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霞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甘肃 庆阳 745700)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基于语文学科能力为中心的综合修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涉及语文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词汇的积累、语言表达的理论知识、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个人的阅读习惯、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了能够与时俱进,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摆在教学的突出位置,才能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又能摆正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流方式,语文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这使得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变得明显,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进行其他课程优秀学习和训练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小学生进步的必要条件。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朝向生态课堂方向发展。与其他学习语文的方式相比,采取发散性思维引导具有不可比拟的效果,很多语文学习环节是综合性的主题活动,借助眼睛、耳朵、嘴巴和大脑可以同时沟通,从而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语文词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式,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记忆、积累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朗读课文的独特使用价值,利用朗读时间让学生阅读时将烦琐的知识更加简单地解读。教师的选文内容一定要选准,加强学生初读效果。教师可以增加学生接触生字词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小组阅读、表演阅读等,配合教师的精讲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加快捷的进步,并且能够有更好的语感,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将他们带到学习场景之中,更快地理解作者文章包含的情感和感受,丰富学生的文学作品把握和鉴赏能力,进而促进语文课程的发展。小学语文学习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其教学进程十分重要,为了能够达成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语文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夯实语文核心素养。有科学研究表明,发散性思维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而且也能利用较强的联想能力加入象形化的意识形态。为了能使学生的学习进程更轻松,教师要给学生以更好的教学辅助,所谓“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教会学生认识汉字和学习生字,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让“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教师们进行了尝试,通过广泛地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发挥教学作用,在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可以突出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核心影响力,合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除了讲好课外,还要注意引导小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理论知识,吸收营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如灯塔一般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增加学生与知识接触的机会,并且强调一些好词、好句,便于提高学生对词、句的敏感度,学会在阅读的同时积累语文素材,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展开教育教学的进程,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地思考和探索,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塑造个人的品德。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并在整个过程中整理出更好的句子。如给学生分析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描述风景的词句太多了,有……”“这句话的修辞手法用得恰到好处。”这样的介绍和讲解很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学习有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如教师在对传统文化的讲解过程中,可能有部分知识学生难以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达成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目的,这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学生文化底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化是语文的根基,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文化展示为更加具体的意象,创造符合学生理解的语用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意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能帮助教师凸显教学的主题,也能够提高实践教育教学的比例,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不断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也需要高度重视提高小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合作能力培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工作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观念。合作小学是目前非常常用的,也是比较受到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利用合作学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学习的记忆、背诵和理解部分非常枯燥,反而是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学习的秘密。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之下,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学生可以互相帮忙,对于某个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讲解,这种“多对多”的教学方法,非常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并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越来越有成就感。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智慧翻倍,几个学生共同协作对付语文学习中的难题,这样语文课文就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也不会因为学习思路的局限而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教师可将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编队,使每个队中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看似比较复杂的问题,都能够在七嘴八舌之中迎刃而解。
在给学生分配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为学生的日常语文学习任务制定设计方案,然后让团队成员相互配合。例如讨论文本的主题内容,或完成创作,或进行实际制作,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文本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展示,这不仅是一种检测教师教学成果的方法,而且可以塑造学生的行动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多向的发展。
当教师对学生的日记文章内容或场景描述的内容进行解读时,教师可以结合书的内容,在网上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照片或视频,让课堂教学中提供的信息更具挑战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生活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进行课外语文教学引导,如当学生和家人去当地的著名景点度假时,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在舒适的条件下,学生们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让自己与美丽的风景进行了内心的对话。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在假期出游时关注旅游景点的当地特色,返校后与同学们交流。这种教学方式,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衣食住行联系更加紧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比如,学习《牛郎和织女》时,教师分析:本文写的是牛郎织女、男耕女织,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可被王母娘娘无情拆散后只能隔河相望,成了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并请学生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理解说一说这个故事,彼此交流。为了能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常态化与生活化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把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从而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与生活教学中密不可分,并能够不断地锻造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在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内容,都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语文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常常会有一些正面的回馈。教师要仅仅抓住这一点,并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元素和日常生活中的技巧训练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便捷性等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带头人。小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小学生只有以语文素质提升为学习中心任务,通过评价展开查缺补漏,才能在知道错误的基础上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比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课文分析中,教师就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告诉我是谁给予了大家幸福的生活?”小学生的反应各不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回答问题时,他们的反应和教师的想法无疑会有差异。这时,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想法,有目的地评价学生的反应,给学生全方位地评价。就生活中的问题加以探讨,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复习和具体学习,这些过程均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得语文的学习呈现出主题学习的色彩。越是丰富多彩的学习,越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创新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变得更强。为了能使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迎合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师也为此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从而能使学生随着教学计划的要求而逐渐发展,这一学习过程带有比较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教学效果非常好。
新语文教学标准明确规定,合理的课堂评语必须因人而异。教师应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评论,以突出评论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发表颇有独到见解的观点,选择刺激性的评论。例如,对“揠苗助长”这句话的分析和使用中,正是由于水稻是逐渐生长和发育的,故事的主人公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想到了一个奇招:把田里的每一片稻谷都拔出来,导致稻苗都干枯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比喻是客观现实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不能急于求成。但是,读完课文后,有同学觉得这个成语故事的比喻是:今天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太大,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好像禾苗被改良了,不能自然生长发育。对于学生原创的观点,教师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对此,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出发,根据立体的课堂评价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思考的水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非常重要,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加大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的具体规定,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并在书本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塑造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