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学邦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安徽蒙城 233500)
安徽省蒙城是农业大县,常年种植粮食面积24 万hm2、蔬菜面积近3.3 万hm2,年出栏生猪85 万头,为保障国家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抢抓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切实推进蒙城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蒙城县应努力做好农业的“三产”(主要指农业的生产、加工、品牌销售等)融合发展。
蒙城县地处皖北中心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多条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高铁也即将建成,非常便于农产品的运输流通。蒙城县拥有14.4 万hm2耕地,境内有北淝河、涡河、蒙阜河、芡河、茨淮新河等5 条河流,水源充足,种植和养殖业资源优势明显。据2014 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蒙城县水体和土壤没有重金属污染,是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全县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50万t 以上,蔬菜产量120 万t 以上,畜禽产品10 万t 以上,水产品也极为丰富。
蒙城县目前拥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将近8 000 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将是推进该县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是融入长三角的主体力量。
近几年,蒙城县大力宣传绿色农业发展技术和理念,优化种养结构调整。县农业农村局指导规模种养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科学使用新型农业投入品,开展“减肥减药”绿色生产,持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营造了生产优质农产品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可以明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从面粉产业来看,蒙城县的金冠面粉已经认证了绿色面粉品牌,面粉价格比普通面粉高出1 元/kg,蒙城县小麦年产量以80 万t 计算,若全部达到绿色小麦生产标准,按照增加0.6 元/kg,全县仅此一项收入就会增加4.8 亿元。从优质稻米产业来看,蒙城立仓镇的有机稻已经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有机食品,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更多,这个产业若能发展成功,其效益更为可观。目前,蒙城县可以发展优质稻2 万hm2,优质稻的一般产量是9 750 kg/hm2左右,总产可达1.95 亿kg,优质稻的价格是3 元/kg 以上,稻的收入一般比玉米多1 200元/hm2,全县优质稻“一产”可增收2.4 亿元,“二产”引进4~5 家规模优质大米加工厂,可以加工优质大米1.25 亿kg左右,企业获利2 亿元,“三产”做成蒙城香米品牌,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销售,售价比普通大米多12 元/kg 左右,可产生效益15 亿元左右。此外,蔬菜、畜禽、水产品等若认证绿色产品,其价值效益也将会倍增,这种产业模式若能发展成功,将会推动蒙城县绿色农产品和优质粮食生产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农业“三产”融合的基本原理[1]是要求农业和环境相融合,加工业推进,品牌提升。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做好农村环境治理,重现绿色农业生产是“一产”,加工业是“二产”,品牌建设和销售是“三产”。蒙城县精益诚蔬菜公司发展的绿色蔬菜就是一个典型范例。现在正在发展的立仓水乡稻虾共养、漆园镇打造的“一湖五园”农业产业链、金冠面粉等都是农业“三产”融合的具体表现。
保护生态环境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农业粗放生产,农业化学投入品过分使用,农业生态系统渐显结构失衡、功能退化现象。这些都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可持续、可循环、可复制的发展模式[2],达到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目的。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把农业“三产”融合放在突出位置[3]。当前蒙城县农产品已经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一部分品牌,这些品牌在蒙城县的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例如东升食品、五洲牛肉、展宏有机虾稻米、圣人稻牌香米等。
蒙城县虽然是农业大县,但农业生产标准缺少,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大部分农产品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和初加工标准。
蒙城县每年生产的农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原料形态向外输送,虽然在粮食、蔬菜、畜禽均有加工企业,但规模偏小,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农产品初加工的需求,更没有形成品牌价值。
农业产品常常是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市场,小品牌林立,大品牌匮乏,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力。
人们对于绿色农业认识模糊,还存在着重产量轻质量传统观念,不知道也不了解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虽然蒙城县认证了一些绿色品牌,但面积和数量明显偏小,这和蒙城县是全国农业大县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成立优质农产品服务办公室,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负责联系相关部门做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定位,技术标准认定,初加工标准制定,品牌申报、品牌宣传,以及长三角地区推广等相关业务。同时要制定绿色农产品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的绿色农产品溯源体系,完善优质农产品的相关宣传体系。
围绕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需求,根据蒙城县特点,重点做好优质粮食、畜禽、蔬菜等基地的建设。要突出规模,强化技术,确保一质化、标准化。做好基地、生产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无缝对接。
全力打造以“蒙城”字样为核心的品牌,把“蒙城”二字唱响。建议做蒙城农业公共品牌,让有信用有规模的企业优先使用蒙城品牌,例如德州扒鸡、淮安大米等都是公共品牌。
建立绿色农业产业园和绿色农业产业带示范区,对于发展较好的经营主体给予物资奖励,鼓励他们做大做强。
利用蒙城县的农业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外资加快推进蒙城县农业“三产”融合发展,重点面向长三角地区招商。
农产品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质量保证[4],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确保蒙城品牌的形象,要加大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做好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促进蒙城县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