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兴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澳前镇中心小学,福建 平潭)
体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把身体素质和智力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过程,在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综合发展、完善其生活能力、提升其身体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这门课程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缓解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此背景的不断影响下,社会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然而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稳定发展的关键基础,若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那么就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最关键的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抗压能力的培养。然而,体育这门课程自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是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最关键的课程,并且,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小学生开展体育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精气神,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养成克服困难的意识,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现阶段有些学校把教育的核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上,不够重视体育这门课程的教学,导致大部分体育课都被改为文化课或者是自习课,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到体育项目。除此之外,学校方面的体育设施不够齐全。一些学校的体育场以及相关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平时所接触的体育项目只有跑步等活动,无法接触到更先进的体育设施。同时,体育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不强也是导致现阶段体育教学质量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校方面在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体育这门课程的教学,师资团队没有及时注入新鲜血液,导致现阶段一部分体育教师还是沿用枯燥、单一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使体育课程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核心素养是促使人们成功以及维持社会运行所具备的情绪、功能、观念的集合体。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和进行有关的体育活动。因此,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那么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其体育能力,同时还需要把体育精神与道德素养传授给学生,使其明白两者的重要性,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篮球比赛的教学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把篮球基本规则讲解给学生,使学生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活动。其次,需要尊重裁判,严格按照裁判的指挥开展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其学会团结协作,尊重竞争对手,旨在通过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现阶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得到高效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生本理念的不断推动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存的教学资源,为其开展丰富、活跃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从而使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核心素养。
在人生的历程中,一切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体育健康的认知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个人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伴随着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的心态、身体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从学生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为现阶段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过于重视工作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缺乏良好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指数未达标准。所以,在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渗透健康意识,使其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改善教学理念,在加强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同时,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中“运球”这部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运球的基本知识以及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这一基础上为其开展一个运球跑的比赛。在比赛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小事故和处理方式进行相应的讲解,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为了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设置与之对应的考核机制对其进行考核,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考核结果明确自身的缺陷,并针对其不断地完善自身。运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更专注地投入学习。因此,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转变教师主导的评价模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为了使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学习中,使学生对体育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教师就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前对动作的难易程度有初步认识,并且尝试自己练习一些动作技巧,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深入学习。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得到高效的提升,同时还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这门课程的好处,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学习中,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道德是体育的深层内涵。教师必须深化教学,将体育锻炼提高到精神层面,促进学生养成热爱体育和运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教师要抓住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的魅力,理解竞争精神,有效渗透体育道德,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此外,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小学体育涉及的知识相对简单,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将教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内涵,快速掌握运动和动作要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视频,领略运力员的精神风貌,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体育项目,丰富体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体育的魅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不同项目的比赛录像,同时教师做好讲解,让学生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促进小学生理解“更高、更远、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进步,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就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教学开展的重要目标,符合教学改革对体育课程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指导性力量。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