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明倪良新 徐 昕
(1.3.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安徽 六安 237007;2.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自上而下精准配置扶贫资源,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系统性社会工程。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更是同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筑了价值趋同、特质鲜明、相融相通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伟大脱贫攻坚实践淬炼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团结奋进精神,“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务实创新精神,“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竭诚为民精神。2021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全党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
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蕴含于内在统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中国传统文化中 “扶贫济困”思想为脱贫攻坚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渊源。[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脱贫攻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3]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伟大斗争的实践孕育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4]脱贫攻坚精神是一个寓意深刻、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5]
伟大脱贫攻坚实践赋予了脱贫攻坚精神丰富的思想内涵。脱贫攻坚精神是对脱贫攻坚实践及其成效的凝练与升华[6],是镌刻在时代浪潮中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觉[7],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精神实质[8]。脱贫攻坚精神凝聚着尊重科学的鲜明品格[9],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0]。脱贫攻坚中的中国精神是百折不挠的愚公精神[11]、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12]、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与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13]、精准务实的科学精神[14]、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15],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一脉传承、血脉相通[16]。脱贫攻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17]
脱贫攻坚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深化与升华,闪耀着不朽的时代荣光,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脱贫攻坚精神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鲜明旗帜[18],丰富拓展了公共精神的时代内涵[19],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20],必将成为鼓舞激励全党全国全社会不断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21]。脱贫攻坚精神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刻诠释了中国精神的当代价值。
作为新时代我们党在“三农”领域的两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很强的内涵共通性[22],绝对贫困基本消除之后,中国将进入解决相对贫困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阶段[2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价值契合性、目标延续性、时序递进性和理念相融性,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继承、坚持和弘扬脱贫攻坚的理论、做法和精神。[24]目前,关于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等维度,在学理分析方面还较为匮乏。所以,首先需要从理论层面廓清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学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无产阶级陷入贫困的制度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25]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反贫困的最终目标。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的反贫困斗争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式减贫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贫攻坚精神正是对我国脱贫攻坚理论结晶与宝贵经验的生动阐释。精准脱贫的目标在于解决贫困群众基础的生存发展需求,而乡村振兴旨在减少城乡福利差异,同时要不断满足乡村居民的更高层次发展需要。[2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以期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需要遵循求真务实、精准施策的基本原则,发扬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优秀品质,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因此,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的孕育、发展来看,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丰富与升华。
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社会工程,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节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也不代表着贫困治理任务的历史性终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7]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突出的短板在农业农村,深厚的基础和具有潜力的增长点也在农业农村,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主要的实施载体和有力抓手就是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规定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深度契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未来缓解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的内生性国家战略,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更离不开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想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既不是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简单平移转接,也不是和脱贫攻坚相互割裂后“另起炉灶”,两者是主体统一、有机衔接的“战略共同体”,呈现出关联耦合的“互涵式”关系。囿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治理目标、时空跨度的差异性,若不能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则会对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负面效应。针对两者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贫困对象识别标准转化、统筹协调工作系统衔接不畅[28]、边缘贫困问题日益凸显[29]、政策力度持续难[30]等多重困境,要以脱贫攻坚精神为“思想纽带”和价值准则,从思想理念、动员机制、实施机制、政策投入、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考核体系等方面始终坚持党管“三农”工作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攻坚克难、革故鼎新,从而构建协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平稳转型机制。
脱贫攻坚精神的宣传推广就是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对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机制、价值内涵、鲜明特质等信息要素进行传播。其宣传推广机制应建立在宣传推广过程中主体、内容、方法等要素协同互补、高效运行基础之上。第一,要清晰界定脱贫攻坚精神宣传推广的主体与客体。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我国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起迈入全面小康而做出的顶层设计。[31]要从制度上强化党委政府宣传推广脱贫攻坚精神的责任意识,提升宣传主体素养,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干部群众以及普通受众群体的宣传推广力度。第二,要建立脱贫攻坚精神宣传推广的立体化体系。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融合使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媒体。同时,要探索运用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的正向激励作用,增强宣传推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性、感染性,避免空洞乏味、流于形式的“悬浮式”宣传。第三,要创新脱贫攻坚精神宣传推广的内容机制建设。基于对脱贫攻坚精神准确解读与深刻把握基础上,宣传好脱贫攻坚背景、举措、政策、伟大成就,凸显其直接效益与溢出效应。同时,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心理认同是脱贫攻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心理认同机制,就是要让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等利益主体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对脱贫攻坚精神的理性认知与高度认同。其实质是外在的脱贫攻坚精神本质要求向内在的主体价值意识转化的过程。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心理认同机制,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营造氛围与态势。国家层面,要把宣传脱贫攻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明确党的性质宗旨等有机结合起来。社会层面,要积极营造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浓厚氛围,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力量。个人层面,要找准脱贫攻坚精神与个人利益诉求的契合点、共鸣点。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重塑,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政策设计中,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所谓价值外化机制,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将脱贫攻坚精神转化为个体观念和行为习惯价值标准的过程。其本质是行为主体将融合了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行为意识转化为价值行为实践的过程,特别要注重建立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制度保障机制。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让脱贫攻坚精神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导思想、规划制定、具体实践的重要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与约束激励机制,对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人才培育等实践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督,对未能有效贯彻脱贫攻坚精神的失范行为进行规范约束。
乡村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活乡村多元价值功能,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绿色可持续内生性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在解决城乡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效率的提升,推动农村地区整体发展。[32]乡村产业兴旺,不应理解为追求乡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提升,而是乡村多元经济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一种状态。[33]从已脱贫地区现实状况来看,乡村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的规模效益偏低、产业链价值链断裂、组织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彰、产业融合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同质化现象严重等诸多难题,成为阻碍乡村业态创新、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多元化、综合化发展的“拦路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科学方法、精准务实。[34]在乡村特色产业规划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度提升、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等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防止产业发展“贪大求全”“一刀切”和“行政化”,避免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要素禀赋“水土不服”等问题。
人才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乡村组织振兴的核心要义。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等都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创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乡村治理人员等“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成为“五个振兴”的核心要素,并且是乡村振兴中最大的短板。[35]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和“虹吸效应”使得乡村人才对农业农村的“粘度”持续减弱,城乡之间人才要素的单向流动致使城乡人才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在选人、派人、引人制度基础上持续创新,既要尽锐出战,也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为民情怀。具体来说,解决乡村人才匮乏问题要做到“用制度派人”“用产业留人”“用潜力引人”“用培训育人”,即:要继续完善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制度,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加强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疗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等乡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策倾斜力度。要大力培育、培训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具备先进种养技术和经营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示范、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要不断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制度环境,以乡村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创业投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核心理念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出丰富的绿色生态意识[36],农业农村是农耕文化得以传承的空间载体。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土社会的地缘属性与血缘属性不断弱化,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空间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理念受到市场经济思维的影响。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设计弊端不仅表征为城乡之间物质水平的落差,还表现在以文化服务水平为核心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失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给乡村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乡村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7]在文化振兴中,既要有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也要有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深厚情怀。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深入挖掘、培育、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继续激发已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将独特的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品、文化+科技等形式提升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此外,要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
稀缺的生态资源是乡村振兴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38],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乡村生态振兴的内涵不应窄化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而应该是建立在乡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协同共生、良性互动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上。长期以来,乡村经济增长观念的扭曲、生态治理理念的滞后、多元治理主体的缺失、有效监管制度的缺位都是对乡村有限生态资源的无序化“透支”,表现为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城市中心主义”的环境保护政策导向和投入机制、市场机制运行的前提缺失[39]、城市污染空间转移等。乡村生态振兴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既要有立足于生态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举措,也要有提升不同村庄类型的乡村居民生计能力和生态产品附加值的创新机制。针对生态资源禀赋良好的乡村地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建立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价值显现机制。针对生态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所导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乡村地区,在实施易地搬迁和生态补偿后,乡村振兴阶段还要通过产业发展、生态治理、基层治理、就业扶持等综合性措施阻断贫困地区陷入“贫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再贫困—再破坏”的恶性循环,构建政府、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联动的协同治理体系,确保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低收入群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农村基层党组织兼具贯彻执行党中央政策路线和服务基层群众社会需求的双重属性与功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等其他各类型乡村社会组织振兴的基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生计的兼业化加剧了农民“去组织化”的过程,农村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也影响了农村党组织振兴。[40]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坚持党在农村领导地位的内在要求。[41]实现乡村组织振兴要发扬攻坚克难、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发展有能力、有意愿、有知识的青年人入党,发挥好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要发扬敢于迎难而上,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担当奉献精神和勇于推陈出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升党组织凝聚和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