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国
中共全椒县委党校,安徽 滁州 2395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三废问题,对生态环境形成严峻挑战,国家重新审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要发展也要生态”,并将“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考核范围。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1]。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方向明确、任务紧迫。2012年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8年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诞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将生态文明首次写进宪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有16部有关生态环境法律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新近制定的《长江保护法》填补了环境领域立法的空白。“十三五”期间,国家处理生态环境案件近百万件,罚金500多亿元,其中适用新环保法办案达15万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党和政府运用法治手段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迈入法治快车道和新时代。
尽管我国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的基本架构已形成,但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建设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生态立法上缺乏整体性、管理体制上缺乏系统性、调整手段上缺乏协调性,执法不严、司法不力、普法不足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生态法治包含生态与法治,生态法治文化自然包括生态文明和法治文明,也是其内涵建设的延伸、发展与创新。当前生态文明法律已被列入重点领域立法“名单”,生态法治文化一跃成为不可或缺且显为重要的法治文化,生态法治文化与其它领域的法治文化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2]。我国的生态法治文化是确立生态法治理念和思维模式,建立和运行生态文明制度和组织机构,而形成的生态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
我国生态法治文化的特点:一是独特性。当今的生态法治文化传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法治文化,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法治文化,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法治文化;二是时代性。特定的时间必催生具有时代烙印的生态法治文化,时过境迁,法治文化自然会发生变化并不尽相同;三是群众性。我国的生态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持续性。积极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做到既自然改造又促进社会进步,不破坏生态环境又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创新性。生态法治文化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分子,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法治文化的一面,且在实施生态法治时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开拓和创新[3]。
生态法治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新时代要更加注重生态法治文化建设,切实重视生态法治对于绿色发展所起到关键性的基础保障作用,在生态立法时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并向其他领域拓展;在实践中,通过立法固定环境治理体系,通过法治执行生态法律制度;在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时,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突出生态法治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在我国法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一是在健全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扩大绿色发展方面的能源立法、经济立法,完善生态文明立法,做到整体性立法。二是针对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领域,结合国内土地、水利、农牧、农业、海洋等多部门分散的管理体制现状,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协调解决职能部门间出现的权力分割和利益冲突的实际问题,实现良好的环境行政执法效果,系统性地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机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自觉、主动参与生态治理和社会监督,引入市场机制,弥补当前我国单一片面的以政府主导监管的短板,实现政府、行业、市场与社会力量的齐抓共管、多方共治。
生态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建设我国生态法治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特质文化,构建起我国完整的生态法治文化体系[4]。
一是制定生态文明基本法。对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结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际,应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颁布一部有关生态文明符合其发展理念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建设法》。目前我国适用的《环境保护法》主要是事关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的法律,并非真正生态文明导面的“基本法”。因此,根据国家绿色发展的目的要求,急需制定一部生态文明的基本法,该法应具备宏观、系统的统领和协调功能和作用,为生态文明领域的单行法的构建与完善提供最基本的依据。二是健全和完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期间,事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的各部门特别是立法部门,要根据国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部署要求,坚持生态目标导向、法治理念导向、问题解决导向,探讨和筹划编纂生态环境保护法典,主动、快速推动单行法的建立与实施,细化、拓宽单行法的内容。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3P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污染防治强制保险、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工业发展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纳入到生态法治轨道中来,及时修订完善《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法规。
一是建议成立单独的生态执法部门,采取垂直管理方式,尽量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影响。为防止和减少地方政府非法干预生态执法,应借鉴和学习如审判、检察机关办案,不受任何单位、个人和组织的干涉,增强执法独立性。设立的生态执法部门能实现执行权力的集中统一,直接受上级执法部门的领导,独立依法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破坏绿色发展的违法主体作出处理,实现执法结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二是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建立严厉责任追究制度。地方政府要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都放在同等位置考虑,不能以损害生态、牺牲环境来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作为干部要有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决不能为了政绩而不顾生态环境,任其受到污染与破坏。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视而不见的干部要深究责任,不光是给予行政处分,涉及刑法的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建立生态执行案件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和减少“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进一步增加领导干部践行生态法治和绿色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5]。
一是省市级法院可结合某些特定领域,对于跨区域、跨领域,增设专门生态环境资源法院,设立专门生态法庭,处理同类的生态环境案件,从而提高司法审判效率和综合司法能力水平。同时对立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在依照宪法等相关法律实施的基础上,对生态司法进行专业化的明确规定,如加快制定《环保诉讼法》,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二是大力培养生态司法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在生态专业人才建设中,应强化司法审判专业人员的理论培训教育,要以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作为主线开展系统性、全面性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通过深化教育制度的改革,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大力引进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法治思维、具备生态法治专业特色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弥补现有法治人才的缺口与不足,建设出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司法审判人才队伍[6]。
一是加大普法力度,全面增强人民生态文明法治意识。设普法宣讲团、巡讲组、志愿队等专门普法机构,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效果。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发挥出主导作用,设立专职生态法治宣传机构,以宣传生态法治文化为主旨,全面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法治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向社会公众渗透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社会行为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素养。二是通过法律全面强化社会公众建设生态文明法治的责任意识,切实在生态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监督等方面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和检举权,以保证社会公众能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让社会公众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生态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7]。
一是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严格细化监督内容,注意监督范围、方式和程序的选择,既要实现有效监督又要做到不滥用监督权干预司法活动,同时还要深化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水准,作为司法机关理应配合好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共同维护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公正公平和司法权威[8]。二是形成人民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健全完善人民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政府媒体向公众公开信息,使人民群众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监督当中来,监督司法机关依法执法和司法。三是强化司法机关内部监督,要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和按照职业操守与执法规范加强自我约束,从而能有效地杜绝司法腐败和加强了作风建设。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常态化的宏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法治现代化。尽管当前国内生态立法日渐成熟、执法日趋规范、司法日益改善、普法广为普及、守法越发自觉,但与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仍存在差距,生态法治文化作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排头兵”,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