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铁蓉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重庆 40006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全国范围内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公益设施建设逐年提升,其中大部分投资来源为政府投资。如何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保障民生和实现公共服务的作用,应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公众参与理念,阐释公益性场馆在建设和布展实施层面,如何营造公众参与空间和突出公众参与体验感,最终服务于场馆公众参与的运营、公众文化影响力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带动。
“公众参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女博物馆学家妮娜·西蒙(Nina Simon)在其撰写的《参与式博物馆》中提出,主要观点是主张在公众欣赏博物展览内容时,可以参与到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中,而非做被动的文化消费者[1]。目前国内针对展览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场馆运营期间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例如我国的学者刘哲、贾清提出“交流型参与模式”“贡献型参与模式”“合作型参与模式”“创造型参与模式”四种公众参与类型,其依次存在递进关系,并指出我国公益场馆的公众参与模式应更多向创造性公众参与模式转变[2];二是主要对展览展示中公众参与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如李珂珂研究了人工智能时代美国展览场馆常见的公众参与技术与参与模式,包括布展应用程序、互动设施设备、姿势匹配、虚拟参观等技术端口,同时对我国展览和教育在公众参与的技术执行层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3]。
纵观现有研究,主要方向更多偏向运营和布展技术层面,较少从场馆建设角度对公益场馆公众参与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公众参与的理念应该在场馆策划和建设的初期就进行充分考虑,才能为后期场馆公众参与运营、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例如:从选址考虑公众聚集性和辐射能力,在场馆总体氛围中沉浸式体验,到展项带来公众参与互动感受,对展览展示成果的即时反馈沟通,最后基于公众对场馆感受的传播、媒体反馈,达到真正的创造、分享和传播的目的。本文以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建设为例,探究公众参与的理念在场馆建设初期的途径与方法。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原位于渝中区朝天门广场核心地带,是展示重庆城市规划和公众教育的窗口。2019 年按照重庆市打造“两江四岸”统一部署,展览馆整体搬迁至南滨路弹子石广场,建设成为重庆市重大城市公共功能设施。从策划初期,场馆就考虑在建筑改造与布展中更多融入公众参与与城市会客厅的理念[4],并使其逐步从观念走向实践。
展览馆场馆是对原商业车库进行的改造。原建筑公众参与空间少,功能单一,无法吸引人流参与驻留,展馆从其外观和内构两方面入手改造,营造“公众参与空间”。首先,建筑外观需要以第一印象吸引公众驻留,外立面创意采用大屋檐不规则曲面铝板构筑,通过现代科技和装配式建筑手法,液晶显示屏幕与钛锌板相互结合,使得整体外观如草书中的“起”字,夜间辅以高山流水的灯光效果,融入重庆山水的绝美印象,烘托地标建筑景观,吸引公众的驻留。其次,从内构来说,原有车库的开敞空间不足,通过改造,在基本保持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新增架空平台面积约3531m2,新增地面广场面积2149m2,新增山、墙面观景平台面积1760 m2,极大地丰富了公众参与的活动空间,在场馆地面广场或架空景观平台各个角度都可全方位饱览“两江四岸”壮丽风景,让公众直接融入山水相依的环境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赏得了风景”,实现公众的感官体验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融合。
展览展示的主要社会价值,在于引导公众感官体验到认知升华。传统的模型和展板文字静态化表达,公众沉浸体验感与参与性不高,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布展中,结合“创造型参与模式”的理念,重点将建设资金投用于场景复原艺术品打造、多媒体技术展示、交互公众体验和城市规划数据展示应用当中,深度展示重庆的山川河岳、历史过往、风土人情、发展成就、未来规划等。
从公众参与的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体验方面,展项“重庆城的前世今生”,基于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和裸眼3D 技术,为观者营造一个六面覆盖LED 屏的立方体投影展示空间,让观众在包裹式沉浸中观展。再如展项“飞越重庆”影院,采用180°整舱旋转、飞行姿态高仿真模拟、沉浸式巨型胶囊屏幕影像等创新手法,在几分钟时间内,让公众体验到飞跃38 个区县的山川风物和特色人文景观。
从帮助公众对重庆文化与历史符号理解方面,展项“最重庆”注重重庆性格解读,场馆中庭场景以具备重庆烟火气息的穿斗结构吊脚楼为建筑形式,模拟“依山而建,陡壁悬挑”的建筑外观;“窗户”内用智能化手段演绎市民日常生活的风貌,观众可以进入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鲜活的本土文化融入感。
从发挥公众参与规划的主观能动性方面,通过集成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展示方案,以互动大屏和建筑群建模为手段,集成城市规划的地理信息相关数据,公众可掌握主城区主要分区建设现状及规划成果;重点建筑群具有可触摸的信息化模型,对不同时间段的建筑风貌、交通信息动态反馈,公众可以在场馆中对规划编制提出意见并实时上传。
在激发公众自媒体传播等创意参与方面,如解锁不同的取景,打卡重庆“两江四岸”的夜景拍照、视觉互动点亮重庆主要建筑地标、吃火锅时互动智能答题,山水沉浸室隔空挥手和脚踏,让茶花绽放和江水荡漾,使公众可探索、分享、构筑自己独特的参观故事、打卡路线和关于美的体验,同时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媒体传播渠道等进行自发传播,扩大展馆文化宣传和辐射影响力。
得益于建设初期的统筹策划和布展谋划,建成后的场馆真正成为了集市民参观、学术交流、城市宣传、爱国教育、时尚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公众参与主阵地。场馆于2022 年4 月正式对市民开放,运行近3 个月以来,社会反响热烈,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持续迎来客流高峰。同时展馆在川渝两地举办的“智慧城市新地标”等系列活动中,连续多天登上新地标人气榜前三名。随着公众对展馆的认可度和参观热度的持续提升,南岸区长嘉汇地带人流量的汇集直接拉动了周边商业、景区和文旅设施的乘数效应发展,形成区域联动文化名片,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了更加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公益场馆建设中,特别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场馆中,应该在策划和建设阶段不断强化公众参与理念的融入和评估,将建设与投资重点放在使公众参与感强、创造性参与程度高、教育意义深刻的项目上,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在发挥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功能。同时,通过场馆“公众参与空间”营造和“公众参与创新技术”引导[5],从便民性、互动性、趣味性、丰富性、反馈性等方面多管齐下[6],为后期场馆的公众参与运营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发挥公益性场馆的纽带效应,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社会效益方面发挥更加长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