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续增
列昂惕夫之谜是指列昂惕夫发现的一个悖论。人们一般都会想当然地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出口的重头应当是资本密集产品,而其进口的重头必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是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得出的结论。而一般人,甚至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常识和国际贸易常态观察出发,也会不假思索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然而在1953年,列昂惕夫在美国哲学协会上提出了他震惊四座的发现:二战后,在美国进出口产品价值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价值量大于出口价值量,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值量大于进口价值量,由此谁都会直观感觉到这是个悖论。一个发达国家当然与出卖劳动力低相关,而一个穷国则需要依靠出卖廉价劳动力来保持对外贸易的平衡。
后来,列昂惕夫在1956年发表了第二篇研究报告,虽然对前一篇报告进行了复核和修正,但其结论仍然没有变。众多经济学家曾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悖论进行解释,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经济学界都没能找到对这一怪现状的合理解释。
然而,发现列昂惕夫之谜不是列昂惕夫多年理论探索的既定目标,而是他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副产品,他是在采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偶然间发现的。投入产出法的原始状态————投入产出分析是从数学中的矩阵发展而来的计算方法,而矩阵则是由一组多元线性方程组组成的。矩阵中每个多元方程的各种变量就是各部门的需求和产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运作都是一个多元方程,把每个部门的方程式组成矩阵,对他们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是列昂惕夫开创的一个新工程。
那么,为什么是列昂惕夫,而不是别的经济学家能够发现这一问题呢?因为列昂惕夫是个俄国人,而他对苏联已经建成的计划经济体系进行数量分析时,顺手把这个数学方法带了进来,利用矩阵的数学变换,可以给苏联最高经济决策部门提供下一年度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的资金安排计划,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是,这只有在经济系统外生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才灵验,一旦有变,则整个系统的有序状态就会被打乱。
这一探索是史无前例的,是数学方法和经济学理论的完美结合。也正因为如此,作为美籍俄裔经济学家的列昂惕夫才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此可见,他的这一成果的科学性是经过国际上公认的顶级经济学家们认可的。但是,笔者在最后也要提出另一个“列昂惕夫之谜”,这就是为什么列昂惕夫之谜随着20世纪的结束从经济学理论世界中销声匿迹了。对此,笔者试着对这个谜底进行了猜测。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既然在指导苏联计划经济的运作中发挥了有效效应,那么为什么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后来越来越陷入了危机?矩阵的数学原理可以在现代物理学、光学和电子学中得到应用,这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但是在经济管理领域中,为什么后来就不行了呢?
笔者认为,人类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学科,计划经济管理体系是一个全新的巨型人工系统工程,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有新的外部参数成为新的要素。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指导全国工业化改造,创造出了曾经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以至于后来我们中国也享用了这一发展成果。
在“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工业企业造就了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当时人们对苏联的援助心怀感激,但是其内部机理还有更深层的一面,那就是当时的苏联经济体系那列迅进的列车在一往无前的奔驰,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需要有接收和容纳它们的地方。作为转型中的农业大国的中国,正好成了当时苏联相对过剩的工业产品的投放地,因为在完成了工业化过程的苏联,援助给中国的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是过剩的产能产出的工业制成品,但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它们却是十分短缺的财富。那时我们由衷地感谢苏联的“无私援助”,也切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巨大优越性,并决定效法苏联的发展路径,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并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放在国民经济建设任务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性。人们后来发现,工业化之后的路程是科技化、数字化。当以信息化为重要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即将到来时,苏联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以往在工业化初起的年代,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但是二战后,当科技飞速发展,并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时,苏联用军事化手段管理的宏观经济立刻就感到不适应了,僵硬的体制与后工业化对改造经济结构的要求产生了冲突,最终促使苏联走向了解体。
后来,人们在研究这一段历史时,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美国的“星球大战”阴谋所起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苏联特权阶层的所作所为引发基层民众的不满造成的,还有人埋怨苏联实行了“休克疗法”,把国有企业折股分给了全民,结果却害了苏联。对此,笔者认为,苏联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虽然它是一条绝路。所谓渐进式改革,在中国走得通,在苏联则根本无法实行。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不管是20世纪60年代的“三自一包”,还是80年代的“南昌订货会议事件”,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商品经济因素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尽管其后它们被扣上了不雅的帽子被批判了,但是其根源是无法被彻底根除的,而苏俄历史上一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领主经济就不具备中国传统社会这样的特质。
当年,在中国经济向何处去的关键歧路口,一方面我们引入了市场机制调节国家经济运行,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中国的发展之路与苏联命运的天壤之别就在于此。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并在后来的40年间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也都源于此。我们今后应当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同时还应时刻注意这条路上的科学技术的新变种————数字化转型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将造成意想不到的持续的冲击与挑战。今后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化解这些冲击,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从而把实现社会主义新时期宏伟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