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研究

2022-11-24 00:34白清平朱林鹏
关键词:革命性大变局三农

白清平,朱林鹏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时代是思想之母。”[1]26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都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飞跃是我国发展最鲜明的国内特征。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现实,成为我国发展最鲜明的国际背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全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力进行革命性锻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世情、国情和党情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基于时代发展要求所展开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背景。目前,学界关于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重大意义等方面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专门对于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还未见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有一些零星的涉及。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对于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等理论内容以及在实践中更好贯彻落实其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世情: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国际背景,主要表现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态势。201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1]582018年6月,他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时代特征。而这样的世情也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格局和方式方法。其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在世情变化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的重大特征和深刻内涵,表明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这可以从世情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一方面,从整个世界面临的一般形势来看,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1]58,“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这就带来许多挑战和风险,要求我国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而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就是“三农”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整体发展,也就难以更好集中全国力量来对付不确定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以解决“三农”问题。另一方面,从国际格局特殊形势来看,当今世界上依然有个别发达国家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而行,肆意插手他国内政,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尤其对我国发展构成一些明显的障碍、危险和挑战。如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等,就对我国粮食进口乃至粮食安全产生很大不良影响,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在进口大豆和玉米的过程中不仅遇到了选择性的困境,而且付出了巨额的成本。”[3]10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三农”问题依然严重,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和油料。“根据测算,中国的耕地资源只能满足国内2/3的粮食和油料需求。换言之,中国粮食和油料的自给率实际上只有2/3。”[3]11也就是说,中国需求的粮食和油料的1/3都需要进口,特别是大豆基本上靠进口。“2020年中国进口大豆突破1亿吨的大关,折合耕地大约占现有耕地量1/3以上。”[3]15可见,在人多地少的矛盾约束下,中国粮食和油料大量需要靠进口的现状表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定将会给我国的粮食和油料进口带来许多变数,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不仅如此,粮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基本问题。粮食问题不仅涉及到中国人的饭碗问题,而且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4]而要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只靠国际进口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像粮食安全等这样一些问题,都涉及到我国发展的“软肋”,即“三农”问题。粮食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乃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必然的选择。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带来的挑战与风险。

可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态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实现乡村振兴,也成为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国际背景。

二、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国内背景,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对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任务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而展开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新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最鲜明的特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国内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就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新变化、新要求、新任务等而形成的。这里应该首先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时进入新时代,也就是新时代开始的时间节点具体以何为标志。因为这关系着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国内背景时间起点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8“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的。”[5]十九大新闻发言人、时为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的冷溶同志,在十九大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专门关于“新时代”的有关内容进行新闻发布,无疑带有非常明显的官方权威的意见和观点。党的十八大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间节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内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成为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国内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使我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面临新的时代任务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呈现出显著的国内背景特征。新时代的国内背景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重点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二是决定中国发展关键的执政党的执政使命和价值取向,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三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方向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这些也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成为新时代我国国情最突出的表现,因而也成为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主要现实基础和出发点。

首先,从社会主要矛盾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1]11,告别了以往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状态。与此相适应,一方面,人民的需要也不再仅限于一般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是有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全面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11。而我国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我国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也就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事实上,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农民与其他职业相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6]256这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表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发展特征就是要不断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这成为制约我国在新时代完成既定任务的关键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些新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1]11,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发展趋势。新时代我国根本任务就要解决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决定了新时代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6]256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即致力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可见,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就是致力于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要求的必然产物,体现了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发展逻辑。

其次,从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肩负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含着乡村振兴在内的全面的复兴和全面的现代化。事实上,与农村相比,我国的城市现代化程度已经很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7]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地包含着我国乡村的复兴,也表明了乡村振兴在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尽管我国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近,但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复兴全局的不足和短板。“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15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15。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我国还存在严重的“三农”问题。“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6]256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即“三农”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就必须领导全国人民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是由党的执政使命决定的时代产物,体现了由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决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型政党发展逻辑。

最后,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战略目标既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的,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和预见性,又是比以往更高的目标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雄心壮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战略目标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发展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给人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提供了内在动力和精神激励。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都要求必须实现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8]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32正是致力于解决新时代远大发展目标与现实严重的“三农”问题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应运而生,体现了由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决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价值逻辑。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必须实现乡村振兴,也成为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国内背景。

三、党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党内背景,突出地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情。确保党始终能够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情,不仅决定着党自身的前途命运,而且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前途命运。这是因为,办好中国各方面的事情,关键在于党的全面领导。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党。而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党自身必须政治过硬、各方面本领高强。这就要求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增强本领,也就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始终围绕着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并且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同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性地把党的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新性地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使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机活力、能够坚定地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发展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三农”问题,也决定了必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首先,党全力推进革命性锻造以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就要进行革命性锻造。而党的一些工作没能很好完成,往往与党的革命性锻造不到位有关。回顾过去,我国的“三农”问题之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一个原因至关重要,即我们党自身存在的“实际工作中‘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6]258。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前,党内存在着严重的“四风”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事实上,以往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利于真正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不良作风,党的革命性锻造中还存在“宽、松、软”等现象。正是基于党的建设中存在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境遇中,坚强领导全党在大力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全面推进自我革命,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革命性锻造,使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本质和宗旨更好地体现出来,党的执政本领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革命性锻造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密集进行了党的集中教育活动,清除了党的思想方面的障碍,补足了党的理想信念之钙。十八大以来至今短短几年,党中央密集领导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五次大型集中教育活动。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对党的革命性锻造。二是形成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且能够全方位推进党的建设。既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政治建设来统领整个党的建设,又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既注重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又把纪律建设挺在前面;既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党的建设始终,又大力加强反腐败斗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入实践使党经受了全方位、立体式、分层次且又交叉融合式的革命性锻造,从而更好走在时代前列。三是协调推进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以自我革命来推进社会革命、在社会革命中进行自我革命,取得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更好进行革命性锻造的良好效果,从而确保走在时代前列。正是在革命性锻造中,党才能够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其次,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是党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要求和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32,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战略部署,并作出首个关于乡村振兴的专门规划,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其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也是其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性锻造走在时代前列,就必然要致力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而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又是中国共产党能否走在时代前列的具体体现。实践表明,无论是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完成、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全面开启,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性锻造都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情的这一客观状况充分表明了实现乡村振兴关乎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乡村振兴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根本原因所在。可见,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就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性锻造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情背景下展开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情成为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党内背景。

总之,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既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大势,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还致力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世情、国情、党情的背景。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猜你喜欢
革命性大变局三农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为女装带来革命性改变的法国偶像
“这是革命性的”:新的网上书店联手众独立书店抗衡亚马逊
搭载革命性Uni-Core技术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扬声器
大变局下的中国与国际发展合作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