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毒性本草,泛指一切与中药毒性有关的本草学说。关于中药之毒,历来受到高度关注,早在2 000多年前的中药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药物有毒、小毒、大毒的记载。大量的古代中医药文献显示,历代医家对于中药毒性普遍予以关注和重视,识毒、用毒、控毒、解毒成为中药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学界内外对于中药的毒性也相当重视,并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有激烈的争论,成为当今中医药发展中的一大焦点。因此笔者认为,从传统本草学角度与现代中药学视角,深入开展毒性本草研究很有必要,并且需要探讨毒性本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寻找毒性本草之真谛以及价值。
目前对于中药的毒性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认知,有认为中药的毒性很大、副作用较强,也有认为中药无毒、无毒副作用。这两种观点往往会导致是否认可和支持中医药,因此有必要对毒性本草进行研究。通过了解毒性本草的认识历史、中药毒性的内涵外延、中药的毒性原理,从而为合理使用毒性中药、减轻中药毒性奠定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医学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体现在“毒”的概念和内涵上,古代文献中对此有不同的解释。较早时候,药与毒是互称的,毒即是药,如《周礼·天官》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1]后代有医家沿用此认识,将药物称作“毒药”,如明代张景岳《类经》曰:“盖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2]这里所谓的“毒药”与现代所说的“毒药”概念完全是两回事。
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即是用其药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盛与偏衰。有些医家即将药物的偏性认作“毒”,如明代张景岳《类经》又云: “盖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2]这里所谓的“毒”并非仅仅指其含有毒性成分,也指药物的偏性。事实上药物气味过度偏性或使用不当,是极易造成毒副作用的。
可见,历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是相对的和可变的动态过程[3]。在中药的发展历史中,对毒性药物的认识以及如何进行减毒和安全使用中药、减少中药的毒副作用,一直是中医药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并形成了专门的毒性本草之说,这些认知和理论对今天安全使用中药均有指导作用。
了解了中药毒性的认识历史就会发现,中药毒性与现代意义上药物毒性不是同一概念。与现代药物毒性相比,中国传统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更加全面,它不仅仅是指有毒与中毒的问题,还指药物本身是用于纠正人体的机能偏差和治疗疾病。如果没有一定的有可能对正常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特殊属性(可以理解为毒性),就不可能达到想要的治疗效果,故而中药毒性属于广义上的毒性,而不仅仅是指药物因含有毒性成分会引起中毒的狭义毒性。因此,在认识中药毒性上必须分清狭义毒性和广义毒性[4]。
中药的狭义毒性,主要是指在古代本草文献中明确用有毒、小毒、大毒等文字记载其具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附子、乌头、半夏、吴茱萸、砒霜等,这些中药使用后容易引起病人中毒反应,甚至死亡。现代药物实验也多证实这些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如使用不当,则容易引起肝、肾、心、脑等功能的损伤。有专家提出的毒性四级分类法,当属狭义毒性的范畴[5]。
中药的广义毒性,是指一切能引起毒副作用者,其均可以称为有毒中药。这里不仅仅是指含有毒性成分、能引起中毒或副作用者,还包括一些中医药文献通常未记载其为有毒中药,但由于其药性气味偏重,如大寒大热、气味重腻者,药如干姜、花椒、大黄、黄连、石膏、人参等,使用时如果药不对证,或用量过大,或使用过久,则易引起身体不适。如使用干姜、花椒之类味辛之药,则易产生舌麻、灼热、烘热等上火症状;如大黄、黄连、石膏等苦寒之品,过量或久用则易败胃伤胃,出现胃痛、腹泻、怕冷等症状;人参使用不当,特别是过量使用,易引起鼻血、咯血、头晕等。此外,因为体质不宜用某药而使用者,如阴虚火旺者使用干姜、附子、花椒等辛热之药,则易引发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副作用。
因此,中药毒性的内涵较丰富,远远超过现代药理学上的毒性概念。这也可以看出,中药之毒与西药之毒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两者有关联但也有区别,只有全面了解中药毒性内涵,方能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并设法减毒与控毒,做好中药的安全使用。
中药毒性的概念有其特殊内涵,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与机制也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现代药学的毒性理论去认识和评价。
由上可知,中药毒性主要是指中药的偏性,一方面用其偏性以纠偏治病,另一方面偏性过度则为毒性,因此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使用中药的偏性过重,纠偏过度,身不能受,则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轻者身体轻微不适,所谓的“瞑眩”反应,当属此范围;而重者则出现身体严重毒副反应表现,如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甚至死亡。毒副作用严重者,在古代文献中大多已被认为是有毒中药,现代研究也证实这些药物中存在对人体肝、肾等脏器有损害的有毒成分。
因此,中药的毒性机制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中药本身因为含有毒性成分,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过久使用,会对人体产生较严重的毒副作用;二是由于中药的气味偏性过重,使用时药不对证,或过量、过久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各种副作用。
2.1.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KC粉末(批号F31008),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6份试品溶液,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金丝桃苷、朝藿定B、朝藿定A、朝藿定C、淫羊藿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川陈皮素、山柰酚、宝藿苷I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6.22、4.12、35.07、32.62、47.32、0.213、0.402、0.380、0.336、2.86 mg/g,RSD分别为1.90%、0.78%、1.04%、0.70%、0.68%、2.61%、1.92%、1.45%、2.92%、0.84%,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通过对中药毒性的概念、内涵与机制的研究,可以对中药毒性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从而了解所谓的“是药三分毒”和“中药无毒论”观点均有认识上的偏颇。因此必须科学对待中药毒性,辩证看待中药毒性的效与害、利与弊。对中药毒性无须回避,要研究如何利用好中药毒性,发挥毒性中药的临床效用,同时又要避免因药物之毒给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对证(症)使用,以及通过配伍、炮制加工、剂量控制、制剂工艺等手段,控制或减轻毒副作用,使毒性中药发挥应有的疗效。
中医在认识药物毒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其中还包括解毒方法。一是通过加工炮制如洗、炙、煎、烤等方法或配伍、减量等,以解中药本身之毒;二是人体中毒后,通过盐水催吐、蜂蜜护胃等方法使毒性排出或减轻对脏器的损伤。这些解毒方法在历代中医药文献或民间医药使用案例中均有记载或流传。通过对历代中医药文献如本草、方书、医案的研究,可以寻找更多的中药解毒方法,为今天的中医药临床使用服务。
中药毒性的研究,不能如现代药物研究那样主要从临床的生化病理指标以及毒性成分、毒理角度进行研究,而要从大量的古今中医药文献、中医临床诊疗记录数据、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学等方面入手,并通过调研名老中医使用毒性中药情况以及社会认知等多视野、多角度开展研究。
中国传统医学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大量的中医药文献记载了有关中药毒性的知识,特别是在本草文献中很多具有毒性的中药早已被明确标识,对毒性中药的理论与实践亦有大量的记载。其他如方书、医案等也有相应的中药毒性的提示分析或案例介绍,对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整理与挖掘,从而做到对中药毒性理论与实践有更进一步的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为当代分析与考量毒性中药的使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临床上对于中药毒性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使用上并不十分规范。一些医家对中药的毒性以及配伍禁忌等相关知识有自我认知,使用上对中药毒性并不重视。有的医家认为临床上即使经常使用有毒中药,也很少出现毒副作用;但也有医生因为使用不慎,或剂量没有控制好,或使用了没有严格炮制的药材,由此而出现毒副作用的案例并不鲜见。特别是近年来,因长期使用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的案例时有报道。因此,对目前临床上使用有毒中药的实际情况必须进行总结分析,不仅要从现代毒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毒原因,还应当从中医药对毒性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临床正确使用有毒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中药的安全使用,必须重视现代化学与药理方法对中药的毒理研究结论,了解中药所含的毒性成分与毒理作用,并将这些结论与传统中药毒性认识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古今对中药毒性认识的异同点,同时总结中药毒性的药理机制,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药毒性的原理和机制。
关于中药的毒性理论与“毒药”的临床使用,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必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一是对中医药学界不同专家与学者开展中药是否有毒的采访调查,以了解当前学界对于中药毒性的不同认识;二是通过大量的处方以及期刊报道的内容,对临床医家使用毒性中药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目前毒性中药临床使用情况以及不同专家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三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中药毒性进行认知调研,了解因社会文化、所受教育背景的不同而对中医药本身产生的不同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药毒性的不同看法。
对毒性中药应当采用文献整理、数据统计、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展研究,总结毒性中药的历代认识、研究现状以及临床使用规律与减毒、控毒方法,同时将中药毒性与现代药理毒理进行比较,以便对中药毒性理论与中药中毒原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历代古籍文献记载中药毒性的资料均是散在的,加上人们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梳理。首先,要对历代关于中药毒性的认识按年代、毒性程度、毒性临床表现、减毒与解毒方法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整理,从而了解中药毒性认识历史、毒性的分类与效应、常见毒性中药、中毒临床表现、减毒解毒方法等,建立中药毒性本草数据库。该数据库应当全面收载有关中药毒性的知识,包括从药物到理论、从中毒到解毒等有关中药毒性的全部内容。
其次,毒性本草数据库不仅应当具有检索功能,能够随时检索有关毒性中药、毒性程度、减毒与解毒以及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与毒理作用等知识点,而且还应具有分析功能,可以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从而深层次了解中药毒性与中药基原、四气五味、功效主治、成分药理、加工炮制、制剂用法等相关性,为减毒增效提供理论依据。
毒性中药在中医临床上使用十分普遍,并一直发挥着较好的临床作用。一些毒性药物如附子、半夏、细辛等超剂量使用,甚至一些相反药物如海藻与甘草、附子与半夏等配伍使用,在临床上也时常可见。临床调查也发现,一些看似违规使用的有毒中药,但并未见毒副作用发生。与此相反的是,近年来常有中药毒性的药理作用与临床报道,如关木通、半夏、附子、细辛、何首乌等有毒中药导致的肝肾损伤[6],对这两个方面的临床资料均应予以收集。可以利用文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探究中毒与否的规律与原由,特别是隐藏于中药毒性与中毒与否背后的因素,从而实事求是地看待中药的毒性与毒副作用。
此外,还有必要对临床毒性中药在治疗重大疑难杂病如恶性肿瘤、肝腹水、昏迷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其作用原理,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量效关系分析,寻找疗效与毒性之间的规律性。中药有内服与外用的区别,同剂量的毒性药物因内外使用的不同,产生中毒的可能性与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对于毒性中药的临床分析还应当包括研究使用方法上的不同、中毒与否及毒性程度的关联性等。
在现代中西医共存与中西医结合的形势下,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离不开现代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知识体系下药物毒性的知识背景,因此应当将中药毒性的传统认识与现代实验研究进行对照与比较。要充分考虑两种知识体系对中药毒性的不同认识,既要辩证地对待传统的中药毒性内涵,也要充分考虑现代药理学说下的毒性成分与毒理,融通古今知识,结合中西理论,从而科学地对待中药毒性,使中西医学者均能科学认识、辩证对待中药毒性,进而合理评价与安全使用毒性中药。要将药理研究中发现的中药急性中毒、致癌、致突变等毒理与临床的中毒反应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药理研究下的毒理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正确认识中医的有毒成分及毒理作用在中医临床上的指导意义。
从现代医药的角度并不能完全透彻地认识中药毒性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是当前对中药毒性认识存在明显争议的原因之一。而社会大众对中药毒性的不同认识,多是因为所受教育、文化背景、群体诱导、媒体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广泛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方法,开展社会因素对中药毒性认知的影响研究。不仅要从医药学本身了解中药毒性理论,而且要从哲学、文化、社会等层面,了解中药毒性认识的历史性、社会性与文化性,从而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并利用中药毒性与毒性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