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文化底色,开展语文古诗词“本真教学”

2022-11-24 10:34
新课程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本真首诗古诗词

袁 鑫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山东 东营)

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本真教学”。也就是在尊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情况下,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语文教学。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同样需要注意挖掘古诗词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化信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方面的素养,并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理解古诗词,实现古诗词的“本真教学”。

一、联系诗词背景,体会古诗词蕴含的社会文化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大多都是在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教师只是程序化地让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以及背诵或者默写诗句。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诗词之后也不知道诗词到底为何物,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创作的时代,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但是,由于古诗词创作的时代与我们生活的时代距离遥远,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师在开展古诗词的本真教学时,就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隐含的寓意,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或者哲理。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凉的意境。在介绍古诗词背景的时候,可以采取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这样才符合本真教学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说明这首诗是作者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所作,作者不满于皇帝在亡国之后忘记国耻而夜夜笙歌。作者在看到这样的景象以后,为百姓和国家飘零的命运感到痛心,才在墙上写下了这首诗。当学生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时,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当时悲愤的心情,从而深刻地了解这首诗。这时候,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了解背景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可以提问学生:“你在了解背景以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在思考之后,就更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痛苦心情。

再比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当时中原沦陷,胡人侵占国土的社会现实。说明这首诗是诗人的临终遗嘱,是诗人临终前的唯一愿望。这样,学生在读到诗中的最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诗人真诚又深厚的爱国情感。古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向学生展现古诗词背景资料时,就需要兼顾小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满足本真教学要求。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故事、视频、动画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从深入挖掘古诗词内容出发,在合理运用古诗词背景的基础上以讲故事、图文结合等方式吸引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古诗词,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保持学习主动性,逐渐提升阅读能力。

二、展开联想,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学生的联系能力也是学习古诗词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充分的联想能力,把诗中诗人描绘的景象与学生看到的山水景物联系起来。体会到古诗词中诗人描绘的画面。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诗中描绘的场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书中的翻译和图片在头脑中再现这首诗歌中的场景:“雾气升腾的水面远处似乎有一座青山。水面平静而又波光粼粼,有时像镜子一样,在微风的吹拂下又有粼粼的波纹。”教师在描述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个画面。

再比如,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时候,通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西湖水光潋滟、波光粼粼,西湖周围的群山在雨帘笼罩下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联想和想象,体会到诗人当时开阔旷达的胸襟和达观的性情。在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之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和你们日常游玩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学生就能把诗中描绘的景象与自己游玩时看到的景象联系起来。同样,在学习《竹里馆》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诗句拓展成一篇小短文,通过联想来想象诗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景象。学生在通过联想景物的特点还原情景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完全的“局外人”了。学生能够想象到诗人的内心感受,这种用心灵去感受诗的意境的方式,让学诗的过程变成了愉悦身心的过程。学诗不一定要明白每个字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到“诗情”才是“本真教学”的目标。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真正地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大多都是为学诗而学诗,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古诗词还是一个“空中楼阁”,并没有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完之后,很多还不知道这首古诗讲了什么。其实,古诗词的“本真教学”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学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古诗词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在进行古诗词“本真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到古诗词的学习是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晦涩和吃力。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古诗词体会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蕴,还能通过学习古诗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把诗句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飘零在外的思乡之情,你们读完有什么感受呢?”这样,学生就开拓了思维,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离家比较远的学生也可以联想到平常对爸爸妈妈的思念,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投入情感。

再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古诗《赠汪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李白与汪伦之间的趣事:汪伦为了吸引李白前来,在书信中诡称,此地有“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家”。当李白真的应约前来,却发现此地荒凉,没有桃花,就连酒店也只有一家。汪伦解释道:“潭水名叫‘桃花潭’,酒店的主人姓万,不就是万家酒家吗?”在学生因为这段有趣的故事而笑时,教师可以再给学生描绘诗中送别的情景。学生在听完趣事,感受送别的情景之后,更能体会到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能够体会到古人的友情也是如此的亲切和有趣。同时,也能通过诗句联想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这样,在教师讲完这首诗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难以忘怀的友谊趣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与诗人“共情”,体会到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学生在联系生活对古诗词加以感悟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古诗词就是诗人为了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创作的。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学生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人生体验,也能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气息。

或是在讲述《题西林壁》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先针对诗句进行翻译,确保学生能够对诗词内容、内涵等产生基本的认识。随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呢?”在问题的启发下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同时也可以举出相关的案例,如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所发现的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等。在学生分享完自己的经验后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除了观察物品、景观以外,在观察其他事物时是否会产生相似的感受呢?如你身边的朋友成绩不理想,是否能够直接认为朋友是坏学生呢?”通过启发与指导学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在评价他人时需要从品德、修养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是不能单纯通过简单的条件来评价的。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将学生带入探究活动中,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涵与思想的基础上提升思想认识,实现对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升华,为开展本真教学奠定基础。

四、结语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阅读更多的古诗词作品。这也是实现古诗词“本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在阅读和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通过优美的语言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古诗词传递的意蕴美。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读诗、学诗,而是带领学生真正地理解古诗词,这才是古诗词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本真”。这样才能真正点亮我们的文化底色。

猜你喜欢
本真首诗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上课没人抢》
我爱古诗词
我想写首诗给你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粽子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