合作,培育乡村短视频和图文创作者,根据各个村域特色传播乡村振兴[5]。
调查显示,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只有57.32%的大学生关注乡村组织振兴外,关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大学生均超过80%,但仅有11.34%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满足了其对乡村振兴信息的需求,69.07%的大学生认为比较满足。因此,为了提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应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四个方面丰富乡村振兴传播内容。首先,传播乡村新政策。利用新媒体宣传各地乡村振兴实施条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大学生回乡创业扶持政策等,引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选择。其次,传播乡村好青年。挖掘在乡村振兴领域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优秀青年代表,讲述其在乡村逐梦的故事,坚定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再次,传播乡村新变化。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万家和的乡村新画卷展示乡村新变化和乡村振兴系列成果,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最后,传播乡村急需求。深度挖掘各地乡村振兴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乡村基层治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强化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使命与担当[6]。
实践出真知,乡村振兴为大学生提供了乡土教材和实践舞台。调查显示,55.67%的大学生认为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才,其次是产业,占27.42%。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库,一定要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敢于动手,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改革实践,在不断实践中形成更广博的乡村振兴知识体系。虽然各地曾先后开展了“三下乡”和乡村振兴服务团等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参与范围小、实践时间短、实践项目少等原因,没有形成全体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的氛围。因此,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劳动教育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乡村场景纳入劳动教育基地,使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带着有关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的问题和任务走进乡村,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思考,结合自身专业所学充分服务乡村振兴。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校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建立高校与乡村联系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媒体是传播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可度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掌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状况,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培育大学生“强国有我”的志向和“三农”情怀,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1] 王佳伟,吴芝花,乔金笛,等.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研究——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2): 181-191.
[2] 徐诺诺.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重塑研究[D].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2020.
[3] 黎展毅. 以阅读促党建: 博士研究生党建工作与主题阅读活动浅析——以广东工业大学调查为例[J]. 出版广角,2021(2): 89-91.
[4] 焦义培. 新时期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探索[J]. 核农学报,2022,36(5): 1078.
[5] 姚利权. 新媒体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3): 54-56.
[6] 董晓日,范一鹏,徐驰,等.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设计战略模式[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0(3): 26-34,97.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Atten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in the New Media Era——Based on the Surve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talent pool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 atten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conducte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know much about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ake less initiative to learn; the frequency of paying atten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not high, and the topic discussion is les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less social practice; the effect of paying atten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poor,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s low. Therefore, in the new media er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promot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ptimize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nrich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at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new media; talent
G412
A
1008-1151(2022)09-0179-04
2022-05-21
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新农科’教育改革背景下经管类农林人才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研究”;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21QGRW058);应用经济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桂教科研〔2022〕1号);广西财经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OBE 理念的财经类院校‘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2XJJG09)。
张云兰(1984-),女,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支持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