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22-11-23 09:59谭备战马小月
中州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医药

谭备战,马小月

(河南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这类突发事件,极大地威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给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挑战,应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在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全程参与和深度介入,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显著特色和突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1]。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应加快完善河南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为全国发展大局服务。国务院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从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发挥核心作用[2]。同时河南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亦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将中医药融入构建河南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之中,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高人民生活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一、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有效的预防方案和临床诊治经验,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和中医体系。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有效发挥了“治未病”优势,并整合中西医的优势资源,成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中西并重,特色发展。坚持中西医建设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做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3]在未来几年,我国旨在建成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效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坚持中西医协同参与,发挥中医药特色,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河南省作为中原大省,人口密集,面对新冠肺炎和特大暴雨等灾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暴露出来,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带来挑战。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范围之中,从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组建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应急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服务体系,形成以中医药为依托、中西医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健康中原的建设,构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有力屏障。

二、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采用“号脉”的方式,一层一层分析“病因”,采用“对症施药”的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资源优势,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中医药方案。中医药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有力储备军,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突破公共卫生科研攻关难题,提升中医药研发水平,产生其他良效连锁反应,对于推进健康中原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中医药对于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的优势,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网格形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同时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加强[4]。依托高水平一流化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承担疾病救治和预防培训的任务,提高综合救治能力,确保医疗救治和保障体系更加成熟,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提升中医药研发水平

中医药传承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衍生而来,很多优质资源有待发现和挖掘,实现中医药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融合,对于充分发掘中医药资源和提升中医药研发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中医药拥有底蕴深厚的医学积累,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能产生巨大合力,为中医药研发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培养中医药高质量人才储备军,为中医药研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中医药企业也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为中医药研发水平的提升提供最大的物资保障。提升中医药的研发水平,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有利于突破公共卫生科研攻关的难题,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的科研水平。

(三)产生其他良效连锁反应

中医药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融合发展将产生多重效益,二者的融合发展将带来多方面的共赢效果。完善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价值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接受度、知名度和认可度。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各级政府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路径分析

重新审视时代赋予中医药的价值,依托河南省中医药资源丰富的优势,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促进中西医并重,建立中西医相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提升中西医协同应急救治能力。通过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强化中医药在临床救治过程中的作用,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总结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中西医救治协同机制,全面提升中西医协同应急救治能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针对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疾病,结合西医的理论分析,总结出多种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案,专门组建中西医结合诊室,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强强联合,协同救治发挥最大合力。

二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应急管理平台。依托中西医并行的运行机制,发挥中西医的最大优势和合力,提高诊疗能力。聚焦新发突发重大重点难题,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以国家为龙头,各省市为核心,各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为骨干,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预防诊疗传染病体系,实现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诊疗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全覆盖,促进预防、医疗、科研、教育、法制的联动发展[5]。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体系的综合救治水平,构建新型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做到消息互通有无,上下协调,尽快完善当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为国家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镜鉴。

三是构建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救治体系。完善组织架构,构建中西医并行的运行机制,多学科优势互补提高预防和救治传染病的诊疗能力。中医药与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表现比较突出,通过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建立了多个中药数据库,如组分中药数据库、ETCM(中医百科全书)等,及时筛选有效药物,预测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处方优化及评价,如宣肺败毒方就是基于“文献+经验+药物筛选”得出的有效药物。在人工智能方面,启动“面向2035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战略研究”,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诊疗、中药智能制造和中医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战略研究[6]。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使交叉学科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多学科优势互补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二)发挥高等院校教育优势,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

一是建立以中医药防治为特色的突发性疾病学科体系。阅读古代医史文献可以发现,在抗击疫病的历史上,中医创造出了许多救治理论和诊治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中医药经验的传承发展,继承中医药的预防救治经验,从中汲取先人们的智慧,传承其精华。中医注重普及起居调养、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方法,可有效发挥中医药在调理、保健和慢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以中医药防治为特色的突发性疾病学科体系,建设出一批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基地、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和重点实验室,不断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对于中医药防治突发性疾病学科体系构建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

二是培养“平战结合”全能型中医药医护人员。依托河南省的高校建设发展,培养一批“平战结合”全能型中医药医护人员,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依托,加强中医药院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批与时代需求相对应的专业性人才。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层面,加强中医药储备人才的知识学习,着力培养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相结合的全能型人才,确保在平时阶段做好临床方面的治疗,战时阶段随时进入工作的状态。运用中医药专业知识进行防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药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突出、治病救人专业高效的“平战结合”全能型中医药医护人员队伍[7]。促进多学科相融合发展,助力“平战结合”全能型中医药医护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对重大疫情的防治能力。

三是注重前方救治一线和后方科研团队之间的配合。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将前方救治一线和后方科研团队紧密结合,借助中医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医院的发展建设,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在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中,加强学校专业教师和医院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学习,将最新的临床信息及时反馈到学生的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及时引进课堂教学。将最新科研成果深入临床考察,让前方救治一线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好前方与后方的资源,有利于加快专业型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养。

(三)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一是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建设与科技攻关工作。中医药历来以辩证诊治、扶正祛邪而闻名,以“三方三药”为代表的中医药方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更好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我们要在传承中医药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医药的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中医药研究基地建设,及时解决应急状态下暴露出的短板问题,让中医药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在中医药研发领域,通过进一步提升传染性疾病科研水平,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攻关工作的开展,提升应急状态下中医药研发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与发展。

二是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与传承发展。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8]中医药在历史贡献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赋予中医药新的时代内涵,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挖掘仲景文化等中医药特色资源,打造中医药品牌建设,使中医药文化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特色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注重与中医药企业开展“产教学研”合作。开展“产教学研”合作,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借助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河南知名企业,将中医药院校和中医药知名企业相结合,建立以中医药为特色的研究基地,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问题为切入点,积极融入中医药诊疗方案,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为科研创新提出新的思路,为学校教学提出新的案例,加强“产教学研”合作建设。“产教学研”合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深度挖掘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潜力,更好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总结中医药的成功防治经验,发挥中医药的现代价值,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管理水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真正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健康中国的开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向现代化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医药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企业中的EHS管理体系分析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