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国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事关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了“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要求。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利于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就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传媒单位,其改革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应该简单地“相加”,而应该是深层次的改革。
这几年,我们也四处到各个先进兄弟县走访学习,结合自身的实践,“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出一条“融出特色、融出品牌、融出效益”的融媒体中心建设之路。
一是体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让处在最基层的融媒体中心的改革与发展举步维艰,成为创新与发展的最大“瓶颈”。这直接导致整个单位的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服务能力也大打折扣。二是人才缺口大。县级媒体普遍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方面改革就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全新的技术支撑。因此,专业甚至高端的技术人才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改革发展中的“香饽饽”。另一方面县级融媒体单位低收入、低待遇,又如何能够吸引到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端的技术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呢?因此,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新媒体平台运营的专业人员更为匮乏,是基层融媒体的“通病”与“硬伤”。三是技术平台落后,不适应媒体融合产品的创新。后台设备、技术落后与融媒体中心工作任务与要求脱节,记者普遍反映没能有效打通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新媒体的素材共通共享。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改革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才能化危机为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更好地抓住机遇从而赢得更多新的机会,与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的路子是否大胆、是否深入具有密切的联系。
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首先是机构的改革。其前身一般大都是当地的广播电视台,改革后整合了传统媒体,新组建了新媒体部。就以我们南靖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改革为例。我们中心于2018年9月9日挂牌成立,是福建省首批挂牌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之一,并于2019年11月被列入中宣部全国57个重点联系推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之一。自成立以来,南靖县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总结、提升、拓展、创新,走出了一条“融出特色、融出品牌、融出效益”的融媒体中心建设之路。
一是机构的融合。当下已进入全媒体时代,要求基层媒体更要迅速反应、灵活应对,牢牢把握宣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机构上要变“简单相加”为“深度融合”。原来接到一个采访任务,联系部门要打多个电话,通知多个平台,一个新闻事件本级媒体就要3至5个媒体记者参加报道。工作流程比较复杂,费人费力。融合后,我们将机构重新设定调整,人员由“中央厨房”统一指挥使用。现在,联系部门只需要一个电话,一个通知,融媒体中心就可以统一调度,做到人员精减、对接精准、流程高效。二是机制更灵活。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我们的绩效工资按职称高低发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吃的是“大锅饭”。缺乏一个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但目前,我们尝试打破这一“铁饭碗”,在绩效工资总额不超标准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评机制,对每位记者实行定目标、定任务,超过任务特别是稿件上央视媒体的给予一定奖励,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三是技术的融合。媒体融合的发动机和加速器是新兴传播技术。用新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就必须以技术为支撑。通过“中央厨房”来统一指挥、协调和运行,也就成为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头等大事”。通过“中央厨房”统一调度、统一运行、统一分发,来实现一次采集、多种成果、多元传播的“一鱼多吃”的效果。南靖县融媒体中心在改革中坚持移动优先的原则,除了“融南靖”APP、短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南靖之窗”外,还有微博、抖音、快手、人民号、头条、新华号等宣传平台,利用移动传播技术,形成渠道丰富、广泛覆盖、可管可控、传播有效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四是人才的培养。媒体融合,人才是关键。只有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才能有效提高主流媒体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那么要如何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善战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呢?一是“送出去”:如近年来,中心选派多名一线记者参加中宣部、中国县域经济报社、福建日报社、闽南日报社组织的业务培训,吸收先进的采编技能,强化自身的业务素质。二是“请进来”:中心积极选派记者组织、参加上级党媒联合采访活动,打通向上通联渠道,拓展记者业务眼界,强化专业技能。三是开设“小课堂”:我们利用每周的“两学一做”时间,挤出半个多小时开设“小课堂”。让大家观看上一周的精品视频,主创人员依次上台交流文创心得。四是采用“小轮岗”:几年来,我们都会精心筛选几个素质好、上进心强的记者进行小范围的轮岗锻炼,让他们熟悉不同岗位,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采写编等不同媒介的技术本领。虽然队伍很年轻,但通过轮岗磨练,已经培养出不少既会写、又会摄像、又会摄影,能“抖”能“嗨”能直播的“一专多能”人才。五是创建“创优工作室”。“人才短缺”是各单位的痛点,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融媒体中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创优工作室”等方式,半年来,已有3个部门的4位干部到市级电视台跟班学习,骨干记者的采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了4个“创优工作室”,有机制、有抓手实现了“师徒”传承培养人才的方式,打造出更多的精品。
作为基层传媒端的县级融媒体,面对竞争激烈的传媒客户端市场,更应树立品牌意识,把自身作为品牌建设主体,推行一系列的品牌建设措施,融出优质产品、品牌栏目来提升竞争力。
重策划才能出精品。全媒体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文创时代。这就向我们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提前做好策划,在采写中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如果采写出来的新闻事件脉络不清楚、不清晰,采访的对象身份不妥或语言不当,导语切入点不够精准等,都会影响这条新闻的社会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建了一个由分管领导与各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策划部。固定每周一次例行的策划会,对每一个全媒体产品的创作提前做出策划,拟定制作文案,并逐一贯彻实施。这两三年里,我们南靖融媒体中心在《南靖新闻》、微信公众号“南靖之窗”、报纸《南靖乡讯》“南靖新闻网”等平台适时开辟了创新栏目“我与土楼”“靖商之光”“南靖这五年”“世遗十年,土楼大不同”以及“六比一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振兴乡村”“学党史”等20多个栏目,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传递好声音、讲述好故事。
重内容才能出品牌。近年来,优质的内容,永远是媒体融合发展中最“核心”的“王道”。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无论“内容为王”如何受到各种观念和论断的冲击和挑战,它所呈现的模式、内涵也都在发生变化。但在变与不变中,媒体融合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该如何“取”与“舍”,是融媒体创新中最大的挑战。因此,在文创中,我们紧紧抓住内容为王这个“牛鼻子”。比如我中心自主策划制作的短纪录片《“玩”抖音的女村长》,就是聚焦全县最年轻的村主任张燕珠,她不走寻常路,尝试用最潮的网络直播手段,来“激活”传统思想,激活当地的传统产业。我们就组织精干记者,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张燕珠一年来通过“玩”抖音,为她所在的南高村经济振兴聚集粉丝,凝聚了民心,推动了发展。作品在我们的全媒体平台刊播后,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新闻启示录》《中新社》等媒体的关注,《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也相继转载。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自述,采用大量的抖音短视频形式,内容显得真实、活泼,可看性强,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我们还重视短视频的创作,拍摄制作音乐MV《我在土楼等你来》《方圆之约》,还有呼应世遗大会策划摄制的20多集《迎世遗大会、看土楼变化》,取得转发量超数十万的可喜成绩。
重包装才能靓品牌。“人靠衣裳马靠鞍”,我们注重通过制作片头片花、加强后期制作等技术手段,把每一个栏目包装起来,更具品牌效应,来提升融媒体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案例:如“靖享”系列,我们重新设计了融媒体中心的形象LOGO,创意了栏目口号,提前做好预热宣传,精心设计主持人的服装等。其他还有“靖商之光”“我与土楼”等栏目都通过片头片花的包装,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品牌栏目。
重服务,融出千万订单。融南靖APP上线。2020年3月27日,由南靖县融媒体中心投入38万元建设的县级融媒体APP——“融南靖”在各应用市场正式上线,进一步拓展了主流媒体的服务功能,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媒介平台。“融南靖”APP包含新闻、问政、服务、旅游、直播等板块,实现“媒体+政务+服务”,实现大融合。“靖享买”栏目,百场镇长天团直播吆喝,为本土兰农兰商、茶农茶商等涉农产品赢来千万订单,助农增收。
重通联,融出一枝独秀。积极与上级媒体互联互通,搭载央级“媒体航母”,将南靖土楼打造成一枝独秀的“超级网红”。比如近几年每逢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都是南靖土楼霸屏央视、成为“超级网红”的重要时间节点。重实效,融出满园春色。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从“加”到“融”、从各自为政到“抱团”矩阵,南靖县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出生产力。
重创新,融出软实力。同质化严重是传统节目的“通病”,基层媒体特别是县级台各栏目节目单一,互相模仿甚至是直接克隆、复制,导致了一些栏目的同质化、通俗化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打造品牌栏目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是抓直播,融出“靖享”系列。疫情之下,我们强力推出“靖享买”“靖享吃”“靖享玩”等“靖享”系列直播节目,让记者在这些栏目的创新上下功夫,迅速锻炼了队伍。特别是“靖享买”直播栏目,每周四晚上8:00开播,通过博士副县长直播带货、镇长天团以及台商、协会专场带货直播,带动了全县农产品走上网络销售渠道,带出了一批年轻人从事“电商”行业,激活了地方及特色农产品品牌,促农、兴农更惠农。我们又陆续推出“靖享吃”“靖享玩”直播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直播形式。“靖享吃”栏目以“寻味南靖,尽享美食”为主题,于每周二晚7点半,通过“南靖融媒”抖音号进行直播,挖掘最深处的南靖美食,还原最正宗、真实的南靖好味道。“靖享玩”栏目每期以一个景点或文旅活动为主题,由主持人带领观众欣赏当地建筑风景,探访当地人文历史,让受众“云游玩”的同时,更加了解南靖地方特色。如今我们的队伍不仅能做常规的新闻采访,还能适应带货直播这些新兴的传播形势,灵活应对各种传媒任务,大大提升作战能力。事实证明,在新形势下,基层融媒体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和道德修养素质,修炼内功,才能写出更及时、更鲜活、更贴近群众、更贴近生活的新闻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总之,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只有“起始符”,没有“终止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融媒体务必要积极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变“要我融”为“我要融”,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融媒体融合产品,融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讲好“南靖故事”、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凝聚更多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