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标准化提高与建筑经济效益

2022-11-23 14:28陈芳芳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工程施工标准化

文/陈芳芳(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始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特征,此时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同时建筑行业也开始迎来全新发展机遇。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化推进,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带动作用,而建筑业的发展必然能为经济上的增长不断注入活力,所以我国建筑业在近年来开始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行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存在,此时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就要基于成本的有效管控为建筑使用价值提供保障,促进建筑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为自身获取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但从当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一系列问题及不足存在,给建筑标准化提高造成了影响,所以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注重施工管理的不断优化、完善,推动建筑标准化发展的同时,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建筑标准化和建筑经济效益关系

建筑工程中实施建筑标准化,具体来说是为确保经济效益有效实现,进而在建筑施工中进行一系列规则的制定。实施标准化给建筑行业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效益巨大,其利于一系列建筑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能为建筑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建筑物不仅是单一产品,同时存在的复合性特征也十分显著,其中多样化建材的应用,加之各种构部件、建筑装备等都需要在现场运行,相应效益由此产生。而要想切实实现这一目标,施工中就要呈现出模块化、体系化、综合化的特征,而这都能够体现建筑标准化。由此可见,建筑标准化、建筑经济效益间的重要关系就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必然能够增加建筑经济效益,而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为建筑标准化的常态化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二、建筑标准化对建筑经济效益提升的作用

(一)基础保障作用

为确保建筑标准化价值、效用能够充分发挥,必须要以设计层面的指标量化为出发点,在方案设计流程中贯彻落实,使建筑施工可靠性、安全性有效增强,最终在落实各项指标的情况下,保障项目各工序有效衔接。建筑标准化基于指标的量化为前提,确保各环节有效协调,在此基础上,为建筑工程革新提供带动作用[1]。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内容就包含价值指标、经济效益,而工程全过程建筑标准化存在的意义重大,其主要是借助方案设计的标准化,将标准化施工流程制定出来,进而以经济效益为依据来约束各方面资源能源的支出,所以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需要相关企业在建筑标准化这一理念方面提高注重程度,在项目建设价值指标增强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各类隐患问题的切实规避。制定建筑物标准的最优规范指标要牢固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一过程要与我国具体环境及国情等特征相结合来制定指标,才能与当下发展形势相匹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施工单位对设计指标、执行标准做到严格遵守的情况下,项目预期效益、效果才能实现。

(二)管理落实作用

工程项目建设中,能够全方位管控施工流程、多角度开展成本支出约束工作、促进项目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建筑标准化。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多年发展的背景下,流程化、系统化的框架已经逐步形成,同时也结合实际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完善,而以量化参数标准为参照依据,将地形勘察及企业标准等多项工作贯彻落实,利于工程施工建设中财务及物料、设备使用等问题的有效解决。建筑标准化与建筑项目施工建设全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也能以量化指标为依据,进一步约束并管控设备及对象、资源等多方面内容,确保建筑经济效率有效提高[2]。项目建设环节,不仅要检查勘察地形、前期设计、核实企业标准等内容,同时也要以国家针对建筑行业的相应管理标准为参照依据,开展各方面工作。从整体上来看,建筑经济效益的体现通常都是以国家改革发展为主,而从建筑标准化概念出发,其核心在于量化指标的落实,并以各项指标为参照依据,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来。

由此可见,建筑标准化自身所突出的要求包含质量、成本、经济效益,也能够修正施工环节和成本投入环节,所以研究建筑经济效益提高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标准化的提升。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有各种新挑战、新问题存在,而为了化挑战为机遇,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从建筑标准化的提升出发,推动我国建筑经济效益整体上的提升。

三、建筑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健全标准化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一旦未以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为参照依据开展施工作业,就会导致一系列质量问题产生,如墙体裂缝、地下室渗水等。我国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颁布,以期借此来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指导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中,因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当约束缺失,所以导致标准化制度难以健全建立起来,施工中建设单位不具备清晰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加之缺少明确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出现。

(二)施工过程管理不完善

从以往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管理体系方面进行分析,虽然施工管理主要包含较为广泛的内容,如设备、技术、经济、材料等,但从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以技术管理为侧重点,而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受到忽视。以设备管理为例,通常是以维修设备为集中点,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会严格区分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和施工过程的管理,该类管理体系的系统化、综合性特征严重缺失,所以存在的局限性十分突出[3]。

(三)不重视建材检测管理

工程施工现场,一些检测人员并未高度重视检测工作,且主观上认为该方面工作可有可无,导致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受到忽视,建材检测过程存在随意、马虎等不良现象,难以及时发现一些小问题,导致质量隐患极易发生。目前,我国大部分建材检测机构虽然在建材检测中落实了监管工作,但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十分严重,日常工作中更详细的审查系统缺失,加之检测人员对该方面并无严格要求,所以整体上有效的监督措施严重缺失。

四、增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建立施工质量管理部门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存在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复杂化,所以会有很多部门参与其中,但各部门均存在不同的职责,所以致使管理的全面性、完整性目标难以实现。为改善该方面情况,施工中就需要各部门注重责任人具体责任的细化,之后通过各部门及不同人员的协调配合,确保系统化目标逐步实现。此种系统化的管理,能为项目每一步规范、有序开展指引方向,确保精细化管理目标有效实现[4]。管理目标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及人员应将质量管理职责积极、主动承担起来。在参与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具备突发问题应对的能力,及时制定问题解决措施,尽可能在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基础上,确保正确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制定出来。

(二)注重节能环保设计理念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的背景下,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之一的建筑行业,也要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绿色化发展理念,为整个行业的持续、稳健、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节能方面进行分析,其具体是指要将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不必要能源损耗有效减少,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了解存在严重能源浪费现象的部位有哪些,明确哪些部位能源消耗并非必须,之后以具体情况为参照依据,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方案制定出来[5]。如变压器功率消耗等,该方面消耗并非必要,所以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该方面的环保设计。而节能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实用、节能、环保原则为遵循点,如此才能使不必要能源消耗切实规避。

(三)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与整个施工过程的严格监控密不可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现场管理,其直接影响着项目进度与质量。从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现场质量管控方面安排了专门检查小组来进行随时跟进,但仍然无法完全保障现场管理的全面性与安全性,所以要进一步落实施工现场全过程管理[6]。具体来说,施工全过程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将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起来,严密监督施工过程,基于参建方各自职责的切实履行,确保现场管理有效性不断提高。以监理单位为例,应严格审查并监督工程设计和方案;以施工单位为例,项目具体施工建设中要避免占用耕地,应和农田之间注意适当距离的划分,同时贯彻落实安全管理。

(四)科学制定适用标准

在统一建筑标准缺少的情况下,自然会给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直接阻碍。而制定统一及适用标准,能为建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带动作用[7]。对此,与城市化建设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和相关专家对接,进而组织、集中专业人员力量开展必要的技术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将适用的规范体系制定出来,确保建筑标准化水平有效提升。以农业建筑为例,因农业种类繁多复杂,所以相对应的技术研究空缺现象十分严峻,将与之配套的施工规程及配套标准等积极制定出来,能以可靠依据辅助农业建筑工程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基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制,为农业建筑工程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五)积极做好前期规划

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前期规划,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环节,要因地制宜开展前期规划工作,进而根据规划的指导,与建筑特征相结合,设计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从实用性这一基本原则出发,注重耐久性结构的选择。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的背景下,建筑材料的适用要呈现出建筑能耗降低、污染减少等特征;与此同时,也可对本地现有材料进行选用,使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切实规避[8]。除此之外,前期规划设计环节,也要结合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及社会现实情况,保障设计具备科学性的同时,符合现实要求,如此才能为建筑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需注意,在建筑规划过程,也要合理安排工程施工时间,避免施工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作息。

(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主体所在就是人才,而人才也是建筑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增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人才培养力度的强化。首先,管理人才的培养[9]。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和建筑标准化的重要依托就是管理人员,为确保施工全过程管理、建筑标准化水平提升的目标有效实现,要重点关注管理人才的培养,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同时内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邀请行业内管理专家来指导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确保管理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建筑标准化水平。其次,培养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在施工建设中占据关键位置并发挥重要作用,在施工人员专业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落实相关管理及安全等方面内容,能使施工人员辅助管理人员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工作,进而基于合力的形成实现标准化管理。

(七)大力研发新型技术

要以建筑实际情况为参照依据,针对性研究新型技术,从节能、节水、排污等多角度出发开展研究工作,确保建筑工程中的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目标有效实现[10]。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应给予大力支持,与技术科研单位相对接,在建筑工作开展方面加快推进力度。研发新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可高效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如农村的大量秸秆就可进行再利用,不仅利于成本的有效节省,同时也能实现环保目的。具体研发新型材料的过程中,应以建筑工程实际特征为参照依据,在多种替代材料方面加强研发力度,如轻型板材及墙体材料等,在引进轻型板材的情况下,利于施工中便捷程度的提高,同时也能够高效利用废弃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健全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刺激、推动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需要施工单位将专门质控小组建立起来,以现有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密切监测,确保建筑质量及建筑经济效益整体上、根本上的提升目标有效实现。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工程施工标准化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经济效益分析在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方面的应用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