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攀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13部门共同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人才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宣言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专业交叉融通。新文科之“新”是指在保留传统文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1],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2],跨界融合是其最显要和核心的理念[3]。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高层次、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深入贯彻跨界融合的教育理念,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多元知识的新时代服装人才,成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服装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4]。
目前,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例如课程体系跨界融合不足、教师跨界协作不足、实践教学平台育人功能不佳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服装专业多归属于艺术学、设计学学科门类,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以设计、艺术学科为主,例如服装设计学、服装学概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学、现代设计史等,课程的设置一般局限于本专业与本学科,对于其他学科和领域,尤其是理工类课程的引入较少,这与新文科的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理念不符,与当前服装产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不符。
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该专业内的教师独立完成,课程教学相互独立,本专业间、跨专业间教师沟通较少,缺乏协作。例如,服装结构与工艺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但是结构、工艺教师却极少出现在相互的教学中[5];数字化服装课程少见有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教师出现。如此相互孤立的教师团队关系,不利于学生对服装专业各门课程知识的整合和融会贯通,更不利于跨专业知识对学生多样化创意灵感的激发。此外,专业教师偏向于专业知识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较少。而思政教师虽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多,但是授课过程中缺乏从服装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对文科专业特别是服装专业实践教学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足,针对性、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开发较少,导致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脱节[6]。对实验室、实训室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所建的实验室综合性和先进性不够,特别是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上相对滞后[7]。校企合作不足,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足,教学过程与行业生产实际联系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平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不佳。
以服装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新文科跨界融合理念为依据,秉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探索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互融的育人模式、重塑新文科跨界课程体系、组建融合协作教师团队、搭建多元融合实践育人平台,实现服装专业人才跨界融合培养的路径。
跨界融合是新文科提倡的理念,也正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节奏。依据服装行业企业对新文科服装专业人才提出的新需求,探索构建以“文、工、艺”为主体,“经、管、法、理”等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交叉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8],注重艺术与科学、设计与技术、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促进不同学科专业思维与专业知识相互碰撞、相互激发、相互协作,培养具备跨界学习能力、知识复合、学科综合、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9]。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障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
2.2.1 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服装专业人才思想道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导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契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以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为主线,在服装史、服饰文化、服装图案、服装设计师、服装品牌、服装品质等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勇于钻研等。
2.2.2 专业课程与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通识课程融合
在保持服装专业特色的前提下,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建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在顺应服装行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探索开发具有服装专业特色、高科技、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科专业交叉课程[10],实现服装与艺术、科技、文化等的有机融合。通识类课程,如美术基础类、艺术设计类、人文素养类、经管法律类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
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与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在新文科背景下,服装专业跨界融合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支融合型的教师团队,包括本专业教师融合、跨学科专业教师融合、校内外教师融合等。
2.3.1 本专业教师融合协作
本专业教师融合协作需要打破传统教学设计中各课程独立教学的桎梏,提高课程教师、教学之间的关联性、协作性。服装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或学年课程安排,在开课前就课程上课顺序、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形式等进行讨论,逐步形成市场分析、款式设计、结构制版、成衣制作、发布会、市场营销等环节,实现作品—产品—商品的现实转化,专业理论与实践交融,内容连贯,环节相扣,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强专业能力。
2.3.2 跨学科专业教师融合协作
跨学科专业教师融合是指打破学科专业限制,以开放性的态度,积极吸纳艺术、文科、工科、计算机等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加入教学团队,通过不同学科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对话、磨合沟通,形成默契的教学协作关系,促进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多学科背景下教师团队知识体系优势,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专业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系统化、综合性知识体系的形成[11]。
2.3.3 校内外教师融合协作
目前高校服装专业教师大多以学术型为主,缺乏服装企业工作经验。而企业工作人员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教师专业职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师团队,应该打破师资选拔藩篱,组建校内跨专业教师和校外服装企业教师融合的教师团队,通过联合授课实现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使教学与时俱进,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环境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文科专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验需求[12],尤其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服装专业。因此,服装院校应提高认识,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加强校企合作。立足专业特色,结合服装产业发展,搭建基于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团队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项目为牵引,涵盖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实践教学、虚拟实验与现实实验有机融合的多元化实践育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和能力,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新文科建设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对学科建设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而提出的要求。服装院校应立足于新文科建设新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定位,贯彻跨界融合理念,以守正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互融的育人模式、重塑新文科跨界课程体系、组建融合协作教师团队、搭建多元融合实践育人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精准满足社会需求,更好服务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