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法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蜂业协会 山东 济宁 272000)
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力量。那些内容充实,激情饱满,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和赞成。此前笔者介绍的杨朔《荔枝蜜》,秦牧的《蜜蜂的赞美》、《花蜜与蜂刺》《蜜蜂与地球》,苇岸的《放蜂人》,以及这次介绍的袁鹰的《荆条蜜》都是这样的上乘之作。
袁鹰,原名田钟洛,江苏准安人,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风帆》《悲欢》,诗集《江湖集》等。《荆条蜜》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五月,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用亲切朴素的抒情笔调,赞美香甜醇厚的蜜中精品“荆条蜜”,赞美辛勤劳作,尽力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酿蜜的山区养蜂人。作者描绘劳动的诗意,讴歌认真钻研,埋头苦干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荆条蜜》从对具体事物荆条蜜的描写中,揭示出一种品德、情操,这便是作者要歌颂的东西。文章开头自谦地告知读者,自己对蜜蜂知识知道的很少,是怀柔山区汤河口的几位青年养蜂员,给他增添了一点知识。第三段,“恍然大悟”地道出了“杂花蜜”不算上品,据说最好的是椴树蜜。这两种蜜的好处是:香得醇厚,甜得醇厚,而且没有杂质。这里所涉及的是一些消费者常提到的哪种蜂蜜好的问题。蜂业工作者都知道,不同品种的蜂蜜,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作者介绍完荆条蜜后,接下来用排比句介绍了荆条:“这样的精品,难道竟是从山上那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来的么?在去汤河口的路上,荆条到处能看到,一丛丛、一片片长在山岭上的;一捆捆、一担担放在收购站门口的;一堆堆堆积在几个长途汽车站上的。”
其实,荆条是有名气的,老将廉颇“负荆请罪”就是指的荆条。“楚”就是今日的荆条,《诗经》中提到荆条的地方就有五处,这确实是我意想不到的。
《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意思是说:“杂柴草错杂生,偏要砍下那荆条。女子就要出嫁了,用草喂饱她的马。
《云凤·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成甫。”意思是: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漂不起成捆的柴草。远方的意中人啊,无法与我守卫甫国城堡。
《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意思是:“束束荆条紧紧捆,天边星星照在门。今夜究竟啥日子,见这美人真开心。
《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意思是:“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生在野外。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相伴?”
《唐风·黄乌》:“交交黄乌,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铖虎。”意思是:“黄鸟呜呜,叫声凄凉,飞来落在荆树上。是谁殉葬陪穆公”。
由此而见,提到“楚”就是荆条的地方,几乎都是和薪柴有关,所以是“束薪”“束楚”。“束楚”不仅仅是把荆条当柴火烧,而是寓意夫妻犹如紧紧束缚在一起的荆条,密不可分,紧紧相拥。《诗经》中的荆条有着浓浓的乡愁,有着朴实的美。
《荆条蜜》先介绍醇香的荆条蜜,再介绍漫山遍野的荆条,并通过“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咏蜂诗句来赞美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酿蜜的山区养蜂人,结尾处点明了全文主旨:“他们未必为多少人知道,但是却全心全意地埋头苦干,认真钻研,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酿出一桶又一桶、一吨又一吨又香又甜的荆条蜜。”
荆条是落叶灌木,常生长于山地阳坡,无论是巍峨的高山之巅,还是陡峭的悬崖峭壁;无论是贫瘠的沟沟坎坎,还是乱石交错的岩缝之间,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一棵棵,一丛丛,倔强地生长着。荆条散发着略带苦涩的清香,惹得蜜蜂飞舞,忙着采蜜。《荆条蜜》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时农村养蜂大部分以公社养蜂场和大队养蜂场等集体养蜂模式为主,并且荆条在农村还作为柴火或能编成筐子等编织品。1980年笔者到沂蒙山区放蜂时,当时的公社采购站,一边收荆条蜂蜜,一边收用荆条编织的筐子,准备装水果用,此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养蜂逐步由集体经营模式向专业户模式转变。1981年创刊的《蜜蜂杂志》开设的“专业户”专栏见证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养蜂业迅猛发展的历程。因山东的荆条浅山区和青石山在六月上旬就流蜜,而沙石山流蜜较晚,6月20日开始流蜜,有的深山区7月1日才开始流蜜,8月上中旬流蜜才结束。因此,正常年份,我的蜂场都要在泰沂山区采两次荆条,荆条花开时的优美壮观,诗意浪漫和荆条花特有的香气,陪伴我在盛夏时度过两个多月的时光。每年都盼着夏天快快到来,有的年份,蜂场在采完枣花后直接进沙石山的荆条场地;有的年份,蜂场从青石山或浅山区(不旱时)进入沙石山的深山区采荆条蜜。
我最喜欢那荆条花开时的山区,每一座山都是秀丽的,漫山遍野的荆条花,弥漫在整个夏日里。勤劳的小蜜蜂围着荆条花儿采蜜更是迷人的夏日风景。
在泰沂山区的放蜂场地,我结识了当地的一些养蜂朋友,如蒙阴的王玉宝、王玉山,临朐的李胜良,五莲的李宜森,坚持养蜂几十年,他们都是袁鹰《荆条蜜》中所赞颂的山区养蜂人。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劳动者是最美丽的,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养蜂人逐渐受到认可和尊重,如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养蜂人均占一定数量,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老师就是其中之人。
中国蜂产品协会开展的“特别贡献奖”活动、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开展的第一期“评优奖模”活动和《蜜蜂杂志》先进人物介绍,还有不少默默无闻的养蜂人,他们在脱贫攻艰与践行两山理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正是荆条开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