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王德峰在上海接受《环球人物》采访。(钱家浩/摄 )
在上海黄浦区一间茶室的露台,王德峰接受了 《环球人物》的采访。他一向不喜欢“学者出 圈”这个说法,可在采访期间,时不时会有 人来向他打招呼 :“教授好”“教授,过一会 有空伐(有时间吗)?”
近几年,王德峰的不少讲课视频被学生传到了网上,他 关于心学、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资本论》的讲解与阐释吸引 了大量观众。去年10月,王德峰从复旦大学哲学系退休后, 讲课邀约从未断过,疫情期间,他每周还要在线做两三次讲 座。 面对走红,王德峰内心“没啥波澜”,他对《环球人物》 记者说 :“文史学科关乎一个民族的命运。文科学者本来就 该对社会负有责任,应该面向社会,不只在象牙塔里孤独地 搞研究。”
对王德峰来说,哲学不仅仅是书斋伏案的苦思冥想,而 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 当被问到如何用哲学解决现实问题时,王 德峰的回答很精妙 :“有人不读哲学,说明 他在生活中还没遇到问题。如果他遇到人 生中的问题,便会向哲学寻求帮助。”
近几年,听王德峰哲学课的,除了学 生之外,还有各个年龄层、来自不同行业 的听众,在《王德峰的哲学研修班》中, 不少在“大厂”工作的年轻人与王德峰面 对面讨论人生中的困惑。有年轻人向他提 问 :“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怎么办?”王德 峰回答 :“如果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把追求 功利作为个人目标,就会陷入无意义感和 焦虑中。人生的意义不是个人能想出来的, 个人想出来的都是焦虑,人生的意义是整 个民族赋予个人的,所以年轻人要脱离焦 虑,就要去追寻民族精神的内核。” 王德峰认为,近些年来,中国人的生 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变,从西方舶来的知识 技能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苦恼。西方 文化中崇尚的物质主义,造成当代人的欲 望太多,而物质不可能作为人生安心立命 之本,“归根到底,西方那一套无法解答中 国人的生命向往”。
王德峰对记者说:“在哲学层面,西方人用头脑面对世界, 中国人用心面对世界。”这并非指中国人不理性,恰恰是中 国人看透事物的智慧,“‘心即是理’,理不是外在的,是源 于本性。中国人的精神本源自古就不是来自宗教,而是来自 哲学。宗教信仰不是指向人生幸福,指向的是灵魂的安顿 ; 而中国哲学的主题,恰恰是在安顿人的心。”
王德峰将中国哲学的两面性阐述得极为生动。一次在课 堂上,一个哲学系学生问王德峰,中国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王德峰脱口而出两个字“牵挂”。他解释说,中国人“怕死”, 因为在面对死亡时,他(她)会牵挂父母、孩子、爱人或者 朋友,看似简单,背后却蕴含着儒家思想。另一方面,中国 哲学也有“洒脱”的一面,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中国 人的智慧当中,“佛学以它的人生观缓解了儒家给中国人精 神上施加的压力与纠结”。
上图:《资本论》。下图:记录王阳明思想的《传习录》。
王德峰将中国哲学典籍作为精神基础,“《大学》《中庸》 《孟子》和王阳明的《传习录》里面都是养心的功夫。生命 情感中的心病集中表达就是贪嗔痴,人都容易得这个病。中 国哲学就是面对心的学问,可以用来治心病”。
在众多中国哲学典籍中,王德峰尤其 重视收录明代大儒王阳明思想的《传习 录》,其中有不少弟子、朋友遇到问题,向 王阳明请教的书信往来。“今天,当我们遇 到问题时也可以请教王阳明。”王德峰认为 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成就。
王德峰第一次读《传习录》时便觉得 “这是一本实践书,它强调知行合一,王阳 明的一生便是践行知行合一的最好例证”。 25岁时,王阳明第二次科举落第,父亲安 慰开导他,王阳明卻说 :“科举落第不为耻, 因落第而难过方为耻。”
王德峰解释道:“心本身就是完整的, 不因为落第而有所缺损,但如果因为挫折 而难过,心就会缺损,就不完整了。”因此, 在他看来,当代人,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 仍能从阳明心学中获取力量和智慧——在 经历生活的痛苦时不迷失,借助痛苦获得 新生,重塑健康的价值观。
任教31年,王德峰是复旦大学的“明 星教授”。他的哲学课一向都是座无虚席。 《资本论》。 记录王阳明思想的《传习录》。他关注年轻人的精神成长,对教育的热情几十年来未曾减弱, “学者都有偏爱的地方,王老师偏爱在学生们中间”,他的学 生如此评价道。还有学生感叹,“王教授的课早已跳出了讲 课和学分的范畴”。
王德峰在哲学系哲学专业先后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史”“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著作选读”“美学原理”“哲学 导论”“艺术哲学”等本科课程。在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 主义哲学学科点上讲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等研究生课程。 “资本论学说及其当代意义”是复旦的名牌课,王德峰 带着学生们一起,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现实生活, 认真解读《资本论》。这门课最早设在容纳50人的教室,后 来听的学生太多,不断扩容,直至转移到复旦大学第三教学 楼能容纳200人的5301教室。
王德峰在《王德峰的哲学研修班》第六期中谈人生的意义。
2021年6月18日,退休前的王德峰在复旦大学教授最后一节课。
“我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王德峰对记者说,这些年,他不仅扎根中国哲学,让传统哲学 在当代重生绽放,更为注重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思想 的结合。 在上王德峰的课之前,不少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枯燥而高深,其中的基础理论研究看上去与现实人生相去 甚远。但王德峰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打破现代 人理性形而上学的框架”,带领学生重读《资本论》。借助马 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性学习,从科技到艺 术,从艺术到生活,“梳理当下,指出病症”,打动了不少学 生,“竟有血气方刚的男学生在课堂上落泪”。王德峰感叹,“以 前的学生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当政治课的内容来理解,而不是 当成智慧和真理,但现在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学生读马克思, 越读越起劲”。
同时,人文主义的教育也贯穿在王德峰的教育实践中, 他曾说 :“教育的内在精神就是理想主义,就是人文主义, 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 课堂上,面对一双双期待的 眼睛,王德峰的开场白经常是这样一句 :“大家不只是在期 待我,更是在期待哲学。”
1996年,王德峰在复旦大学首开“哲学导论”课程, 现实问题与哲学思索之间的关联是“哲学导论”的核心问 题。他结合哲学思想史,阐述哲学对人类、对民族的影响, 将学生的思维带向更高的层次,“这个更高的层次就是对人 生的理解”。
起初,“哲学导论”只是哲学系的专业基础课,很快成 为学生心目中的名牌课,在历届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复 旦大学干脆将它列为所有人文学科学生的必修课。2013年, “哲学导论”又引起了上海市教委的重视,发布在上海市共 享课程平台上。
在复旦,他还有一个头衔——复旦学院任重书院院长。 2014年,王德峰在任重书院新生大会上曾说 :“同学们要以 做民族的脊梁为目标,而不是以做社会的精英为目标。”当 年的很多学生对这段话声犹在耳,记忆犹新。
这些年,王德峰更是热心呼吁以通识教育传承人文主义。 复旦学院通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打通各学科领域,以非功利 性的方式传承人文主义精神。
左图:1978年,王德峰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时的证件照。右图: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在名为《人文研究与“书呆子”》的演讲中,王德峰把 人文主义的核心意义阐释得非常精妙 :“你们如果谈恋爱, 那就是帮助我们拯救哲学的基础。”他接着解释 :爱情是 “fall in love”(坠入爱河),由不得你思索现实的利害关系。 当你爱了,你就希望它永恒不朽,此时,你已经相信人文主 义了,成了一名理想主义者。
所以,不只是爱情,包括其他崇高的情感,“对当下实 际利害的超越,这(种能力)没有办法从其他领域获得,只 能从人文学科领域获得”。
进入哲学世界几十年,王德峰对哲学的热情从未减弱, 别人看哲学书容易睡着,而他却舍不得看完。大学毕业那个 夏天,他在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时豁然开朗,意识到 能用精神现象学来分析中国人,“读到这里开心得不得了, 在屋子里踱步兜圈子,不忍心往下读下去,生怕把书一下子 读完了”。
1956年,王德峰出生于江苏泰县,父亲曾是佛教书店 的经理,家中一直有佛学书籍,小学六年级的王德峰就已读 过记录禅宗六祖慧能言行和思想的《六祖坛经》,开启了超 越年龄的哲学思考。
1975年,高中毕业后,王德峰进入上海东风有色合金厂, 成为一名设备修理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岗位上待命,“即 便没事做也不能违反工作纪律,不能旷工”,但这并不妨碍 王德峰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背唐诗宋词,想象其中的 意境。其他工友感到好奇,“这个小师傅怎么老是嘴里念念 有词?”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德峰把诗词背给大家听,一群 大男人听得两眼生辉,他这才意识到,内心深处,每个人都 有着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1977年高考恢复,在父亲的鼓励下,王德峰参加高考, “没想到超常发挥,连薄弱学科都押对题了”。考完后,他并 没有填报当时热门的数理化专业,而选择了复旦大学的哲学 专业。
大学毕业,王德峰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成了一名哲学 译著编辑,遇到不少名师大家,在前辈们的指點下,他感觉 就像又读了一次大学。“我们那时候的年轻人也有焦虑,大 家都知道自己处在社会大转型之中,周围的事物都在快速变 化”。人人都在想着如何赚钱的时候,王德峰则在考虑如何 让自己的哲学功底更上一层楼,“做哲学译著编辑时,感觉 自己的头脑像别人的跑马场”。1987年,王德峰回到复旦大 学,攻读哲学系哲学硕士学位。
时隔多年,王德峰回望人生,觉得他能超常发挥考上复 旦就是“命”,而他始终选择哲学专业,这也是因为“命”, 他感叹 :“一个人到40岁还不‘认命’,说明这个人缺乏悟 性。”
1996年王德峰首开“哲学导论”课程时,正好40岁。 丰富的生活阅历积淀,使他在哲学思维上进入了新的境界。 从那时起,如何帮助人们学会用哲学应对现实问题,成了王 德峰头脑中的重要议程。
立足中国哲学,王德峰的解答涉及人生的各个阶段 :针 对现在部分年轻人不相信爱、不敢爱、计较得失的现象,他 提出“爱情是民族精神健康的标志”;对于亲子关系,他呼 吁父母莫将对孩子的爱变为“痴”;对于中年夫妻产生的危 机感,他说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家庭外部价值观不停地 转换,夫妻间难免会有价值观冲突,应该加强夫妻间的价值 观交流。”
王德峰发现,现在年轻人常说的躺平和内卷背后,“价 值内核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对世俗功名的追捧。因为追捧, 所以内卷 ;而一旦发现得不到,就会心灰意冷,就会躺平”。 他对年轻人提出了忠告:“认准自己的路,不要因为名利爱情、 暂时失意而患得患失。‘认命’不是躺平,而是在笃定中前 行。”
在哲学课上,王德峰一再为年轻人打气 :“我们的幸福 不依赖于外部条件,而依赖于我们内心灵魂的自身圆满。” 能收获这样一份豁达和豪迈,也许正是王德峰哲学课对年轻 人最大的吸引力。
1956年出生于江苏泰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学院任重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