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旋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 844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文化润疆”写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解决新疆各族群众强“精神”和富“脑袋”的问题开出具体“药方”。“文化润疆”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将使新疆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政策优势。
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来看,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前提下,全面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有利于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固本之举、长远之策。同时,新疆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必然会带动当地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落地实施,对推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起到巨大助推作用,在提升乡村各族群众现代文化素养,增强中华文化深层次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文化润疆”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主要是通过对乡村文化赋能的方式,持续开展送文化、送知识下乡活动,不断增加乡村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进而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用文化推动乡村各项工作的目的[1]。乡村文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持续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群众精神面貌和文化认同的关键之举,能够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润疆”工程更侧重解决深层次问题,这就与推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互为补充,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
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与推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将产生巨大的政策叠加效应。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文化润疆”增加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中,必将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力度更大。此背景下,各项工作举措必将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各项工作举措相得益彰,有利于保持政府对乡村基层文化总体投入的稳定性,从而在内化性和长效性上持续产生互补效应,产生“1+1>2”的政策叠加效应。
长期以来,“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割裂中国、分裂新疆的罪恶目的,抹杀新疆是中国固有领土,否定新疆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多宗教并存等客观事实,企图把新疆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新疆各民族文化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割裂开来。而这些错误、错位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将会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消极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抵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各项举措的实际效果。推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就是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精神风貌。
新疆的发展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整体呈现落后状态。新疆南疆与北疆地区依然具有一定的发展差距,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民族群众人口占比大、数量多,人均土地面积少,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尽管到2020年底,所有县、乡、村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但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整体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依然相对落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区域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效果不同,影响乡村振兴的整体水平。
在沟通协调上,积极构建实施“文化润疆”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联动工作机制。各级宣传部门和乡村振兴局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在制定政策、项目设立、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沟通联络,形成相互促进、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3]。在资金保障上,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使用中央、援疆省市等项目资金;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乡村文化事业,加大对各类乡村文化活动的资金扶持,用好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乡村文化振兴经费充足。在政策宣传上,在社会和广大乡村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举措中,做好政策解读和评论引导。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长流水、不断线地宣传报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人心。
在“文化润疆”背景下,实现新疆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因此,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组织民间文化能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采用戏曲表演、社火游行、服装秀等形式,既凸显中华文化元素,又体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展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4]。同时,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新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不断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乡村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必然要求。应当以周一升国旗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群性宣传教育,引导乡村群众崇尚科学,追求文明,激发持续的内生动力,进而形成强有力的基层社会氛围。另外,要发挥先进典型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先进典型人物和致富能人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浪潮之中。在此基础上,必须抓住乡村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大力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群体基础。
新时代文明所(站、点)是乡村开展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关系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大局,关系到乡村全面振兴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关系到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建设使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地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乡村思想文化阵地,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素质,推动新疆乡村治理水平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乡村文化振兴[5]。
寓教于乐、群众参与是乡村文化活动的显著特点。所以,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实现乡村文化阵地全覆盖。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搭建乡村文化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小分队下基层演出活动,积极开展乡村百日文体竞赛,发挥好乡村大舞台、全民健身场地作用,经常性组织歌舞、小品、相声、广场舞及篮球、足球、排球比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扩大群众参与面,大力引导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具体活动中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
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倡导形成以现代生活为主基调的乡村文明新风尚。所以,要坚持深化乡风民风建设,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宣传教育,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农牧民群众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大力弘扬家风孝道,推行善行义举,积极探索设置善行义举榜,每周每月对乡村群众进行评比,大力宣传农牧民群众中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好人好事,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借鉴国内发达省市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道德自律作用,采用积分制等方式,严格依约执约,培育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6]。
乡村的组成“细胞”在家庭,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也在家庭。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大力实施细胞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文明村创建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参加文明家庭创建评选,展示文明家庭风采,实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驱动作用。要以促进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按照文明村创建标准,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评比,落实好文明村镇申报、测评等各个环节程序,强化村一级创建活动组织机构建设,加强文明村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提升自身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工具,更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所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首先,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分层分类,针对乡村青壮年群众应当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农牧民群众更好就业为出发点,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使农牧民群众在接受培训过程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其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形式多样,通过组织农牧民群众广泛开展唱红歌、口语大赛等群众性文化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度。最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用好校园载体,可以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促进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成果向乡村社会和家庭延伸,不断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面。
乡村文化阵地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基础,没有牢固的乡村文化阵地,乡村文化振兴就无从谈起。所以,要管好用好乡村宣传文化阵地,持续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建设,加强乡村文化市场出版物监管,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将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向乡村一级延伸,依法严查“三非”宣传品,坚决杜绝“三俗”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进乡村,不断净化农村文化生活环境,牢牢占领乡村思想文化阵地,确保农牧民享受健康、安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乡村文化人才是乡村文化服务的人力基础。在政策支持方面,应当加大对基层文化服务行业人才职称评定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细化、落实职称向乡镇基层一线文化服务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倾斜的各项政策。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要积极引导相关专业返乡大学生进入乡村文化单位、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专业性强、人员稳定、熟悉乡村农牧民群众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在发动群众方面,必须着力建设乡村“草根”宣讲能人、文化能人、体育能人、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基层“能人”队伍,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使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组织更加有序。
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推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提高和改善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的心灵深处,铸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