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莉,钱宝云,夏泽静,夏婷婷,李振宇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两系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交水稻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选育出高产、优质、抗倒的杂交稻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长两优73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19—2020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6210)。适宜在广东省(粤北稻作区除外)、广西桂南、海南省、福建省南部的双季稻区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丰富了华南区域晚籼稻种植品种的类型。
长6411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不育系。2008年使用的籼型光(温)敏不育系1892S为亲本材料与自育长粒保持系116B杂交,经过5年10代定向选育与繁殖育成籼型温敏核不育系。与其亲本相比,保持原来米质优、分蘖好等特点,粒型明显变长。
恢复系WF73是利用通过花药培养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高产、抗倒恢复系。2009冬季在海南三亚利用R9311为母本与自育中间材料R635-2杂交。2010年肥西正季种植F1,通过5年10代系统选育而成,F1~F3代进行混系选择,从F4代开始每代进行单株选择,并对选中的单株同时进行抗病筛选,每代选择株高适中、熟期适中、大穗、抗病、米质优等特点的单株,在F8代对选中的株系与公司几个骨干不育系进行测配,选择配合力好的株系进行小繁殖,2014年获得稳定、配合力好、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抗倒株系1个,并命名为WF73。
长两优73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两系不育系长6411S与粗秆大穗恢复系WF73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杂交晚籼新组合。2017年在安徽合肥进行优势鉴定,长6411S/WF73组合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等优点。2018年参加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等省多点测试试验。2019—2020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9年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5 d,较对照品种吉丰优1002(CK)早熟4 d;平均株高111.8 cm,穗长23.7 cm;分蘖较强,有效穗数达243.0万/hm2,平均每穗总粒数151.3粒,结实率为81.9%,千粒重26.9 g。
2019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试验,平均产量7.28 t/hm2,较CK增产3.8%;2020年参加续试,平均产量7.60 t/hm2,较CK增产2.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7.44 t/hm2,较CK平均增产3.0%;2020年同步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3 t/hm2,较CK增产2.6%。
2019—2020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试验,经农业部稻米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杭州)检测,该品种出糙率81.1%,整精米率高达58.4%,垩白度0.5%,胶稠度75.7 mm,碱消值6.2级,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15.4%,长宽比3.6,达到农业部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13)2级标准。
2年区试试验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6.1、4.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9级,高感白叶枯病;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
各个种植区域生态环境、耕作习惯存在差异性,要严格按照当地区域晚稻种植时间适时播种。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采用湿润育秧,秧田播种量200 kg/hm2,育成多蘖壮苗。
移栽秧苗秧龄25 d左右为宜;正常肥力田块下,栽插规格16.5 cm×26.4 cm,每穴2苗,基本苗45万/hm2;根据当地土壤肥力,适当增减栽插密度,合理密植。
根据田间土壤肥力水平适量施肥,一般氮肥施用总量为纯氮250 kg/hm2,氮、磷、钾肥按2∶1∶2比例混施;总用量的60%作基肥;移栽活棵后追施返青肥和分蘖肥,后期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酌情追施穗肥。
研究发现,增加土壤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米质[1],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量施用有机肥,如饼肥,农家肥等,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我国南方稻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硼、硅和镁含量较低[2],适量补施硼、锌、硅等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米质。
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水量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遵循“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在田间土壤肥力正常的情况下,分蘖数达到260万/hm2即可排水晾田,晾晒至土壤开裂。成熟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保证籽粒的充实度。
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浸种时外加强氯精,保证种子本身不受外带病原菌感染;水稻生长期间要结合当地植保部门病虫信息预报,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卷叶螟、飞虱等病虫侵害水稻生长,还要特别关注台风过后新型病虫害的出现。该品种高感褐飞虱,要全程关注飞虱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