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中相对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由于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或中断而导致,使患者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进而诱发患者心肌产生缺血性坏死[1-2]。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存在压榨感、疼痛,具备病情进展速度快、起病较急的特点,一般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现阶段,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一般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受到更多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情绪波动[3]。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进一步增加机体应激反应,使其治疗效果降低,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及家庭负担逐步加大。因此,应选择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循证护理为临床中规范度较高的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实现科学护理。本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4 月~2021 年9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循证组和一般组,各40 例。循证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66~89 岁,平均年龄(72.31±1.37)岁;发病到就诊时间0.6~6 h,平均时间(1.15±0.21)h。一般组男23例,女17 例;年龄67~90 岁,平均年龄(72.38±1.3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0.5~7 h,平均时间(1.21±0.23)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
纳入标准:确诊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4];年龄>60 岁,无认知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患者认知功能不全,存在严重语言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者。
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含病房护理、病情监测以及饮食护理等。
循证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①病情评估:针对患者的病情波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将患者的治疗方案、需求、病情信息作为分析基础,全面评价患者的个体情况,了解患者的护理风险,同时将循证护理方案作为主要依据,针对性地为患者制订并实施护理措施,并重点监护高危患者。②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应全面评估其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给患者介绍病友,使患者能够了解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病房环境等,确保患者能够熟悉病房环境,消除其陌生感。利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病情,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及鼓励,确保患者能够保持愉悦心情,全面配合临床治疗。③病房护理:适当延长患者卧床时间,注重患者的口腔护理、排便、洗漱以及擦身等相关护理,日常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并在患者需要改变体位时进行协助,为其翻身拍背,确保患者能够开展有效的四肢活动,避免产生肺部感染、压疮等相关并发症,积极指导患者在心电监护下开展主动活动。如存在收缩压升高以及心率大幅度提升等现象应停止活动。④生活指导:患者发病12 h 内需要根据其病情实施合理的饮食安排,日常保持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患者病情稳定后应给予其半流质食物,并将患者的恢复情况作为主要依据,逐步向正常食物过渡,避免暴饮暴食,提升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取量,满足患者机体需求。同时,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适当饮用蜂蜜水,促进排便,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预防便秘,如患者未排便时间在3 d 以上,应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生产企业: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815)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心律失常、低血压性休克、心脏破裂)发生率、临床指标(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采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100 分,不满意0~60 分,满意61~90 分,>90 分为很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生活质量情况实施评分,满分100 分,评分较高则为生活质量好。负性心理评分应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表实施评分,SDS 临界值53 分,SAS 临界值50 分,量表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反馈,负性心理越严重患者评分越高。护理依从性由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制患者护理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临床配合度进行评判,分为完全依从(>90 分)、一般依从(60~90 分)、不依从(<60 分)。护理依从性=(完全以从+一般以从)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低血压性休克+心脏破裂)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循证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分)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护理后,循证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循证组护理满意度97.50%,一般组满意度70.00%,两组对比,循证组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循证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与一般组临床指标对比,循证组临床指标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
表5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
循证组护理依从性95.00%,一般组护理依从性72.50%,两组对比,循证组护理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依从性对比 [n(%)]
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人们工作压力不断提升,心血管各类事件发病率逐步升高。在我国居民的死亡疾病构成中,心血管疾病占40%以上,相比于肿瘤疾病及其他疾病更高。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心肌梗死属于现阶段临床当中较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并发症主要为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此疾病急性发作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患者心力衰竭产生原因一般为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发生率一般为40%。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为心内科急危重症,发病较急,具备病死率高、预后差、病情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属于现阶段临床心血管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纠正临床症状,使其预后得到改善。传统的护理模式相对单一,一般只注重患者生命急救及临床症状治疗方面,伴随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逐步提升,传统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患者的护理需求[5-6]。
循证护理一般指护理人员能够根据各类计划过程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科学地制订护理决策,属于近几年新型的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循证护理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患者的就诊前,通过讨论学习、文献查阅、计划制订等方式,统一安排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通过预演各类突发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随后利用多方位的运动心理认知干预,能够从各个方面逐步提升护理效果。循证护理能够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使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对于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起到积极缓解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疾病转归[7-8]。
近几年,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心肌梗死临床发病率逐步提升,发病人群表现出年轻化趋势,属于现阶段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心力衰竭较为常见,其身体剧烈疼痛以及紧急救治场景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大,会产生焦虑、恐惧负性情绪,对患者疾病预后及救治产生较大影响[9]。临床相关研究发现,通过为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使其住院时间及疾病控制时间缩短,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10]。
循证护理为新型护理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小组构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循证问题展开,积极进行文献检索探究,总结科学依据及临床经验,并筛选临床护理手段,对于护理方案实施模式进行创新[11-12]。本研究发现,为老年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减少其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其病情尽快好转,改善其满意度。循证护理具备以下优点:①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及有效交流,能够促进社会及家庭支持,针对患者的内心疑问进行有效解答,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机体的压力反应。②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病情,提高疾病治疗信心,减少疾病诱发因素,预防疾病再次发作。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展开日常合理指导,指导患者能够科学地进行饮食搭配,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促进各项功能有效恢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护理依从性提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