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钊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2022-11-24 01:56田宝柱张亚静刘天骥于珊韩继伟
关键词:李大钊同志马克思主义

田宝柱,张亚静,刘天骥,于珊,韩继伟

(1.华北理工大学 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党委组织部,河北 唐山 06321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用革命一生凝结形成的大钊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光辉篇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过去的民族解放、革命事业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仍将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大钊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革命献身精神等精神内核,决定了其具有显著的理想信念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脉同源,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当代大学生更有必要深入学习大钊精神,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充分发挥大钊精神的育人功能,不仅能够极大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是推进思政教育方法的时代革新,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钊精神的时代内涵

了解大钊精神是什么,什么是大钊精神,是我们传承、弘扬、创新大钊精神的基础。大钊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神,学者总结大钊精神涵盖爱国精神、担当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大无畏牺牲精神等等,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式,究其原因,在于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其身上闪烁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芒,不仅在个人品格上展现出高风亮节的一面,更代表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不畏牺牲的一代共产党人。因而,理解大钊精神要从李大钊同志所处时代环境、历史背景出发,从大钊同志所作所为,敢作敢为中去体会,深刻理解李大钊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把握大钊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大钊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独立的强大精神支柱。而李大钊同志正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精神是支撑其一生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李大钊所生长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灰暗时期,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欺凌和封建统治腐朽带来的深重灾难,面对国家危亡、人民受难,李大钊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思想,他在狱中自述中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其青年时期放弃长芦银行专修所的学业,转修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他迫切“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为警告和励导国民,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控诉日本的侵略野心,号召全国人民“举国一致,众志成城,保卫锦绣之河山”。他因参与救国运动,因而被学校除名而毫不后悔,他认为“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与救国相比,个人学业是微不足道的。他始终满怀爱国热情,怀着再造青春中华的理想去唤醒国民,他在《晨钟报》上,发表14篇文章,热情宣传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李大钊同志从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更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青年人更是需要学习这种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者,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俄国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危险重重,他多次受到军阀的追捕,但他从未退缩,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等马克思主义文章,并坚定的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李大钊同志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就义,即使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也不能改变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就义前演讲到“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撤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当代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正是需要学习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精神。

(三)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李大钊同志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播火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者,他清醒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书本上的教条,而是一个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科学,也必将应用到实践中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怎么运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国情相结合,在运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在研究和传播马克主义过程中,他重视在革命中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作用,在革命中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领导了北方工人运动和农民斗争,以一个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敏锐性,毅然提出成立一个“劳动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李大钊同志紧跟历史和时代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值得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

(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自由的花是经过革命的血染,才能发生的”,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早已将生死置之身后。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从未退缩,亲自领导了二七大罢工、唐山制造厂工人罢工等工人运动,三一八惨案游行示威中,他走在最前列,即使被军阀通缉也未放弃革命工作。李大钊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不畏牺牲,临刑时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这是革命者的担当,“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在大钊身上,体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这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青年学子永远学习。

二、大钊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时代价值

(一)大钊精神是青年人的精神骨骼

大钊精神集中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鲜明写照,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革命精神谱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力弘扬大钊精神,对培养和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提升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二)大钊精神是鲜活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是崇拜英雄的时期,榜样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而李大钊同志作为杰出的革命先辈和民族英雄,正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学习其伟大事迹和光荣业绩,可以激发青年人内在的道德动力,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心理认同,以促使当代大学生参照学习,树为榜样,最终内化革命先辈的精神品格,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培养健康完全的道德人格。

(三)大钊精神是坚定民族信仰的有力武器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青年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到世界多种文化思潮,多元文化在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同时,也致使青年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倾向,导致世界观出现偏差,思想上出现不良情绪。学习大钊精神,充分发挥大钊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文化自信,民族信仰。引导大学生通过接纳、吸收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増强自身免疫力和判断力,自觉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成为鼓舞青年学生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三、大钊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国家命运与民族复兴,是不能失败的战役。因而在大钊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握全面、各司其职,在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主要责任和任务,目标清晰具体,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实现真正的目标。基于此,提出大钊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六位一体”弘扬途径,即“思政课程是主阵地、课程思政是主战场、实践是练兵场、校园文化是主力军、党团建设是特种兵、网络交流是空降兵”。统筹运用多种途径方法,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役。

(一)发挥思政课程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渠道,更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钊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李大钊同志的一生又有重要的时光在大学中度过,非常容易与当代大学生找到共同点,引发共鸣。因此在弘扬大钊精神要注重与课程教学密切结合,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通过课程教学达到了解、熟悉、崇拜大钊精神的目的。在思政课程中,教师可采取专题的形式,介绍李大钊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的传播者,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讲授中,结合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李大钊追求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代价值,切实感受真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负人民的精神。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苦难国家蒙辱,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奋不顾身、英勇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为什么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李大钊同志的光辉一生、伟大事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供了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

(二)发挥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作用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达到全过程育人的目标。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爱国思想、伦理思想、青年教育思想、法学思想、文化思想、“调和”思想等涉及了哲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政切入点。在相关课程中,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大钊同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加深学生理解,增强对大钊精神的认同,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完善的人格品行。

(三)发挥实践教育的练兵场功能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大钊精神,让大钊精神看的见、摸得着,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烈士陵园、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等重要历史场所,建立大钊精神实践基地,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讨、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深入李大钊同志生活工作的场所、地方,开展党史学习,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情况、关注社会生活、认识国情,增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获得感,让实践教育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发展和有益补充,更是弘扬大钊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四)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与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等高校思政教育途径相比,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影响度最大、参与度最高、接受度最强的形式,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扬大学文化的非常重要的路径,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例如高校可以以舞台剧、舞蹈表演、话剧、歌唱会、戏曲等形式将李大钊同志光辉历史再现舞台,用艺术的魅力感染大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另外,在大学生中可以定期开展以弘扬大钊精神为主题,结合文化知识技能展示的书法、绘画、朗诵、演讲、征文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致敬伟大祖国。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强化学习大钊精神的浓厚氛围,推动大钊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创新形式,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

(五)发挥党团建设特种兵的作用

高校中党建和团建工作的核心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钊精神融入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党支部建设和共青团建设中,一方面丰富了高校党团建设的工作内容,也提升了学生党员和团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另一方面以党团建设为抓手,不断扩大大钊精神在大学生中特别是优秀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发展。“三会一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渠道,将大钊精神融入到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中,开展学大钊精神、讲大钊精神、实践大钊精神,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党员深刻感悟大钊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党的早期领导人、党的发展历史,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党史教育,增强对党的认同。在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日、李大钊诞辰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期间,结合党日活动,开展大钊精神宣传实践,使广大师生接触、了解大钊精神,接受大钊精神的熏陶,深刻认识党的百年辉煌和艰辛历程,加深对大钊精神的理解和党的热爱。

(六)发挥网络文化教育的空降兵作用

在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学生每天也在从网络中接触大量信息、获取丰富的知识,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住网络这个新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都注重采取多种网络传播形式,宣传党的思想,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先进正气,展示大学生的风采,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学校公众平台增设有关大钊精神专栏,开展网上征文、小视频、知识竞答等活动,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利用网络高效、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结合本校特点、时代特征创作新的网络作品,增强大钊精神的时代特色和专业元素,在传播大钊精神的同时,不断创新弘扬途径,提升大钊精神在学生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总之,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续继承和弘扬大钊精神,不断创新教育实践形式和方式,让大钊精神成为广大青年学子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李大钊同志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李大钊
『大元帅』与『小同志』
FOR YOU, O DEMOCRACY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同志关系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