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娜
(山东省团校,山东 济南 2500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46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出发点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具有中国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高度概括回答了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应当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厘清了思想、开拓了视野、指明了方向,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民族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准确定位、科学评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我们党推动两者实现结合的历史经验;积极探索了新时代实现两者紧密结合、互促发展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创新理论,应从发生逻辑、理论逻辑入手,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结合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关系,只有真正弄通两者结合的理论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创新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都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总结。他指出,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3]“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4]和“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5]。 从理论体系上来说,诞生于德国的马克思主义与诞生于东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学术范式还是话语体系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但两者在理论特征、精神品质上的相通性、互补性,使两者的结合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和逻辑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6]开放性特征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通过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实现更新。 基于开放性这一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能够以开放的姿态,通过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一方面“穿起本民族的服装”,使中国人更便捷地从自身语言习惯、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并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科学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共产党人对其信仰;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和理论形态新的演变。
与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理论特征相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排外的、抱残守缺的封闭文化,它是中华五千年知识智慧的积累、理性思辨的沉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广博的开放性和深邃的包容性。 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兼容并包恢宏气象的莫过于《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思想。 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构建了保持不同事物的相承相继、多样性统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发展思想。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开放的文化品格,使得中华文明在其发展历程上,能够将其他进入中国的文化进行吸收、转化,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 因此开放性、包容性的理论特征,必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可能性,且这种结合不是哪一方吃掉对方,而是表现为双方互相交织作用,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7]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又必然包含创新性,是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理论特征、精神品质决定了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时,必须破除僵化的、教条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条件为转移,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现实的发展,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发展的力量,在服务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善于将实践创新上升为理论创新,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和创新性相对应,实践性和创新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历经风霜却始终生机勃勃的力量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实践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探索;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的思想,源于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实践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源于对构建人类理想世界的思考与探求。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得益于它的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不断自我革新的创新元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新民”“吾日三省吾身”等等,这些思想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都把维新、自我革新作为实现发展、提升个人修养的根本动力和必要条件,彰显了中华民族追求变革和创新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最终发展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始终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性的特质和创新性的精神使得它在认识论、方法论层面与马克思主义具备一致性,为实现两者结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融通”之处,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根本观点的相近相通之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基础和文化基础。 正是由于在基本观点上的融通契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才能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郭沫若1926 年发表在《洪水》杂志上的文章《马克思进文庙》,对两者基本观点的融通契合之处,阐释的十分到位。在这篇趣味横生的穿越文中,郭沫若先生让马克思穿越到文庙去请教孔子,究竟孔子的思想是怎么样的,和自己的主义有什么不同? 文章的发表有深刻的社会背景,1925 年戴季陶连续抛出反对共产党的文章《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提出所谓“孔孙道统”,声称“孔孙道统”是“中国的”,而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力图确立三民主义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反对马克思主义。为了批驳戴季陶,打破将占据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的思想壁垒,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郭沫若发表了《马克思进文庙》。 结合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观点的融通性和契合处。
文中,马克思先向孔子说明了自己的思想出发点:“我的思想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生是彻底肯定的,不和一般宗教家一样把宇宙人生看成虚无,看成罪恶的……假使这个出发点我们早就不同,那么我们根本上走的是两条路。”[9]孔子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完全相同的”。郭沫若借助文中对话阐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思想出发点,并且认为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是同向契合的。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点上的同向性契合性呢?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蕴含着大量唯物的、辩证的思想。 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五行”相生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的朴素辩证法、通古今之变的朴素史观等思想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世界观和方法论。 虽然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这些思想不可避免地在逻辑性和系统性上有些短板,在科学性上也有一定的局限,但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 世界观大方向的一致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使其结合具备了世界观基础。
马克思向孔子介绍了自己所探求的根本问题:“人类的生存要怎样才能够得到最高的幸福,世界要怎样能够适合于我们的生存。 ”[9]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向。 在这个问题上,郭沫若认为孔子与马克思的观点是相通的,他借用文中子路的话说:“夫子也是注重利用厚生之道的人……夫子最注重民生。”[9]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共产主义的本质原则。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问题,更是社会政治制度的实现问题。与之相对应,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精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所在。 “民本思想”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源远流长,对中国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民本思想以重民、贵民、安民、富民等为核心,涵盖了先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敬德保民思想;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修己以安百姓”的仁人安民思想;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民同乐”的民贵君轻思想及其在以后的历史中发展演变的相关思想。 民本思想从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角度出发,为普通民众发声,提醒统治者重视、怜悯、警惕来自于“民”的力量,在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者统治的同时,也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普通民众利益的作用。 民本思想为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而不断追求,体现了儒家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取向上具有相通性,这个相通性是实现其结合的落脚点。
文中马克思阐述了自己的理想世界是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和孔子的大同世界不谋而合。 “天下大同”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它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并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用来审视、评价现实世界的标准,所以一经提出,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号角与旗帜。[11]理解了天下大同的概念就明白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内涵,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后,为什么能快速为国人所接受,从青萍之末发展到滚滚洪流,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 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自古心中就有“大同社会”的梦想,马克思描绘的蓝图其实早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和头脑中了。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孔子思想在基本观点、价值取向上的融通契合,郭沫若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具有一致性,完全可以实现结合,施行于中国。 今天来看《马克思进文庙》,不难发现其个别表述确实有绝对化的倾向,但其用生动的表达方式,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排他、对抗的关系,而是在根本点上,能够融通契合,所以必然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互相发展。文章对于两者结合的关键点,把握得非常到位,对我们的研究课题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同体系的思想, 有着不同的特质和表达方式,但两者之间的不同,恰恰可以互鉴互学,因其相异而互补。 这种差异互补性,既为实现两者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决定了两者在实现结合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从马克思主义的优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是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则表现为重视探索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修养,这两者的独特优势恰好能够形成互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中,始终注重并自觉应用了这种互补性,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以共产主义道德激励了几代人,至今仍是我们加强思想改造的强大精神武器。在这被称为“老三篇”的经典著作中,毛泽东一方面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进行传承、转化与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生动鲜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风格中,从而构建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崭新的道德品质、 价值追求和党性修养,具有极强的思想感染力、号召力。 再比如,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吸收了中国传统“慎独”的修身思想和方法,赋予传统修身学说以新的内容和精神,丰富了共产党员修养思想和方法。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创新转化成果有利于党员群众以自身文化和道德养成为切入点,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自己新的思想体系并自觉加以运用。 这种结合方式不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必将产生的巨大能量与强大魅力,也反映了两者在彼此结合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真理性决定了在其实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居于指导的地位,这也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得出的历史经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动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系统性、真理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但它没有最终实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没有突破阶级观点,因此在中国封建时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无法继续在近代引领中华民族走出被奴役被压迫的困境。 我们党经过苦苦探寻,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它指引中华儿女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辩证地认识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神、地位和作用,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运用并发挥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提炼蕴含其中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应时代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实现与革命文化、现实文化的融通,不断开辟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新境界,构建推动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可以说,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基因才能被真正激发,因此在两者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居于指导的地位。
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1]9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最深厚的精神元素和文化积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思想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文化承载,是其落地生根的丰厚土壤。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承载、语言转化和价值推动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吸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说好中国话,走好中国路。 在两者的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转化,而是始终处于基础的地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在理论层面的又一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 切实把握两者实现结合的理论逻辑,就必须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开拓思想、勇于创新的政治魄力和思想伟力,不断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心和决心,更加自觉、主动地在实践和理论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46理论的提出, 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诸多重大风险和挑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新的伟大历史性成就,现在,在迈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6。 在这一关键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一个结合”发展为“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范畴, 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理论的高度成熟和高度自信,必将激发全体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仰,坚定广大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与决心。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最深刻、最深远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只有深入理解两者结合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坚持十九届六中全会这一创新理论成果,并以此为指导,在实践中真正尊重基层创新,尊重人民创造,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地增强推动两者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实现结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推进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
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创性推动;到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实现两者更加紧密的结合;再到江泽民、胡锦涛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持续推进两者结合。可以说,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推进两者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反对将两者割裂、对立,既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力量激活古老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价值基因,使中华文明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支撑;也注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精华融入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实现两者的相互结合,相互助益。 在肯定历史的主流、主线和取得的经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也曾经片面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将中华传统文化一律视作糟粕,结果造成了巨大灾难和损失。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就要梳理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防止出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不能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坚持唯物史观,从大历史观的角度透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民族精神因素,传承弘扬我们党一百年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和实现两者紧密结合的宝贵经验,不断增强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两者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结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回到实践,引领发展。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更高层次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必须立足当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方向,在积极探索两者结合的方式方法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要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坚持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要注重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更好地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和新的时代价值,提炼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是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从战略高度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科学定位,加大传承弘扬力度。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的基本方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积极作用。三是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意见》的实施,以制定下发规范性文件的方式,研究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近年来尚属首次,这充分说明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 文件规定:到2025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要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12]2025 年的任务目标迫在眉睫,要完成总体目标,必须真正提高对《意见》落实的重视程度,吃透文件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组织领导,研究配套措施,提高政策保障力度,一项项对照,结合各地实践,创造性地加以落实。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性、创造性,在推进传承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创新拓展二者实现结合的方法路径,推进两者结合实践向纵深发展。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推进好两者的结合,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在“两个大局”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研究好、发展好这一创新理论,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