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2-11-24 12:10陈晓红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新冠政治

陈晓红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其中也存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更新不足,没有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与学生的爱好及兴趣脱节的现象。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新冠肺炎疫情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任重而道远。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响应居家隔离的号召,人们减少了户外活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向网络。这就需要高校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有系统性地跟进学生的情况[1]。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海量信息面前,一些大学生容易被误导。因此,高校要抓住疫情中的教育素材,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国情,强化高校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积极发展自我,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疫情防控期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较难把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信息接收中有一定的难度,效果反馈存在阻碍。同时,一些高校大学生对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习活动重视不够,忽视了学习对自身的心理调节作用、价值引导塑造作用、理想信念教育作用、人生价值观教育作用。新冠肺炎疫情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显露出来,同时,这些困境也催生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2]。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随着疫情信息的不断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因时而变,否则就会出现信息片面、缺失。因此,高校需要针对社会热点现象,联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堡垒。

大学生作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见证者、参与者,直面社会各种热点问题。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政工作者应注意在思政课堂导入和实际讲解中,加入真实抗疫故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后疫情时代善与恶、义与利等观念展开思考,达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同时应发挥疫情防控榜样模范作用,通过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深入挖掘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力量之中,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案例。生活即教育,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情理并重、因势利导,把疫情危机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机。

(二)强化高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像是一种证明和启示,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联合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优势[4]。但是线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弊端和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无法掌握真实情况,不能准确及时获取学生的身心状况,对于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追踪,学生容易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这也是影响线上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在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思想的同时,也应注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同时以抗疫故事为依托,深刻领会和学习新理论,融合后疫情时代教育新内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坚持“学生中心”理念,立足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能听懂、能领会、可落实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授和宣讲,更好地打通学生的思想通道。

(三)多途径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利用丰富的网络形式,进行思政课教学。在后疫情时代,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师生间的直接互动减少,想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好层出不穷的网络媒体形式来实现。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立足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广泛利用钉钉、线上会议等教育、工作群体交流软件进行教学工作,同时结合班级同学们的使用偏好,通过抖音、微视、短视频等方式保存、传播优秀的教育教学影视资料,通过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弘扬社会正气。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理论素质,注重知行合一。要建立思政课教师监督制度,确保思政课教师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捍卫者。同时,学校要阶段性树立思政课教师先进典型,选出在课堂上能够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在生活中能够做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者的先进个人作为育人榜样,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后盾[5]。

最后,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要以学院或学校为单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客观实际,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红色资源,从实践活动出发,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

(四)推进实践活动开展

任何一种工作若不落到实处都是纸上谈兵。在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形式与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这样才能收到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逐渐丰富多彩,仅仅依靠传统的观念灌输来达到教育目的是不现实的,往往会让受教育者产生抵触甚至反感[6]。因此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方法,高校可以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考核,如果与学生自身学习利益挂钩则会引起学生重视。高校应该完善自身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实践活动制度,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在生产劳动类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可以将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与学校服务、社区服务联系起来,让大学生真正深入社会基层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还可以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如科学实验、科技发明、生产实习、科技咨询、成果开发、实用技能培训、挂职锻炼、教学专业培训等。

(五)优化思想政治课程评估

高校需要优化思想政治课程评估,将零散混杂的成效检测机制统一起来,形成一套合理有序的运行机制,以突破传统、创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例如,在法治教育方面,大部分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不高、法治意识比较淡薄,要在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普法教育,将法律融进生活教育,促进学生法治观念养成和法律知识普及。还可以根据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开设相关领域的法治课程;严格做好学生课程考核工作,开展法治知识进社区等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懂法用法。从课程评估的角度入手来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将课堂评估纳入学生及教师的整体考核中,以此来突破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优化及改革[7]。同时,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来深化整体教学实践。为提升整体教学的效能,可以采取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微课等新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之中,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后期课堂教学评估中,借助互联网优化评估过程,提升学生及教师在整个课堂评估中的体验感,以全面优化思想政治课程评估。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疫情中的教育契机,勤于了解学生内在需求,善于挖掘素材的深刻内涵。当下,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出现教育环境复杂化、效果弱化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勇于逆流而上、直面挑战,精于把握育人节点,构建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准备机制、信息机制、评价机制,为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新冠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